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過美國再次成為全球最大引資國
聯(lián)合國貿易與發(fā)展會議10月23日在日內瓦發(fā)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資趨勢監(jiān)測》報告顯示,盡管今年前6個月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量下降8%,但發(fā)展中經濟體依然吸引了一半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資。
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591億美元,同比僅小幅下降。美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57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39%。這是2003年中國首次取代美國后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目的地。這凸顯了自2008年發(fā)達經濟體受到金融危機沖擊以來,外商投資流向發(fā)生了重大轉變,快速成長的發(fā)展中經濟體對企業(yè)的吸引力更強。
有關專家認為,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外國企業(yè)沒有像以前那樣充足的現金流來進行投資。同時,它們對經濟前景也缺乏信心,投資都趨于謹慎。這是導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明顯下滑的主要原因,當然這也是投資者的理性選擇。
歐洲銀行裁員大潮再起
10月30日,瑞銀證實其計劃裁減1萬人,作為業(yè)務調整、縮減投行部門的大幅度重組的一部分,這也是金融危機以來瑞銀的最大裁員舉措之一,該行力求藉此節(jié)省36億美元。此次針對性裁員中的大約一半將在其倫敦的部門進行,瑞士將裁2500人,美國裁員略多于2500人。裁員計劃將在今后三年間實施,完成后瑞銀的雇員人數將減少16%(目前為6.4萬人)。瑞銀今后的業(yè)務重點將放在全球財富管理和國內零售銀行業(yè)務上;瑞銀的投行業(yè)務今后將主要集中于更簡單、占資本更少的股票和外匯交易以及咨詢業(yè)務。
同一天,德意志銀行也宣布將裁減近2000名員工,大多數裁員將在年底前完成。丹麥最大商業(yè)銀行丹麥銀行10月30日也宣布,將在2013年到2015年間裁員2000人,并進行機構調整。
中資銀行“逃離”倫敦金融城
日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各大國有商業(yè)銀行正把大塊的歐洲業(yè)務從倫敦轉移到盧森堡,以求躲避倫敦金融城較為嚴厲的監(jiān)管。
日前中資銀行在一封致英國財政部的信中抱怨稱,不公平的監(jiān)管和“嚴厲苛刻”的流動性規(guī)則促使它們轉移業(yè)務,甚至把負責歐洲業(yè)務的管理層也撤出倫敦。中資銀行面對的主要問題是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不讓它們在倫敦設立分行。數家中資銀行計劃以盧森堡為基地管理歐洲業(yè)務,而盧森堡以監(jiān)管寬松聞名。
外資銀行的子公司在監(jiān)管上與本地銀行待遇相同,在透明度、緩沖資本和流動性緩沖方面都有嚴格標準,但分行屬于海外銀行的分支機構,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對其控制有限。自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中國各大國有商業(yè)銀行紛紛在倫敦開設業(yè)務,四家中資銀行(建行、工行、交行和農行)希望在倫敦設立分行,但卻只被允許成立子公司。而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已獲準在盧森堡成立分行和子公司。
不久前,英國財政大臣還在尋求提高倫敦作為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地位。對于期盼倫敦成為中資銀行在歐洲主要業(yè)務中心的英國政府來說,中資銀行的撤出不啻為一個打擊。
澳大利亞推出“富豪簽證”
從11月24日起,澳大利亞將根據一項名為“重要投資者簽證計劃”的方案受理赴澳簽證申請。這一計劃旨在吸引世界各國的富人申請來澳居留簽證并把他們的財富留在澳大利亞。這項計劃的惟一要求是,簽證申請人必須將其500萬澳元投資于澳大利亞州政府發(fā)行的債券,澳大利亞私人企業(yè)以及由澳大利亞證券投資委員會監(jiān)管的、投資于澳大利亞資產的管理基金,投資時間不得少于四年。
咨詢師們預計,中國人的申請將尤其踴躍,而印度對這類簽證也有很強勁的需求?!度A爾街日報》針對中國富人資金流向所做的一項分析顯示,在截至今年9月底的12個月中,大約有2250億美元流出了中國。不過,對于那些希望申請這類赴澳簽證的中國人來說,中國控制個人和企業(yè)將資金轉移至海外的規(guī)定給他們增添了一層難度。
另外, 11月4日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公布一份名為《亞洲世紀的澳大利亞》的長期政策文件,準備在2025年之前把該國同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的貿易往來占其經濟總量的比重,從目前的25%提高到三分之一。
日本兩大證交所正式簽署合并協(xié)議
10月29日,東京證券交易所和大阪證券交易所正式簽署合并協(xié)議并公布交易概要。根據協(xié)議,東京證券交易所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將于2013年1月1日合并成為日本交易所集團。合并后,兩家交易所目前各自運營的股票現貨市場將在明年7月集中到東京證交所,上市標準及買賣制度等基本統(tǒng)一以東京證交所的制度為準。
東京證券交易所社長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國土雖小卻存在東西兩個交易所,競爭所得利益非常小。要實現1+1>2的效果,必須實現真正融合。
近些年來,世界大型證券交易所刮起的整合風令日本兩大交易所受到威脅,為了防止被邊緣化它們走上了聯(lián)姻之路。合并后的新集團將整合東京證券交易所在現貨交易領域與大阪證券交易所在金融衍生品交易領域的優(yōu)勢,打造成為全球第二大證券交易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