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文學界,幻想文學一直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甚至在世界文學界也是如此,但隨著《星球大戰(zhàn)》《哈利·波特》《魔戒》等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影大片的火爆,幻想文學在世界的地位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重視。幻想文學在現(xiàn)代中國一直處于文學的邊緣,在北京師范大學的兒童文學專業(yè)研究課程中科幻文學研究赫然在列。但近年來,伴隨著青少年巨大閱讀市場的形成,幻想文學的空間也開始越來越大。
尤其到了最近兩年,本土的原創(chuàng)幻想文學開始走向更多讀者的視線中,而隨著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的熱賣,眾多出版人也開始聚焦幻想文學出版,其中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的《兒童文學》雜志沖在了最前端!
《兒童文學》作為兒童文學陣地的老牌雜志有著天然的作者資源優(yōu)勢,而對幻想文學的獨具慧眼也成為近兩年中少總社出版大量暢銷幻想文學作品的重要原因。中少總社兒童文學出版中心總監(jiān)兼《兒童文學》雜志主編的徐德霞認為,之所以幻想兒童文學會有井噴式發(fā)展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最根本的原因是這種文學樣式本身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其場景宏大,縱橫捭闔,故事情節(jié)錯綜復雜、跌宕起伏,再加上奇崛的想象力,滿足了當下青少年讀者的審美需求,極富觀賞性,既能帶來閱讀的快感,更能挑戰(zhàn)青少讀者的想象力,幫助他們確立“勇敢、正義、堅強、善良、誠實”的品德和情操。其二,政治開明,環(huán)境寬松,思想自由,表達暢通,是幻想文學興起的社會背景。在新時期出生的一代人有了較優(yōu)越的條件去發(fā)展自己的想象力,而網(wǎng)絡、電子游戲的崛起也為幻想文學拓展了空間、創(chuàng)造了條件,幻想文學正以一種旺盛的發(fā)展趨勢引起主流文化界、出版機構的關注與開發(fā)。尤其是近兩年來精品圖書迭出,在市場上引起了極大震動;在電影、電視領域也不斷有幻想題材的大片問世。另外就是有關機構的重視與推介,比如,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國科協(xié)等有關機構也一直關注幻想文學創(chuàng)作,設立了諸多獎項,扶植鼓勵幻想文學創(chuàng)作。其三,中少總社兒童文學出版中心之前出版的《蘿鈴的魔力》《貓王》《我是你的守護星》等幻想作品的暢銷,也帶動了《兒童文學》雜志旗下許多作家的創(chuàng)作熱情。進入2012年,《兒童文學》雜志收到的作家自主投稿中出現(xiàn)了大批兼具文學性、故事性,又不乏時尚、流行元素的優(yōu)秀幻想文學作品。
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中少總社這些年出版的幻想文學作品,發(fā)行量輕則破十萬、重則直接破百萬,對于這樣驕人的銷售成績,中少總社社長李學謙卻表示:“這個成果現(xiàn)在總結起來不是有意為之的,當我們出版《蘿鈴的魔力》《夜色馬蹄蓮》的時候,我們不知道也沒有想到這些作品能夠在孩子當中引起這么大的反響,也沒有想到后面會有這么多的幻想兒童文學作品接踵而來,以致最終形成了現(xiàn)在這樣一種結果。我們也想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結果出現(xiàn)?如果是從兒童本位的角度來考慮,是不是信息社會、社會資訊給兒童幻想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是不是我們目前正處在社會轉型當中,兒童也有太多的迷茫、壓抑,要通過幻想文學這種形式來釋放自己的心靈,排解自己的壓抑,還是我們的孩子們在信息社會的環(huán)境下,越來越多地獲得了與成人平等對話的權利,因此他們的自主意識更加覺醒,希望自己成長,希望自己壯大,通過幻想這樣一種形式來表達自己這樣的愿望。從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和作家的角度,也可能還會有許許多多的解釋?!?br/> 面對李學謙社長的疑問,著名科幻文學研究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吳巖表示,“結合全世界的科幻發(fā)展來看,我認為科幻前些年在中國的地位沒有達到應有的繁榮,而這些年正在逐漸回到應有的位置??苹玫氖袌霾粫貏e大,但它占據(jù)的市場份額,占據(jù)的人心都應該比現(xiàn)在多。”
如果說《三體》的熱賣帶動了讀者對科幻作品的興趣,那么一些兒童幻想小說的暢銷更說明這個市場正逐步走向成熟。當國外的幻想文學如《哈利·波特》《魔戒》等在國內(nèi)市場大賣時,我們本土的幻想文學的作家們靠他們不懈的努力和堅守終于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迎來了屬于他們的春天,有期盼所以有堅守,有信念所以有傳承,在眾多幻想文學作家身影中,我們不但看到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張之路等老牌作家,也看到了王君心這樣90后出生的新一代青少年作家,有接力有傳承有希望。
最后引用《科幻世界》主編姚海軍的一句話做結尾,他說:“目前市場對于幻想文學的反應非常積極,這一新的機遇對命運跌宕起伏的幻想文學來說非常難能可貴,我們的作家和出版社都應該努力抓住這一機會?!?br/> 是的,機會當前,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