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牧師納德?蘭塞姆,曾做過一件牧師本不應(yīng)該做的事。
他的足跡遍布法國的許多城市和鄉(xiāng)村。許多人在生命彌留之際,蘭塞姆就會來到他們的身邊,佇立在他們的床前祈禱,讓這些人接受上帝最后的洗禮,并聆聽他們在即將告別人世間的時候,說出人生中最后想要說出的話。
幾十年過去了,蘭塞姆已是80多歲高齡的老人。照理說,這些懺悔是牧師的秘密,只能發(fā)生在牧師與懺悔者之間。然而,在他的晚年,在他深居簡出的生活里,他每天都在收集、整理,他記錄了整整厚厚幾大本人們最后想要說出的話。他將這些手稿收集、整理后,編寫出了厚厚一本書,叫做《最后的話》。
這本書大獲暢銷,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許多人最后想要說出的話,竟是自己從沒對人說起過,一直深埋在心中的一些事。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們將這些話說出來,希望能得到上帝對自己的寬恕和原諒。這些事,此時此刻一旦說出來后,他們竟感到如釋重負,面露慈祥。內(nèi)心里,曾經(jīng)被某種欲望、貪婪、名利的糾纏,此時一切都變得云淡風(fēng)輕,春和景明。
有的人說道,自己曾經(jīng)使小手腕,陷害了某某人,使某某人背負著沉重的陰影,活得潦草、頹廢、沮喪。此時,他最想對某某人說一聲“對不起”;
有的人說道,自己生前沒有孝敬、關(guān)愛好自己的父母和親友,感到深深的懺悔,此時,他最想對自己的親人們說一聲“對不起”;
有的人說道,自己曾經(jīng)暗地里干了某種齷齪、見不得人的事,感到深深地懺悔。此時,他最想對某某人說一聲“對不起”;
……
人們在即將告別人世的彌留之際,最想說出的一句話,竟是一個個“對不起”。人性中的一種陰暗和閃亮,齷齪和高尚,皆在其中。
這一聲聲“對不起”,雖然來的稍晚了一些,但是,它畢竟是人性中最后一絲亮光的閃現(xiàn)。其實,為何要等到“上路”時才去爭取那“一身輕松”上路,為何要讓良心成為自己“最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