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底價拍品一般出現(xiàn)在小拍賣行,或部分主流拍賣行的小型拍賣會上。近年也有在線拍賣的網(wǎng)站采取無底價拍賣的形式,買家在網(wǎng)上競價,然后在月末進行定期拍賣。有的收藏品市場也會定期采取無底價拍賣的方式,據(jù)稱最“平民化”的每件拍品均以100元起拍,參拍者只要交200元押金就可領到競拍牌。
“無底價”的貓膩
“無底價”并不真的是無底價,100元起拍也已經(jīng)很少見。在三五年前,市場中的無底價拍品被“約定俗成”為200元起拍。而拍賣場上,這些作品真的以200元的底價成交,還是最終拍出遠高于200元的價格,就無人能預測。不過,這個“底”近年已經(jīng)逐漸提高至500元。也有的拍賣行并不強調(diào)“無底價”的說法,而是將價格定為1000元甚至數(shù)千元。
拍賣行人士表示,實行無底價拍賣的目的是吸引普通藏家,特別是剛剛對收藏市場產(chǎn)生興趣的收藏者,通過無底價拍賣這種形式培養(yǎng)收藏興趣,了解拍賣程序,熟悉游戲規(guī)則,并且“練眼”。
雖然有的普通收藏者專門到這種小拍賣行撿便宜貨,甚至因此被一些收藏者認為“不登大雅之堂”,但真正的行家從未輕視過這種拍品。因為他們知道,其中不乏值得“撿漏”的寶貝。廣為流傳的無底價拍品創(chuàng)出天價的故事并非獨一無二。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嘉德分別在2009年和2010年成交的兩件八大山人的拍品,成交價格分別為280萬元和224萬元。
用心也可撿到寶
“不少無底價拍賣的拍品,最后結果動輒過萬元?!睆V州銀通總經(jīng)理陳俊明說,無底價也有好東西,比如他就曾在拍賣會上以800元“淘”到一件明朝的扇面。而本次小拍中,部分拍品被委托方定為500元起拍,令人覺得詫異。陳俊明認為,這是因為委托方不是行家,因此定價相對保守。
“無底價拍品有垃圾也有寶?!焙壬歉鲌鲂∨闹械某??,他的策略是專挑便宜貨,只要比市場略低的、自己能承擔的價格就“照殺不誤”,“就算最后轉手只能賺200元我也買?!边@種“積少成多”的策略令胡先生漸漸練成一個眼光很尖的“淘寶人”,而他撿的小“漏”也逐漸變大。
他認為,無底價拍品實在太過海量,數(shù)百件地出現(xiàn),拍賣行未必能夠?qū)λ信钠范夹赜谐芍?,必然有看走眼的時候,這就成為行家們的機會。但是,在無底價拍品中能撿到寶的功夫并非人人皆有。.
大多數(shù)以低價成交
“剛入行的普通收藏者千萬別懷有撿漏的僥幸心理。”陳俊明說,即使是行家撿到的“漏”也是偶然所得,并不是每一場都有漏可撿。
事實上,觀察無底價拍品的成交情況,大多數(shù)還是低價成交??梢娰I家也心知肚明這些無底價拍品的底細。比如無底價起拍的張大千人物畫僅僅拍出13000元價格,梁啟超的對聯(lián)只拍出3500元。
盡管如此,無底價拍賣這個板塊的“魅力”依然存在。胡先生認為,它的存在有必要,對于收藏市場也是一個補充:“藝術品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假之間的難以捉摸,而其中潛在的機會更是我們投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