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ve Jones仍然記得13年前,自己在一家英國燈具公司工作的經歷:“那是一家非常保守和傳統(tǒng)的公司,我看著一個個才華洋溢的設計師帶來自己的作品,卻灰溜溜地被打發(fā)走,有一天實在忍不下去了?!彼麑ν翿ussell Cameron說:“不如我們出去自己干?”兩人一拍即合,家居創(chuàng)意品牌Innermost從此誕生了。
最初,他們在倫敦盤下了一個倒閉的燈具廠,把原來的工人招回來,開始生產自己發(fā)掘的年輕設計師作品。第一款產品是芬蘭設計師Anne Kyyr Quinn的Loop臺燈,此系列到現(xiàn)在還在生產。2002年,這個充滿潛力的品牌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照明設計界的“光之詩人”—德國大師IngoMaurer(英葛·摩利爾)看中了Innermost的一款燈具,詢問能否把它拿到自己的店里去出售。從此,Innermost一下子從無名小卒變成了燈具新秀。
如今,Innermost不但出產燈具,也發(fā)展出了家具線。它在倫敦和香港都開設了總部。盡管只有六名設計師,但它始終在全世界搜羅設計創(chuàng)意,嘗試各種新工藝,因此新產品層出不窮。Innermost一直宣稱,自己的特色就是“沒有特色”。你很難從一件產品的外觀辨認出它是不是Innermost的,但當它們集合在一起時,迸發(fā)出的創(chuàng)意和趣味卻能讓人恍然大悟:“這不是Innermost又是什么呢?”
Jeeves $ Wooster by Jake Phipps
這是Innermost最討人喜歡的作品之一:Baccarat用它們裝點過自己的博物館,法國Bon Marche百貨公司讓它們漂浮在木頭模特的頭上,甚至有顧客為生日派對訂了足足一百頂,。它的設計師Jake Phipps是個土生土長的倫敦年輕人,他的風格就是堅持在實用性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Jeeves & Wooster 在其幽默和簡潔的外表之下,被賦予了一個典型的英國時代背景和文化寓意,就連它的材質也是用純羊毛制造的。除了吊燈外,你還可以找到它的壁燈和臺燈版。
Bubble by Steve Jones
這是Innermost的創(chuàng)始人Steve Jones的作品,也是這個品牌的第一款LED聚光吊燈。它的靈感來自耳環(huán),用不銹鋼做成,外面噴上富有光澤的白色、黑色、不銹鋼色和紅銅色。將它們錯落有致地懸掛,或是排成一排擺放,都能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就像給房間戴了一串首飾。
HiHo by Jarrod Lim
這是Innermost的超人氣作品。不需要任何解釋,它就是個為童心未泯的大小孩設計的搖搖馬。它毛茸茸的外套是用產自蘇格蘭的羊毛,有黑白兩色可選,而且整張羊毛套都可以拆卸下來干洗。盡管HiHo的價格折合成人民幣高達五位數(shù),但它的供不應求簡直超乎想象:就連Innermost的老板和員工自己都訂不到。
Koi by Jarrod Lim
椅面是產自印度尼西亞的柚木做的,非常結實耐用,就算扔到戶外也能承受長時間的日曬雨打。靠背看起來纖巧,其實結實得很,全是用鋼條手工彎制焊接而成的,并且噴上了戶外防銹涂料。椅子的圖案是不是看著挺眼熟的?對了,魚鱗!晚上在椅子上方打一盞燈,海浪般的美麗花紋便撒開了一地。
Buckle by Tina Leung
這是一款燈具與藝術品的完美結合:大小不同的不銹鋼圓環(huán)懸空形成一個球形,每個圓環(huán)都自然地垂掛著。當里面的燈亮起,燈的上方、下方和側面都有優(yōu)美的光影出現(xiàn)。為了找到這種特殊可折曲的不銹鋼片,Innermost的技術人員跑到了韓國才找到,然后讓工廠用鐳射光將其切割成這種形狀。Innermost的設計有個理念,“過程”比產品最終的形態(tài)更重要:以Buckle為例,當它放在包裝盒里時,只是一塊疊放平整的金屬。當你提著頂端把它慢慢拉起來,一個漂亮的圓弧便出現(xiàn)了。
Beads by Winnie Lui
這款設計剛面世時,只有一顆櫻桃那么大,它是香港80后設計師Winnie Lui雷寶棋設計的一款吊墜。而Steve Jones見到這枚吊墜時,第一反應就是:這玩意兒要是放大再放大,變成一盞燈就再漂亮不過啦!雷寶棋畢業(yè)于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她最擅長的就是發(fā)掘日常生活中的小玩意兒,把它們做成首飾,當然,變成燈具也不錯。于是,這一系列的Beads吊燈便出現(xiàn)了。它們將相同的物品用堅韌的線串連出來,排列成幾何對稱的形狀。一個個金屬球可以做成鏡光不銹鋼、紅銅色及亮黑三種顏色。它們就像放大了的珠寶,只需點亮一個燈泡,整個燈罩內部就會由于無數(shù)球面的反射,營造出華麗璀璨的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