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伊朗核危機進一步升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于3月5日親赴美國,向奧巴馬總統請戰(zhàn),迫不及待地要替美國拔掉伊朗這個“核釘子”。雖然美國出于內政和外交的考慮,對以色列的請戰(zhàn)“并不熱心”,但對伊朗動手顯然只是時間和時機的問題。一旦美以對伊朗動手,雙方會怎么打?
美國的“四種模式”和“三板斧” 對付伊朗,美國有四種戰(zhàn)爭模式可以選擇:第一種模式是以陸軍突擊為主的“伊拉克模式”;第二種模式是依靠空襲和支援反政府武裝為主的“利比亞模式”;第三種模式是完全靠空中力量的“科索沃模式”;第四種模式是只對重點目標設施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的“黃金峽谷模式”。
種種跡象表明,“伊拉克模式”的可能性很小。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曾說:“我的任何下一任國防部長,如果勸說總統對一個亞洲國家打一場地面戰(zhàn)爭,那么這個人應該去檢查一下腦子?!爆F任國防部長帕內塔顯然不想被指責頭腦有病。目前伊朗還沒有出現類似利比亞反對派那樣的武裝力量,所以第二種模式的可能性也很小,當然也不排除借助“科索沃模式”隔離出安全區(qū),扶植反對派武裝,然后演變成“利比亞模式”的可能。種種跡象表明,美國選擇第四種模式的可能性最大。美國最有可能首先攻擊伊朗三個目標:隱藏最深的納坦茲鈾濃縮廠,位于地面的伊斯法罕鈾轉化廠和阿拉克重水工廠。
美國可以動用布置在盟國的戰(zhàn)斗機、美國本土的B—2、B—52轟炸機和海軍航母戰(zhàn)斗群對伊朗實施打擊。“林肯”號航母戰(zhàn)斗群已經進入波斯灣,“卡爾文森”號航母及其第17艦載航空聯隊、“邦克山”號導彈巡洋艦和“哈克西”號驅逐艦也已經抵達負責管轄波斯灣等區(qū)域的第五艦隊。這就意味著,在未來幾個月內,至少有兩只航母戰(zhàn)斗群游弋在波斯灣。按照美國軍方的定義:“兩艘航母位于中央司令部戰(zhàn)區(qū)是不尋常的,3艘航母則意味著隨時可以開戰(zhàn)?!?br/> 從近幾年的空襲戰(zhàn)例看,美國及其盟國的戰(zhàn)術套路很明顯,就是先上“三板斧”:第一板斧——巡航導彈。在伊朗防空系統還未遭到毀滅性打擊的時候,巡航導彈可以憑借出色的突防能力,攻擊戰(zhàn)略價值高的目標,例如敲掉伊朗防空指揮中心和防空系統的關鍵節(jié)點。不過“戰(zhàn)斧”等巡航導彈對付隱藏在地下的目標攻擊力卻不是很強,這就需要第二板斧登場——B—2隱形轟炸機來解決問題。從南聯盟到利比亞,B—2轟炸機都不遠萬里來參戰(zhàn)。它可以利用定位制導炸彈,精確攻擊伊朗防備嚴密的戰(zhàn)略目標,如空軍機庫,機場跑道,甚至可以用攜帶的巨型鉆地炸彈攻擊伊朗地下核設施。當巡航導彈和B—2轟炸機完成“砸門”攻勢后,第三板斧該亮相了——在EA—6B和EA—18G等電子戰(zhàn)機掩護下的攻擊編隊,可以對伊朗防空系統、軍事基地、導彈發(fā)射系統實施大規(guī)模全面攻擊。
在伊朗的防空體系被摧毀之后,MQ—1和MQ—9無人機會在伊朗上空巡視,實施機動偵察和打擊,目標是彈道導彈發(fā)射架和重要領導人。
以色列打擊能力有限 伊朗的核能力對以色列的威脅最大。伊朗總統內賈德不止一次揚言要滅掉以色列,以色列人當然不能容忍腦袋上懸著一顆核炸彈。以色列實行“全民皆兵”的國防政策,目前擁有常備兵力17.5萬人,其42萬預備役部隊能在3天內征集成軍。以軍武器裝備精良,科技含量高。美國每年向以提供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其中18億用來采購先進武器。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既沒有陸地邊界,也不隔海相望,一旦開戰(zhàn),以陸軍和海軍難以派上用場,因此對伊朗動武只能依靠空軍。以色列空軍擁有兵力3.2 萬人,先進作戰(zhàn)飛機約500架,武裝直升機120架,其中包括美式F—4E、F—15、F—16戰(zhàn)斗機、費爾康雷達預警飛機等。以戰(zhàn)機要空襲伊朗核設施,空軍編隊須穿越約旦、伊拉克或沙特領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國家是否會對以軍開放領空。而以色列要在遠離自己1600公里的伊朗上空發(fā)動空對地攻擊,其戰(zhàn)機還必須在中途進行空中加油。這就需要以色列用電子戰(zhàn)飛機偵察伊朗的空防,破壞其雷達系統,為襲擊創(chuàng)造安全的空中走廊。為防備以色列的軍事攻擊,伊朗將15座鈾濃縮設施建設在深達幾十米的地下,分布地點涵蓋了從伊朗西南瀕臨波斯灣的地區(qū)一直到中北部。即使以色列空軍有能力一次性“定點清除”某一處核設施,但能否同時對多點目標進行“定點清除”卻值得懷疑。
相比之下,美國打擊伊朗似乎要比以色列更有把握。以色列有可能單獨出擊,也有可能為美國投石問路,為美國“后續(xù)打擊”伊朗先做一番“障礙物清掃”,真正的打擊主力還是“老大哥”美國。
伊朗也有“殺手锏” 不論是以色列單獨打擊,還是美國與北約盟國聯合打擊,伊朗都不具備對抗能力。不過伊朗不會坐以待斃,除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將戰(zhàn)火燒到整個中東地區(qū)外,伊朗還會祭出“殺手锏”——彈道導彈。
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制的隱形導彈,射程最高為2000公里以上。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zhàn)略日益依賴精密的中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傲餍恰?”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qū)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qū)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升級后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qū)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zhàn)略目標已不困難。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科威特的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一股腦“報復性地”打出去,美國及其海灣盟國均難以招架。
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問題專家余國慶在接受本刊采訪時,談了對目前伊朗局勢的看法。
環(huán)球人物雜志:美以和伊朗劍拔弩張,您預計和平還能維持多久?
余國慶:伊朗核問題現在還不到完全攤牌的時候,雙方正處在博弈階段,還有牌可出。一方面伊朗表示愿意回到談判進程中來,另一方面,美國在動武問題上低調了很多。美國總統和以色列領導人3月5日在見面的時候,美國明確表示了“現在不是動武的最佳時機”,外交牌還沒有打完。以色列雖然很強硬,但對美國的態(tài)度會有所顧忌。
環(huán)球人物雜志:如果雙方開戰(zhàn),美以的軍事目的可能是什么?
余國慶:最大的可能是美以通過空襲或中遠程導彈對伊朗核設施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伊朗國土面積較大,地形復雜,地面沖突的可能性不大。西方策動伊朗政變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一方面伊朗的情報機構對國內形勢控制得很嚴,容不得半點風吹草動,另一方面策動政變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西方還沒有這個能力。
環(huán)球人物雜志:以色列拋開美國,單方面對伊朗打擊的可能性有多大?
余國慶: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以色列有足夠理由判斷出伊朗的核武器即將研制成功;第二,以色列對國際社會阻止伊朗發(fā)展核能力的努力完全失望,認為國際社會靠不住,就只能自己動手了。目前,這兩個條件還沒有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