摘 要: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圍繞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所設置的一項教學內容。增強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課程的主要目標之一,尤其是偏僻邊遠山區(qū)的小學生提高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農(nóng)村小學生 口語交際教學 教學方法
口語交際作為一種重要的語文素養(yǎng),同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語文綜合能力等在每個學段的目標中都有明確的要求。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學策略、評價手段和方法,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仍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仍處于起始階段。這對于推行新課程標準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無疑是較大的阻礙,極大地限制了農(nóng)村小學生交際能力的發(fā)展。
為了提高小學生尤其是農(nóng)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結合自己的探索經(jīng)驗,談談看法。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消除“怕說話”的心理壓力
口語交際需要有較強的語言邏輯思維和詞句運用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嘗試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采用情境教學法,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小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多地源于活動的本身,他們的學習熱情易變化、不穩(wěn)定,一旦學習有困難或因為其他一些原因,他們就會喪失信心,不敢開口。因其嘗不到成功的喜悅,說的積極性很容易受挫。因此,老師應根據(jù)學生實際,降低訓練難度和要求,并適時地在學生說不好或說不連貫時進行點撥、誘導,減輕學生對口語交際的心理壓力。教師的情緒狀態(tài)和對自己情感的表達方式,直接影響或感染學生的情緒。如果交際的一方——教師,在交際過程中能做到對學生有足夠的信心,并給予適當?shù)目隙ê凸膭?,那么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就會受到感染和激發(fā),從而做出積極愉快的反應。
二、利用情境教學,拓展口語交際空間
1.借助實物,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口頭表達的條理性、準確性是建立在觀察事物周密性的基礎上的。教師要因勢利導,為學生理清思路,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全面細致地觀察,而后善于表達的良好習慣。如在教學口語《愛吃水果》時,我先讓學生把自己愛吃的水果選出一兩種帶到學校來,在課堂上說說自己帶來的水果是什么名稱,什么顏色,形狀怎樣,味道怎樣。在這種情境中,學生興趣盎然,發(fā)言的積極性很高,表現(xiàn)出強烈的說話欲望,語言也很生動活潑。通過觀察實物,學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據(jù)。
2.借助表演,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
課堂上,讓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同實物一樣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同時還有其獨特的魅力。教師可以有條件地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為他們所熟悉、所喜愛的游戲或以學生間語言交流為內容的表演、簡單對話等,也可以學生間的互助為主要內容進行表演,或根據(jù)課文內容演繹情景劇等,形式可以多樣,只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能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就行。
如教學《打電話》時,我采取了課堂表演的形式:首先出示電話實物,交代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并提出要求。然后請一位打過電話的同學做示范,雙方電話直接現(xiàn)場表演。老師開始撥號,接通后和學生對話。通完話后,學生對通話內容進行評議,明白打電話一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二要注意語言簡潔易懂。這種以課堂聯(lián)系生活,從生活中還原課堂的互動形式,不僅能使學生活學活用,而且能使學生對課堂產(chǎn)生新鮮感和關切感。
3.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想象情境。
想象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往往富于想象。老師只要適時加以引導,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發(fā)展他們的想象思維,就能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如在教學《保護有益的動物》時,我精心制作了動靜結合的多媒體課件,具有啟發(fā)引導的作用。上課時,首先以趣激情,導入新課。教師把“動物樂園”圖展示給大家,一看到畫面,學生便有了興趣,膽大起來,暢所欲言,說自己知道哪些有益的動物,這些有益的動物有什么特點,等等。然后教師讓同學們共同想辦法保護一種有益動物,可以邊說邊即興表演。通過表情演說,不僅深化了主題,而且體現(xiàn)了教中有趣,學中有樂,寓講學于情趣之中。
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以激發(fā)學生主動、積極的交往情緒為基礎,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為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在閱讀課中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在閱讀課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對話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形式,鼓勵學生說話詳盡、有條理是閱讀課教學的目標。以前在課堂提問時,老師問什么,學生就回答什么,再也不肯“施舍”一個字。然而,我卻向學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在回答問題時可以結合自己的想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正是閱讀教學中所應達到的目標。通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和練習,同學們在回答問題時明顯有了進步,不再過于謹慎和“吝嗇”,口語表達能力在有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
2.通過作文手段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作文評改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作”靠“評”來完善,評改是學生再認識再提高的過程。本著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宗旨,平時我對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有意識地在課堂上交流評改。我認為這樣一來可讓學生欣賞別人好的作文,二來可以在“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開始學生并不是十分適應,可能是傳統(tǒng)的學習觀念束縛了他們,他們認為作文的講評是老師的事,現(xiàn)在讓他們來評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于是在第一次作文講評交流課上,我先作示范,再讓學生互相討論評價,進而自主評價,這樣在寫作中提高了自己,在評價中完善了自己,學生逐漸樂于參與作文的交流,而且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開展競選演講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在班會課上,組織同學參加班干部的競選活動,既讓學生感到有責任管理班級,又讓他們有機會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為此,每個參加競選的同學都必須準備一段競選演說,表達自己的愿望及當選后在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計劃。經(jīng)過十分鐘的準備開始有同學走上講臺,發(fā)表演說。經(jīng)過三十分鐘的激烈競選,班上有一半同學鍛煉了自己的口才和膽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能變“要我說”為“我要說”,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