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時我曾有一個很遙遠的夢想——去非洲看看!沒有刻意的追尋,沒有周密的打算,然而在十幾年后,我卻踏上了這片神秘而古老的大陸——黑非洲。
體驗黑非洲從西非國家塞內(nèi)加爾開始,這個位于西非最西端,有西非之角之稱的國家,盛產(chǎn)花生,屬于世界貧窮國家之列,同時也是世界上經(jīng)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撲面而來的非洲氣息 以前常常設(shè)想,如果自己身處一群黑黝黝的、分不清長相差別的人群中時,會是怎樣的感受。在這樣的好奇中,2012年6月中旬的一個半夜,我乘坐的飛機抵達了西非塞內(nèi)加爾首都達喀爾的國際機場。
飛機停靠的位置距離航站樓還有段距離,因此還需要搭乘一輛機場大巴才可以入境。進入機場入境大廳,幾排黝黑黝黑的黑人正在排隊等待,除了我,一個黃皮膚的中國人。這時,我留意到幾只蚊子以圍攻之勢向我襲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它們驅(qū)趕,片刻間,我發(fā)現(xiàn)只有我做出這樣的動作,也許非洲的蚊子見到我格外開心,它們可以趁機換換口味,又或許,其他的人早已經(jīng)見怪不怪,并不將我們認為可傳播可怕瘧疾的非洲蚊子當回事。
入境后,我拖著箱子走進一輛還算新的面包車,酒店接機人員將駕車帶我們?nèi)ト胱〉木频?。路上,望著達喀爾半夜寂靜的夜景,昏黃暗淡又稀少的燈光,以及這燈光照耀下或低矮破舊或高大現(xiàn)代的建筑,我的心在呼喊著——黑非洲,我來了!
達喀爾印象 在開著空調(diào)的酒店睡醒了,吃過了西式早餐,擦好了厚厚的防曬霜,是時候出去看看了。首先是打車去附近的郵局,酒店門口??恐鴰纵v后噴漆的黃色舊出租車,幾個出租車司機見到我們,沒有蜂擁而至,很有秩序地讓第一個出租車司機過來,一番討價還價之后,我們準備上車。這是一輛其破舊程度我從沒見過的破車:車門松懈,似乎很快要掉下來了,車窗沒有玻璃,黑色膠皮外露,更絕的是后備箱早已不能關(guān)上,需要一根粗粗的麻繩把它拽到下面的鉤子上系好。這里,對出租車的要求不高,只要行駛時不掉門、不熄火就算萬事大吉,至于行駛時,發(fā)出的陣陣令人不安的叮叮當當?shù)捻懧?,成群隱藏在坐位下的蚊子清剿而出,以及一股股刺鼻的汗臭味,則是對外國人如何踐行“入鄉(xiāng)隨俗”的絕佳考驗。
塞內(nèi)加爾在西非不算最貧窮的國家,因此,達喀爾這座首都城市不能完全與貧窮劃等號,這是個非常多元化的都市:你可以看到現(xiàn)代的高樓大廈,眾多的國際機構(gòu)駐地,高檔的酒店和購物中心,以及豐富多彩的充滿質(zhì)樸藝術(shù)氣息的工藝品市場,還有自由的隨處可見的小水果攤,以及那令人驚駭?shù)臎坝颗炫鹊拇笪餮蠛?。此外,還有一道絕不能忽視的靚麗風景——身著當?shù)仫L格套裙的窈窕婦女。
窈窕淑女處處有 非洲女性的好身材在熟悉非洲的人中是得到普遍認可的。盡管我是女性,見到她們,我也由衷地贊嘆,造物主賦予人的東西往往是公平的。黑人,盡管沒有歐美人白白的皮膚,沒有亞洲人細致嬌嫩的膚質(zhì),卻散發(fā)著一股獨特的不可取代的魅力。
塞內(nèi)加爾的女性,通常身著上下分離的套裙,但是風格和圖案完全一致,上下身都制作的非常合體貼身,完美地呈現(xiàn)出女性的優(yōu)美線條。非洲女性的衣物,往往色彩大膽、艷麗,圖案豐富、多樣、充滿獨特的原始氣息,與非洲炎熱的氣候相映成趣,烘托出當?shù)厝四菬崆?、奔放而質(zhì)樸的獨特性格。加之布料的質(zhì)地大多是較厚重的棉織物,所以身材的小缺點可以輕易遮蓋。再加上她們通常用頭頂食物或用品,這就要求她們在行走過程中必定要挺直腰身,步伐穩(wěn)健,這也為好身材打下了外在的基礎(chǔ)。每當在路上看到頭頂水果的窈窕女子,我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優(yōu)美的步伐、艷麗的服飾、窈窕的身姿,也可謂是秀色可餐了。
深深地被她們服飾的魅力所打動,我也開始留意服裝店里的商品。那些當?shù)厝碎_的小服裝店,可謂是色彩的大會堂,絢麗的顏色足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在眼花繚亂之前,我趕緊選了一件黃色的裙子,可是尺寸對我來說卻太大,可見非洲女性崇尚的或者說呈現(xiàn)的往往是一種豐滿之美。店主熱情地為我裁減了尺寸,一件便宜又稱心的裙子就這樣成為我的最愛之一。
過去的現(xiàn)實 能夠更深切地了解塞內(nèi)加爾,甚至整個黑非洲的一處遺址便是它的格雷島,又叫奴隸島,因為這個島承載了非洲昔日屈辱的歷史,也見證了那個年代不可磨滅的罪惡。乘坐輪渡大約20分鐘,我們登陸到這個距離達喀爾港外兩公里處的大西洋小島。
拋開歷史的因素,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景色:各種顏色的彩色房屋,繁茂艷麗的鮮花,高大的猴面包樹,當?shù)厮嚾说睦L畫長
廊,還有慵懶的小狗以及綿羊,會以為這是個世外桃源,的確,它很美,喜歡這里的不僅有當?shù)氐木用?,也包括那些幾百年前的殖民者,這里的地理位置為販賣奴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從15世紀中期到18世紀末的300多年間,先后統(tǒng)治這里的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及法國人等歐洲殖民者從這里販賣了大約2000萬黑奴,其中500萬人死于該島。
約1780至1784年間,一個法非混血商人在這里建立了格雷島奴隸城堡,1962年被改建為博物館。走進博物館不甚起眼的大門,是一個小院子,正面是一棟兩層的紅色建筑,中間有個樓梯可以上樓。樓上是奴隸販子進行買賣的地方,而下層則是一間間比監(jiān)獄還狹窄的奴隸牢房。
走進光線昏暗的牢房走廊,一間間低矮的石頭房間,發(fā)霉似的暗色墻壁上,斑斑駁駁地涂抹著白色、紅色的油漆,遮掩著無數(shù)黑奴的血與淚,重重疊疊的文字和名字,述說著無數(shù)個悲慘而不為人知的遭遇。面對著低矮的屋頂,呼吸著令人窒息的空氣,想象著黑奴們被鎖上腳鐐手鏈,然后被人挨人前胸貼后背地塞進這些沒有燈光、窗戶只有10厘米寬的屋子里,等待著飄洋過海被廉價販賣,一輩子被人奴役地活著,那種絕望的心情該是無法被人漠視的吧。
走出奴隸牢房,來到剛才進來時的院子里,墻壁上印著幾行國際第四世界運動創(chuàng)辦人約瑟·赫忍斯基神父說的話:“今天,成百上千萬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對悲慘和屈辱的歷史說不,因為在他們心中,那些曾被權(quán)貴以奴隸對待的人同樣是人。三個世紀的奴隸貿(mào)易讓不計其數(shù)的人喪生,人們不會忘記?!?br/>
人、自然和歷史 有人說,人是自然的產(chǎn)物,這句話用在黑非洲似乎效果更加直接。非洲的自然環(huán)境給黑非洲帶來了太多的影響。終年炎熱潮濕的環(huán)境里,蒼蠅、蚊子便成了四季存活的動物,沒有冬季的自然冰凍和消毒,塞內(nèi)加爾等黑非洲國家?guī)装倌陙砭鸵恢泵媾R著各種疾病的威脅;炎熱的氣候里,人們總愛昏昏欲睡,坐著不動還會汗流夾背,誰又愿意拼命地干活呢?植物的生長也有它要求的環(huán)境,終年炎熱的環(huán)境下糧食作物的生產(chǎn)就變得極為不易。盡管非洲貧窮的根本原因并非來自于自然環(huán)境,但毋庸置疑,自然環(huán)境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常??吹剑胰障?,幾個失業(yè)的青壯年在若無其事地閑聊,絲毫看不出他們對未來的迷茫和憂慮;一位穿著破舊的中年婦女坐在馬路邊,守著她那幾小堆從樹上摘下來的熱帶水果,期盼著有人花錢把這些不用耕種而得來的果實換成明天的面包;也可以看到大西洋邊的懸崖峭壁中,破舊的鋪蓋旁邊被扔棄的飲料瓶和食品袋;以及見到外國人就蜂擁而至理直氣壯伸出雙手的“小乞丐”。
在這里,購物心理也有些不同,婦女手中的芒果,小孩手中的木雕,往往能換來比商品本身更高的價格,因為這些商品背后往往寄托著購物者的一些同情心。因為他們多付出1美元,就可以保證這些婦女和兒童第二天不會餓肚子。盡管這樣的幫助是微不足道,也難以持久的。
過去,黑非洲有過奴隸貿(mào)易的悲慘歷史,現(xiàn)在,又在無辜忍受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巨大惡果,在達喀爾,一些國際組織每年都要召開相關(guān)會議以幫助西非發(fā)展經(jīng)濟,或者解決如何援助西非的事宜。無庸置疑,那些曾經(jīng)殖民于此以及從黑非洲殘忍掠奪勞動力的國家應該給予這里應有的補償;世界工業(yè)大國也應在環(huán)境問題上給予非洲足夠的援助。但是,真正的希望和未來,只有也只能是掌握在非洲人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