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樂雜志》
BBC Music Magazine
2012年10月號
說起加雷思·馬?。℅areth Malone,1975- )(封面人物),英國現(xiàn)在可謂人人皆知,他被譽為“全國人民的合唱指揮”。他成功嘗試在沒有受過音樂教育的孩童和勞動大眾中成立合唱團,將他們訓(xùn)練成為出色的音樂表演團體。2006年,他花九個月的時間訓(xùn)練了一個由不喜歡唱歌的孩子組成的合唱團,并帶領(lǐng)他們參加了在中國舉行的世界合唱比賽。2008年,馬隆在一所以體育為特色的男少年學(xué)校中成立了一個百人規(guī)模的合唱團,不但使學(xué)校有了良好的音樂氛圍,并以事實破除了“男孩不唱歌”(Boys Don't Sing)的謬論,最后這支合唱團成功參加了阿爾伯特音樂廳學(xué)生音樂會的演出。一年后,馬隆組織了一個由各行各業(yè)、不同年齡的人士組成的一個超大型合唱團,經(jīng)過訓(xùn)練最終在音樂會上演唱。在為格林德伯恩教育機構(gòu)工作期間,馬隆為了排練作曲家朱利安·菲利普斯的新歌劇《騎士團隊》(The Knight Crew),挑選了五十名十幾歲的少年作為演員,幾個月后這批少年便登上了格林德伯恩歌劇院的舞臺。去年,馬隆成立了一個由在阿富汗服役的英國軍人家屬組成的軍嫂合唱團,他用音樂提高了她們對生活的信心,幫她們學(xué)會用歌聲表達對親人的思念。這個軍嫂合唱團演唱的《無論你在何方》(Wherever You Are)的單曲唱片銷售量達近五十六萬張。馬隆表示:“這是軍嫂們的努力以及人民支持她們的證明,也體現(xiàn)了合唱的力量?!比缃?,馬隆又將這項活動擴展到企業(yè)中,幾個不同企業(yè)的員工在同一個合唱團里排練,不僅員工們從中獲得了生活的樂趣,企業(yè)的部門之間甚至企業(yè)之間也增進了團結(jié)。馬隆的這些活動已經(jīng)由BBC拍攝成數(shù)部紀錄片。今年他榮幸地被授予大英帝國勛章(OBE),并受到女王的接見。
《留聲機》
Gramophone
2012年10月號
● 童話故事《艾麗絲漫游奇境記》是十九世紀英國數(shù)學(xué)家、業(yè)余作家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1832-1898)寫的,1865年出版;他后來又寫了一部姐妹篇《艾麗絲鏡中奇遇記》,兩部作品一起風行于世。一些作曲家曾被卡羅爾的童話故事所打動,創(chuàng)作了不少音樂作品,其中貢獻最大的當數(shù)美國作曲家戴維·德爾特雷迪奇(David Del Tredici, 1937- ),他根據(jù)艾麗絲童話創(chuàng)作了管弦樂曲《艾麗絲漫游奇境記》、用擴音器的女高音與樂隊的《成熟的艾麗絲》《地下歷險記》《最后的艾麗絲》《注釋本艾麗絲》、管弦樂《兒童艾麗絲》等。利蓋蒂曾寫過三位歌手與樂隊的《歷險記》(1962)和《新歷險記》(1962-1965)。英國當代作曲家邁克爾·芬尼西(Michael Finnissey,1946- )在1975年寫了以三首樂曲組成的《艾麗絲》。韓國女作曲家陳銀淑(1961- )在2007年完成了她的歌劇《艾麗絲漫游奇境記》。2011年3月,由喬比·塔爾博特(Joby Talbot,1971- )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作曲的芭蕾舞劇《艾麗絲夢游仙境》在科文特花園劇院上演。如今,美國搖滾音樂家呂西安·德薩(Lucien Desar)也寫了一首以艾麗絲為主題的曲子,艾麗絲與搖滾樂聯(lián)系在了一起。
● 羅馬尼亞青年女鋼琴家米哈伊拉·烏爾蘇利薩(Mihaela Ursuleasa)今年8月2日因腦溢血去世,年僅三十三歲。烏爾蘇利薩十三歲時獲阿巴多獎學(xué)金赴維也納學(xué)習,1995年十六歲時贏得瑞士克拉拉·哈斯基爾國際鋼琴比賽,也是德國古典回聲唱片獎獲得者。烏爾蘇利薩留下《羅馬尼亞狂想曲》等兩張唱片,均由Berlin Classics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