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資源優(yōu)化意識的不斷增強,人們越來越重視資源的合理優(yōu)化配置,本文主要分析電力物資配送的合理化管理,以期給相關部門改進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電力物資 配送 合理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F25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a)-0247-01
1 物資配送管理概述
1.1 物資配送的含義
配送的實質就是運輸,但是配送與運輸不同,配送的延伸功能還包括方便用戶;簡化手續(xù);提高供應保證程度;實現低庫存或綜合零庫存;提高末端物流經濟效益等。配送的基本功能要素包括分揀、集貨、配貨、送貨等,為了進一步提高配送業(yè)務質量,國內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物流服務中心,這是一種具有集約化、多功能的物流據點,這個物流服務中心可以將信息處理、收貨驗貨、裝卸搬運、儲存保管、分揀以及訂貨等作業(yè)流程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進而形成一個具有全方位、集約化和多功能服務于一體的供貨樞紐。
受中國傳統(tǒng)計劃經濟的影響,在生產建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供貨不及時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使用借用的辦法,之后等待中標通知后再下達補辦合同,以解決急需不能及時供貨的問題,我國供電系統(tǒng)內部在計劃供應物資和計劃生產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若按照當時的情況完成生產目標和物資供應實施配送,就不會出現生產與供應脫節(jié)的問題,但是往往由于各種原因,各個部門之間的計劃沒有統(tǒng)一,就導致不能形成有效的物資供應鏈和生產銜接鏈。
1.2 物資配送不合理的表現方式
物資配送決斷需要全方位考慮,在配送決斷時應該盡量免除由于各種不合理配送而出現的損失,在配送過程中出現的不合理問題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配送與直達決策的不合理,通常情況下,正常的配送需要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可以與增加的支出相扯平,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很多配送大都選擇了中轉而不是直接配送,導致配送的成本增加。我國電力企業(yè)的規(guī)模一般都比較大,對物資的需求也較大,為此,供應商的產出數量就必須增加,為了保證交貨時間,對于一些急需物資,供應商需要將其先送入倉庫,之后在工程需要時直接送往工地,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配送費用。二是庫存決策不合理,配送企業(yè)需要依靠科學管理實現低總量的庫存,庫存決策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單純的庫存轉移沒有降低庫存量,不能保證隨即需求,而且儲備物資的品種構成不合理,很多備件的數量不足,不能隨時保證應急供應,而且很多物資的長期閑置,沒有發(fā)揮應有的物資功能。三是資源的籌措不合理,通常情況下,籌措資源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籌措成本,資源籌措的不合理現象主要體現在資源籌措的數量不準確,要么過多要么過少,配送的數量不精確;沒有和資源的擁有者成本成立長久的合作關系等。對于電力企業(yè)而言,由于工程施工的不同原因或者工程設計不精細等原因導致設計變化會造成物資的增加,如果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提供,可能會造成資源籌措浪費。
1.3 物流配送的主要模式
配送模式是依照配送對象的狀態(tài)、性質、配送工藝裝備以及配送工藝流程等因素確定的,現階段的主要配送模式有集團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以及獨立配送模式三種。其中集團配送模式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聚合專業(yè)流通企業(yè)組成一些相對獨立的流通企業(yè)集團對生產企業(yè)進行定時、定點和定量供貨,也就是通常說的聯(lián)合送貨。集團配送是一種規(guī)模經濟運動,需要企業(yè)具備高效率的指揮系統(tǒng)、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和信息系統(tǒng)等技術手段,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方式聚合專業(yè)的流通企業(yè)組成相對較獨立的流通企業(yè)集團。共同配送模式是為了提高物流效率,對某些企業(yè)進行配送,也就是通常的所指的零擔送貨,對于很多非急需的物資,設備生產廠家為了節(jié)約物流配送費用,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物流配送資源。獨立配送模式主要是指配送中心依靠自身成立的網絡體系開展配送活動,也就是直達送貨。電力生產廠商大都使用這種配送模式進行供貨,為了提高物流速度,盡量減少物流的中轉次數,以滿足各類工程的建設需求,確保貨物及時供貨。
2 電力物資配送的合理化管理
實現電力物資配送的合理化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成本與效益方面,實際收益和整體成本的科學化可以具體到儲存環(huán)節(jié),電力物資的配送需要考慮時間效率和規(guī)律性,通常情況下,電力物資配送建設有兩個重要階段即年底前和迎峰度夏前。在這兩個時段內的物資配送大都較為集中,需要有大批配送并直接將其配送至工地,以此來減少中間的中轉費用,減少運輸成本。
?。?)在庫存方面,通常情況下,庫存可以體現配送的正確與否,這主要包括在過程中國的周轉以及總共的庫存。庫存的總量是一個變化量,在運輸開始之后,總量一般要比運輸前要低,但是庫存的周轉需要快于運輸前。如果當前的電力企業(yè)物資治理沒有做到零庫存,對于那些應急的備用物資庫存的量一方面應達到最低量的需求,另一方面還應該確保生產的正常進行,為此就需要確定一個物資儲備的數額,由生產單位制定,并依照物資單位的實際情況加以改正。
?。?)社會運力節(jié)約方面,運力使用的合理化主要是依靠送貨運力的規(guī)劃,社會運輸系統(tǒng)以及配送系統(tǒng)的合理流程?,F階段,我國電氣建設的投資規(guī)模不斷加大,物資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需要建設部門及時做好電網規(guī)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加大設計的深度和力度,進而提高物資需求規(guī)劃的準確性,提高物資采購的效率并盡量避免頻繁的增補物資,最后提高社會運能,達到節(jié)約運輸成本的目的。
?。?)供應保證方面,為了確保廠商可以有一定的備用產品庫存,就需要每種產品都有庫存是不現實的,而且會使得每一種產品都具有一定的通用特點。對于電力企業(yè)而言,設備的整體標準和規(guī)范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只有這一問題有效解決,才能保證合理的使用資源,保證物資的持續(xù)合理配送,滿足企業(yè)的正常生產。
?。?)信息化管理,積極做好信息化管理,并成立完善的信息化體系,確保企業(yè)數據核心和核心業(yè)務的有效完成,通過信息化系統(tǒng)實現資金、信息流、物流之間的統(tǒng)一和集成。
電力物資配送必須圍繞企業(yè)生產計劃進行,并且在生產計劃的總調度下,設置配送中心,該中心應該具有配送全過程的協(xié)調、管理以及處理問題的職能,確定員工分工。另外,配送單位還應該具有對物資儲存和配送的進出量進行信息處理和匯總的能力,可以積極配合和響應企業(yè)成產計劃,并在工作中把問題解決,此外,電氣配送部門還應該具有相對較為齊全的庫存控制系統(tǒng),最好可以使用條形碼處理物資,并通過電子信息手段收集和處理各種配送業(yè)務,保證整個配送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陳新.供電企業(yè)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商業(yè)經濟,2009(23).
[2] 陳銘,高峻峻,周良毅,等.需求主導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在電力行業(yè)的構建與實施[J].物流技術,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