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老張總是干咳,有時吐白痰,常在天氣轉變時發(fā)病,夜間和清晨咳嗽加重,表現(xiàn)劇烈的剌激性咳嗽,咳時伴有嘔吐,平時食欲不好,但從不發(fā)燒,也無氣喘癥狀。醫(yī)生按慢性支氣管炎治療,咳嗽有所減輕。入冬后,老張的咳嗽老毛病又犯了,必須到附近醫(yī)院打針吃藥1~2周癥狀才能緩解。復診時,醫(yī)生給他做了24小時食道PH值監(jiān)測,最后確診為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經(jīng)重新調整治療方案,老張的咳嗽才逐漸緩解,原來,他的咳嗽病源在胃。
醫(yī)學解析 在美國及歐洲的許多國家,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咳嗽占相當大的比例,高達20%~41%,而國內資料顯示,胃食道反流是慢性咳嗽的第五大原因,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2%。患者的賁門括約肌失調,胃酸和胃內容物會大量頻繁地進入食道,臨床上稱為胃食道反流性疾病。胃酸或胃內容物反流刺激咽喉或誤吸入氣管,刺激咳嗽感受器導致咳嗽,但更多的情況是胃酸或胃內容物刺激食道黏膜,通過神經(jīng)反射誘發(fā)氣道炎癥導致咳嗽。
臨床上,部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患者伴隨有胸骨后燒灼樣感、噯氣、反酸等癥狀。但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沒有反流癥狀及與進食相關的癥狀,咳嗽是其唯一臨床表現(xiàn)。有些病人在進食或睡覺時突然發(fā)作,呈劇烈性嗆咳、氣急、氣喘等,或病因未明慢性咳嗽,特別是伴有燒心、反酸、噯氣或者進食后咳嗽等表現(xiàn)時,應想到是否與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有關。24小時食管PH值監(jiān)測是目前診斷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最為有效的方法。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療方法包括:調整飲食習慣,如少食多餐,避免過飽和睡前進食,避免進食酸性、油膩食物及飲料,避免飲用咖啡及吸煙;在??漆t(yī)生指導下選用抗酸藥物和促胃動力藥,以促進胃排空,并有效降低胃內的酸度;對于伴有其他胃腸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等以及幽門螺桿菌(一種引起消化道潰瘍的主要致病菌)感染者應當做相應的治療。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療起效較為緩慢,通常在2~4周后才能見效,一般要求治療3個月以上。對于少數(shù)藥物治療無效的嚴重反流病人,可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