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好萊塢造夢工廠又一個麻雀變鳳凰的神話,從1999年《星戰(zhàn)首部曲》中娜塔麗·波特曼的替身,到《加勒比海盜》、《亞瑟王》中的絕對女主角。
記得一個鏡頭,是她穿著一身露背的綠色絲質(zhì)長裙,伏在鋼琴上,食指夾著煙吐霧。鏡子映出她骨感的后背,很唯美很有味道。最后她看著心愛的男人被帶走,絕望的退回古堡階梯上,坐下的一霎那,裙子像瀑布似的拖地。纖細的手指拱著火苗點煙,逆光照著她的背,那時候就覺得那個女人雖然沒有天使般的純情,可美得卻絕不許人忽視。那是她最美的一個鏡頭。
這個并非擁有肉彈身材的女子被評為全球百位最性感明星之首,而幾乎是性感代名詞的世紀女神瑪麗蓮·夢露僅僅屈居第五,是什么力量讓這個年僅十九歲的英國姑娘在一片星光中跳脫出來,璀璨到耀眼?這朵初綻的英倫玫瑰,她的性感混合了中性與頑皮,輕松就讓那些習慣于眼神殺人的妖嬈美女敗下陣來。
她就是凱拉·奈特利,英國最知名的女演員之一。
她的事業(yè)——凱拉·奈特利說:“事業(yè)是我的墊腳石,沒有事業(yè)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凱拉·奈特利?!?/p>
她出生在英國,很驕傲自己是一個英國人,她熱愛那一片凈土。她是表演世家里的一員,父親威爾·奈特利是演員,母親是莎曼·麥克唐納劇作家。從小耳濡目染的她毫無例外地選擇表演這條路,因為看得多了就習慣了,久而久之便成為了她血液里的一種特質(zhì)。六歲時在她的要求下,父母同意她暑假里在劇組工作。她的第一個角色是七歲時出演royal celebration。從很小的時候她就覺得自己是為表演而生的。她最喜歡父親在排練莎士比亞戲劇時的樣子。
十三歲的時候,她生平第一次觸電,她為有機會在《星戰(zhàn)前傳》里好好地“冒充”一把娜塔麗·波特曼高興得抱著媽媽直蹦。那一天她飄飄然地走在路上,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好運正向她砸過來。那種感覺美妙極了。之后,她便以演說的方式向父母提出要上表演學校的愿望,并具體呈現(xiàn)出一幅表演的光輝之路在他們面前。父母起初覺得,她應該先學習知識,等到了更大一些的時候再送她去表演學校。她不應,并以絕食的方式恐嚇他們,無奈,他們只好送她到家附近的一所演藝學校。
她以為,這是她明媚的春天。因為她有無懈可擊的面容——她的五官很精致,是典型的歐洲古典面容的典范。立體古典美的五官中,最好看得便是她的唇,很性感。或許老天是公平的,賜給她那樣不可多得的容貌,便不能給她魔鬼般凹凸有致的身材了。她的身材真的蠻糟糕,一米七的個子并沒有一副修長的美腿,胸部平的好像發(fā)育不良的少女。她懊惱傷神,在當時的演藝圈,身材的缺陷卻是一個橫在通往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她深陷在這個煩惱里好幾年。
當她十六歲因出演《我愛貝克漢姆》帶來巨大反響,她其實還為里頭她那個“假小子”造型而憂心。也罷,當不能賣弄性感,那么走中性路線也未嘗不可。
當她十七歲以另一種風情出現(xiàn)在《加勒比海盜》。里頭有個最讓人難忘的鏡頭,那個小女孩噩夢驟然驚醒那一刻鏡頭轉(zhuǎn)換,一只眼睛張開,美麗而驚恐,像洶涌暗夜的海洋,風雷滾滾,黑壓壓天與海的交界處,有若隱若現(xiàn)的清澈燈火,像火焰或星光一樣閃過。她曾那么慌張過,可是母親卻告訴她當不能改變現(xiàn)狀,那么就享受它。她嘗試地去做。她終于找到了自信。她時而英倫風,時而貴族式,又時而街拍范,既然不屬性感派,那么走一種隨意派,這倒形成了她獨有的風格——“凱拉·奈特利”風格。
二十歲那年,《傲慢與偏見》改變了她的星路,讓她獲得了第一個奧斯卡影后提名,她得到另一個讓她抵達更輝煌之路的機會——參演《贖罪》。在好萊塢如坐云霄飛車般闖蕩了大半個少女時代后,二十三歲的她,在心底里比同齡女孩成熟得多。就算全世界都把她當小女孩看,她卻很明白自己該長大了。當她的好朋友、《傲慢與偏見》的導演喬·賴特塞給她《贖罪》的劇本,想邀她演片中那個因為“想象力過于豐富而害人害己”的小才女布萊奧尼時,凱拉拒絕了,卻自薦要演布萊奧尼成熟美麗但命運坎坷的姐姐塞西莉亞。她很明白,在好萊塢萬事都得自己爭取,不然就得永遠當自己看了都膩煩的少女花瓶,直到美貌不再的那一天。
她深深地知道,每個演員剛開始都根本談不上什么演技。她也是如此,人立在那里,僵硬的很。不過外在的長相幫助了自己能夠立足于演藝圈。演藝圈內(nèi)花瓶之多,所獲得的片酬也足夠頤養(yǎng)千年。但她并不甘心,大約她的血液里有一種固執(zhí)的因子,所以總不允許自己太落后,甚至可能的話,她還希望獲得奧斯卡獎?!囤H罪》這部電影某種程度上來說,幫助了她。
1930年的英國郊外,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后,正在為排演自己的劇作苦悶的十三歲小女孩布萊奧尼無意中撞見了姐姐塞西莉亞和園丁羅比在噴泉邊的古怪行為,一連串誤會之后,她將莫須有的罪名加諸羅比,不但棒打鴛鴦,更從此毀掉了所有人的生活。她不但成功地再現(xiàn)了塞西莉亞的高傲和激情,更在電影的后半段完成一次難度頗大的轉(zhuǎn)型—命運的戲弄讓她與家庭決裂。她成熟了,開始了艱難的生活,愛情讓她忍辱負重,戰(zhàn)爭又讓她付出了一切。毫無疑問,這是她迄今為止難度最大的一個角色。但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是,這一次,演慣了少女的她終于演了一回真正的“女人”。
《贖罪》上映的同時,她的事業(yè)也攀上了頂峰。她已經(jīng)正式取代了英國長久以來的國民時尚偶像凱特·莫斯,成為Chanel最新的代言人。在香水Coco Mademoiselle的廣告里,她身著華服,鬈發(fā)飄逸,妝容則是在清純中帶著一點妖媚,她自信地奔跑著,自信地笑著。隨便翻閱某本時尚雜志,你經(jīng)常會看到她擔任女主角的一輯輯精致的大片。她的美終于成為公認。久藏在心尖的身材缺陷的陰霾終散了去。
如今,她已經(jīng)從最初的花瓶角色上升到了一個靠演技贏得好評的實力派女星。其實好萊塢充滿了青少年明星,但是她可不是剛剛嶄露頭角的普通小明星,她穿著滿身口袋的牛仔褲和一件沒有暴露出一寸肌膚的寬大的舊毛衣,適時地出現(xiàn)在影片的拍攝現(xiàn)場。外表一副“無所謂”的凱拉為好萊塢的沉悶空氣帶來了一些改變。
現(xiàn)在她常常選擇一些小制作影片,而這些影片或多或少因為她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評,這就是她脫穎而出的真正原因。
她的感情生活
——演員的感情生活大多數(shù)是豐富多彩的,充滿了肥皂泡式的光澤。對于她來說,很多東西很美好,并且迫不及待。有時候,你想冷卻一下,但是冷卻一下就會消失,你也想退后一步,但是很多東西不能退后的。所以,愛情就發(fā)生了。
她的第一段感情是一個男模特,他是一個讓人迷戀的人,有著藍寶石一樣閃爍的眼睛,迷人極了。然而她已經(jīng)不愿提及這個人的名字。那個男孩只是因為她日漸出眾而舍棄于她,那是她最傷心的。當然她不愿承認其實是《名利場》這本雜志惹的禍。
那時她與斯嘉麗·約翰森一起,在《名利場》雜志的封面上脫了個精光,以及她又被赤裸上身出現(xiàn)在安迪·沃霍爾創(chuàng)刊的《Interview》雜志封面上,戴黑色長手套,右手遮住右胸。她非常明白,很多事情是不得已,有了知名度未必是好事,可是她沒有退路。
算了,被分手了也罷,一個男人氣度如此之小,且不能寬容以待,又怎么相伴一生。她痛苦了幾個晚上便不再傷心難過。不過直到她遇見第二段戀情,她才徹底地解脫出來。
他就是《傲慢與偏見》時結(jié)識了男演員魯珀特·弗蘭德后,在這段戀情里,她有一種天長地久的感覺。魯珀特·弗蘭德對她來說,就是完美精致的體系。在任何時候,孤獨、悲傷、失落、興奮、激動,當然還包括生理上有需求的時刻,她會以最快的速度出現(xiàn)在他面前。他就像全能的上帝,了解她的各種情感,在他手里,她如魚得水。
現(xiàn)在,這對小情侶時不時地出現(xiàn)在倫敦街頭,與無處不在的狗仔隊玩捉迷藏。她懂得游刃有余地處理鏡頭與生活的關系,鏡頭下妖媚叢生,生活里泰然自若。
也許是過早地進入這個滿眼聲色的娛樂圈,紛繁而復雜,使她早熟。她懂得處理媒體與朋友的關系,對媒體,她可以處變不驚,閃爍其詞,而對自己真正的朋友,她常常知無不言,掏心掏肺;她懂得處理名氣與心靈的關系,對于名氣,她覺得不過是過眼云煙,而心靈,那是她的伊甸園。所以即使已深深陷入在閃光燈下,無處躲藏的她,閃動著少女獨有的慧黠,依然小心地守護著自己的愛情小宇宙。
愿他們的愛情歲月靜好,永結(jié)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