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毀譽之間
南懷瑾走了,享年九十有五,走得安詳。對于他的辭世,弟子們的悲痛惋惜感傷緬懷可以想見,或有對其一生蓋棺論定毀譽參半者,也都在意料之中。
自學成才,無師自通,亦儒非儒,是佛非佛,其弟子譽之為傳統文化的當代弘揚者,但也有人給他的一生和學問打上了大問號。南老對此倒是豁達,自以為從來不是正統主流,將自己歸入旁門左道,但他作為一個讀書人,卻是毫無疑義的。兩岸四地,門下弟子無數,多半是政商名流,也是另一種入世甚深、雅俗共處的佐證。
他一生的幾番周折、幾番起伏、幾番起承轉合,都與政治有關。
行走于兩岸之間,行走于毀譽之間,行禮如儀,文質彬彬,遣詞煉句,儒者風范之余,也口無遮攔,怒罵嬉笑,無所拘束,讀書人,能如此活著,能如此善終,也是快意恩仇,瀟灑人生。
可望不可即的境界。
心向往之。
——楊錦麟
(資深媒體人、香港衛(wèi)視執(zhí)行臺長)
《專訪韓德強》
在如今信息化高度發(fā)達的時代,你為何不敢睜開你的雙眼,看看這個世界,你懷念的“美好時代”里有多少人的生活是美好的?百年實踐早已證實了哪條道路是正確的。你是沒有勇氣面對現實呢,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睜著眼睛說瞎話?
——李翔—archer(新浪網友)
韓是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是個對心中夢想頂禮膜拜的個人,但這種理想主義只適合在書房中,如果隨意在現實擴散,理想純粹到了極限也會化身為純粹的殘忍,所有的善良、美好以及人倫只要被認為擋了道,都會被暴力地除去。
——不覺猶歌起夜來(新浪網友)
有些東西很簡單,為什么要弄得這么復雜?敬老愛幼,內心里兩秒鐘就可以權衡的東西為什么會因為某些東西扭曲這么厲害?是在違逆人性嗎?是在用各種扭曲的方式說服自己維護自己的利益吧。
——竹葉箐箐(新浪網友)
《穆拉德 在偉哥的光芒下》
聯想起了一位日本的畫家,畫術造詣很高,但是從來不接受媒體采訪,不領取任何獎勵,因為他深諳其道。
——土鱉—壹號(新浪網友)
《無冰的北冰洋》
人類欲望的延伸,環(huán)境被不斷地破壞,二氧化碳的增加……如此發(fā)展,人類的命運最終會何去何從呢?不禁讓人思考聯想到周期性發(fā)展規(guī)律的史前文明……不管怎樣,我們應該立足現在,低碳環(huán)保從自己做起。
——南海公路青年(新浪網友)
我又一次堅信在我們這個人類社會之前有一個比現在高度發(fā)達的科技社會。而我們現在的人類社會又走在了那個滿是魔咒的不歸路,靜靜消失……
——小熊易(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