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師則要重視課堂活動的組織,要把活動作為教學方式,真正起到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作用。那么,怎樣把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呢?
一、營造有利于交際的課堂氣氛
語文課堂的氣氛應該是輕松的、愉悅的、而不是死寂的;應該是活躍的,激發(fā)學生思維靈感的,而不是師生面面相覷的。教師要多動腦筋,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拘一格,使學生在學習語文時非常放松,沒有壓力,有利于學生吸收知識。那么,怎樣營造有利于交際的課堂氣氛呢?
1. 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如果能使學生一進入教室就好像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的話,自然而然也就引起了他們不大的興趣,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欲望。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制作不同的課件,或者準備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
重視每堂課的開頭。一堂課的開端就像人們見面一樣,是通過互相問候建立交際情感的過程。在語文課堂上,師生見面時,適當?shù)兀磁d的“寒暄”幾句,有時候,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不經(jīng)意的表揚,都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力量。這樣有助于吸引學生進入課堂情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際氣氛?;蛘呓Y(jié)合小學生愛說、愛唱、愛表演的特點,在課前以兒童歌曲、小幽默、小故事、猜謎語、繞口令、小表演等活動開頭,開發(fā)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小學生將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2. 教學過程中時刻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注意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教師在提出問題選擇學生回答時,應該說“請”、“你來試試”,在學生回答完畢,還應該加以贊賞。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率,或擴充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不斷補充。想象再說話是課堂上嘗試交際的過程,可是有不少學生不愿意參與這個活動,原因是怕出錯。為此,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多用鼓勵性語言,不斷強化學生參與交際的信心。
二、明確交際所需的條件
1. 交際雙方之間存在著差異。要使交際得以進行下去,我們需要制造一些信息差,它是交際的動力。具體方法可以是:(1)分別讓學生收集不同的信息,讓他們在交際時不能知道對方有哪些信息,會做出何種反應。(2)讓學生在交際的過程中有選擇的余地,如設計出拒絕和接受兩種情景,使他們在不能預知對方做出何種選擇的條件下,做出與之相應的反應,以實現(xiàn)交際的目的。如在教學《地球只有一個》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你是否感覺到我們生存的地球存在危機?存在哪些危機?為什么會有這些危機?
?。?)你認為該如何保護地球?
?。?)地球上空為什么會有“黑洞”?
?。?)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需要哪些條件?
?。?)茫茫宇宙,人類能否移居別處?
?。?)假如你是國家主席,你會為保護地球做些什么?
讓學生分組收集資料,分組討論。最后學生通過觀察、調(diào)查、網(wǎng)上查閱資料得到結(jié)論:我們的地球確實存在危機,我們要從現(xiàn)在開始,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媽媽。交際需要社會意境,包括那些人,他們在那里,什么時候,有什么交際意圖等。在課堂上這樣的意境是由師生共同“導演”的。如在教學《晏子使楚》這課時,我讓學生體會晏子的話語中所表現(xiàn)出的聰明和機智,最后,我問道:“如果你是跟隨燕子訪問楚國的小隨從,你會怎么反駁楚王呢?”有的學生說:“我們齊國的小孩子都是個個聰明,更別說大人有多了不起了?!庇械膶W生說:“我們齊國有個規(guī)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聰明人去,所以我們這些聰明人被派到這里來了?!边€有的學生說:“你們國家的小孩怎樣?敢不敢出來比試比試?”學生在表演中學會了交際。
2. 交際語言對某一場合來說必須是真實可信的,并具有不能預見的性質(zhì)。因此,背誦出來的對話不能構(gòu)成交際,課堂上的交際活動要盡量貼近實際生活??梢赃x擇熟悉的場景進行交際。
三、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意識,打破某些常規(guī)
1.抓中間帶兩頭。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提問,背誦時總是先找學習好的,再找中等的,最后找差的,這已經(jīng)形成定勢。班上學生分明等級,兩級分化日趨嚴重。為此,教師要改變這一做法,“抓中間帶兩頭”,從大多數(shù)學生出發(fā),先提問中等水平學生,然后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交替提問,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形成互相協(xié)商,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
2.教師彎下腰或?qū)W生站立交談。語文課堂上進行的討論,一般都是坐在位子上進行的?,F(xiàn)在有的教師在進行口語活動時,要求學生站起來,走出座位開展活動。學生站著面對面交流,心情輕松了,形式隨便了,交流自然了,效果當然不錯。
3.面向全體。師生之間提問時,教師不宜從頭到尾站在講臺上,可以退到教室后部,使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只是面向教師而是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其實不宜靠近被提問的學生,而應當遠離這個學生。教師逼近學生既使該生緊張,又忽視了其他學生,交際效果難以保證。
綜上所述,語言是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學生只有在不斷的語言交際,感情交流中才能逐步掌握,運用語言工具。因此,教師要努力更新教學觀念,轉(zhuǎn)變舊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原則,重視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創(chuàng)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教學活動。
?。ㄗ髡邌挝唬汉鲜〕5率卸Τ菂^(qū)浦沅實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