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是計算機如影隨形的“克星”。你們在用計算機的時候,應該不止一次遭遇過計算機病毒的攻擊吧?
計算機病毒的種類繁多,其中有一種計算機病毒,名為“蠕蟲病毒”。它的發(fā)明離不開莫里斯跟他父親之間的有趣較量呢。
莫里斯的父親老莫里斯是軍方著名的電腦專家,家里有一臺高檔計算機。莫里斯小學時的課余時間基本上都是在熒光屏旁度過的。
每個星期的周末,他總是感到最開心,因為父親的同事們常常到他家聚會。他們有時談論有關電腦的奇聞趣事,有時則湊在一起玩很特別的計算機游戲。
他們約定每人編一個能夠“吃掉”對方程序的程序,然后一起輸入電腦,看誰先把別人的程序吃掉。這種刺激而有趣的電腦“追殺”游戲太有吸引力了,莫里斯對此很感興趣,他一邊看一邊學,慢慢就從“袖手旁觀”發(fā)展到親自“上陣”。
在游戲過程中,他的編程技巧不斷提高,多次使老莫里斯敗北。
15歲時,他因設計出“智斗外星電腦”而成為小有名氣的電腦玩家。22歲時,他成為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一名研究生。
在第二學年時,莫里斯發(fā)現(xiàn)父親為五角大樓設計的網(wǎng)絡安全防護系統(tǒng)有些小漏洞,于是他產(chǎn)生了與父親開個玩笑的念頭。
他開始實行自己的實驗:他把自己編寫的叫“蠕蟲”的小程序偷偷放在網(wǎng)絡里,使它秘密地繁殖,從一臺電腦爬向另一臺電腦。
當小蟲子占領了一些電腦后,他準備在某一時間命令它們同時叫一聲,嚇一嚇父親所在的安全部門,也讓父親這段時間的努力白費。
1988年11月2日晚,莫里斯得意地按計劃向放出去的小蟲子發(fā)出信號,準備讓它們叫一聲后結束實驗。突然,他發(fā)現(xiàn)由于在程序設計中犯了一個錯誤,那些蟲子正以超過設想幾百倍的速度繁殖,已經(jīng)無法控制。
與此同時,國防部電腦網(wǎng)絡遭到一種身份不明的小程序的攻擊,各終端電腦患了同一種疾病,屏幕上跳動著一些毫無意義的亂糟糟的字。
安全值日官束手無策,被迫立即在網(wǎng)絡上的所有終端上輸入命令關閉每一臺計算機。6000臺計算機被“關機”,直接損失達9600萬元。
這一事件發(fā)生后,老莫里斯第一時間猜到了可能是他那精通電腦攻擊游戲的兒子所為。他的直覺很準確。莫里斯當著聯(lián)邦調查局高級官員和父親的面,對此供認不諱,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惡作劇竟會給全國帶來如此慘重的損失。
今天,蠕蟲病毒已成為社會公害,它讓人防不勝防。我們在用計算機的時候,還是得防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