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的“名牌情結(jié)” 這么多中國人寧可遠渡重洋,到奢侈品的故鄉(xiāng)采購的原因可不少。國內(nèi)售賣的奢侈品,有時真?zhèn)坞y辨;即便是在專柜購買,價格在各種稅后顯得更加高昂,同時在尋找最新款、限量款和手工定制等方面,未免不及原產(chǎn)地方便。
一些暫時出不了國的小白領,只好省吃儉用地花大價錢買一個LV包,每天拎著這個寶貝同其他上班族一起擠公交地鐵、吃街邊便當。更有人干脆到秀水街走一趟,買來高仿“山寨”貨,光鮮一下外表美,滿足虛榮心。
中國人的“名牌情結(jié)”其實誰都有:時尚名品讓人戀戀不忘之處,就在于它有著常人無法抵擋的魅力,卻又讓常人無法負擔。西方的富人也愛名牌,足球明星的老婆們渾身上下都是奢侈品,以貝嫂維多利亞的Birkin包包癖最為人所知。但那畢竟是常常需要出去炫的社會名流的事兒,平民百姓縮衣節(jié)食購買名牌的情況并不多見。同時,保護知識產(chǎn)權的意識家喻戶曉、老少皆知,而且在嚴格的法律監(jiān)管下,買賣假貨的后果更是很嚴重的。
那么,在時尚國度英國,大眾是如何既不沾假貨,也能將名牌時尚元素穿在身的呢?
合理的價格,名牌的靈感 這就需要弄清兩個概念之間的界限:“由名牌賦予靈感的(designer brand inspired)”和“假的(fake/counterfeit)”。
“由名牌賦予靈感的”衣飾,會吸取借鑒名牌的某些經(jīng)典元素。但是,它擁有自己的品牌名字、絕不聲稱是真的名牌,且不全盤抄襲,保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
在英國常見的快速時尚品牌店,如the T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