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馬英九愛將、“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因涉嫌收賄索賄請辭并被檢方羈押,成為馬當局上臺以來首位因涉貪落馬的高官,立即在島內政壇引發(fā)強烈震撼。該案直接沖擊了馬英九團隊十分珍視的清廉形象,并給馬當局施政及國民黨未來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
“政治金童”一夕淪為“階下囚” 林益世出身高雄政治世家,是“紅派”(高雄地方政治派別)掌門人林仙保之子,與朱立倫、連勝文、吳志揚并稱“四小公子”,被視為“政治金童”。林益世歷任國民黨首任青年團總團長、副主席、中央政策會執(zhí)行長,31歲當選第四屆“立委”后又連任三屆,2012年尋求“五連霸”失利后升任“行政院秘書長”,仕途一片光明。
但6月27日臺灣《壹周刊》突然報道,林益世在“立委”任內收受“中鋼”下游廠商地勇選礦公司負責人陳啟祥6300萬元新臺幣,幫助該公司獲得“中鋼”公司爐渣采購合約,今年合約到期前夕林益世再度索賄8300萬元新臺幣,但陳啟祥不愿給付,隨后地勇公司遭“中鋼”及其子公司斷料,面臨倒閉危機。對此島內輿論一片嘩然,各大媒體及名嘴高度關注,林益世則兩度舉辦記者會堅稱“絕無收賄索賄”,要求握有證據(jù)者將資料交給檢方“讓我一刀斃命”,并控告《壹周刊》及陳啟祥涉嫌誹謗。29日,林益世宣稱身陷“政治謀殺工程”,但為不影響行政團隊而請辭獲準,成為馬當局上臺以來首位涉貪請辭的高官。
30日凌晨,特偵組拘提陳啟祥并傳喚其女性友人,獲得兩份關鍵錄音帶。7月1日,檢方分11路搜查林益世在臺北、高雄的住所及多家公司,并傳喚林益世夫婦到案說明。2日凌晨,林益世在充分證據(jù)下被迫改口坦承曾收受陳啟祥6300萬元新臺幣,隨后檢方及法院依“涉貪污罪嫌重大,有串證、滅證之虞”對林益世羈押禁見兩個月。短短六天內,林益世便從云端跌落谷底,淪為可能面臨逾十年徒刑的“階下囚”。
馬英九“清廉”招牌蒙塵 “林益世索賄案”曝光后,馬英九親上火線公開道歉,宣示“不論涉案人數(shù)多少、層級多高、范圍多大都要查辦到底”,并提出建立“廉政品管圈”、貫徹廉政會報制度、明訂請托關說規(guī)范等舉措,國民黨也迅速開除林益世黨籍并專門召開反貪座談會。但不容否認的是,該案已明顯沖擊馬英九團隊的清廉形象,并將對國民黨未來選舉產(chǎn)生不利影響。
眾所周知,馬英九2008年“大選”高票勝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打“清廉牌”,上臺后雖屢遭“無能”詬病,但因始終堅守清廉而獲民眾諒解,2012年“大選”中再度以打“清廉牌”成功連任。此次馬英九一路提攜且頗為倚重的心腹林益世因收賄索賄而陰溝翻船,無疑給“矢志打擊貪瀆的馬當局一記重擊”。林益世從喊冤到坦白的前倨后恭,索賄時的“國庫印章是我蓋的,也是我管的”、“行政院只有院長、副院長和我在上班,其他人都是我們的幕僚”等囂張言論,不僅讓其死忠者難以釋懷,更讓原本就認為馬英九團隊“無能”的民眾越發(fā)不滿。有評論指出,2008年以來國民黨在歷次選戰(zhàn)中獨享清廉紅利,壓得背負扁案的民進黨喘不過氣來,但“林益世索賄案”爆發(fā)后,國民黨再打“清廉牌”威力將大打折扣,2014年“七合一”選舉及2016年“大選”將面臨更多障礙。
馬當局執(zhí)政困境加深 馬英九連任以來,因陸續(xù)推出開放美牛進口、油電價雙漲、復征政所稅等爭議法案而飽受批評。加之民進黨在“立法院”祭出“焦土策略”,連續(xù)霸占主席臺120小時導致“議事空轉”,馬當局頓時陷入困境。此時“林益世索賄案”的爆發(fā)不僅重創(chuàng)藍營士氣,打亂“臨時會”部署,更進一步惡化了馬當局本已十分脆弱的民意基礎。TVBS(臺灣無線衛(wèi)視)7月2日至3日民調顯示,該案爆發(fā)后馬英九滿意度僅剩15%,創(chuàng)歷年新低,不滿意度達69%,為歷年最高。臺灣指標調查研究7月5日至6日民調顯示,該案爆發(fā)后民眾對馬英九信任度與滿意度的“負向”評價各增加四個和五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林益世索賄案”還進一步?jīng)_擊到馬當局的執(zhí)行力和威信。首先,林益世曾長期執(zhí)掌國民黨“立院黨團”,熟悉“立法院”運作和生態(tài),且不惜以強硬姿態(tài)貫徹馬英九意志,因而落選后仍被延攬至行政團隊。該案爆發(fā)后“行政院”與“立法院”間原本就溝通不暢的情況更難改善,不利馬當局爭取“立法院”對其施政的護航。其次,林益世作為“國民黨在南臺灣惟一的馬家軍”,是馬英九重點培養(yǎng)的國民黨接班人選之一,其涉貪中箭使馬英九立即背上“用人不察”的罵名,黨內對馬英九“小圈圈決策”的批評再度高漲。最后,黨內反馬聲音再度浮出臺面,羅淑蕾、林滄敏等“立委”公開要求馬英九“免兼黨主席、專心執(zhí)政”,有中常委就感慨“基層反馬力量實在很驚人,若不趕快消毒,9月中常委選舉恐怕會變成挺馬與保馬大戰(zhàn)”。
國民黨南部選情受波及 國民黨在南臺灣的基層組織早已松動,2012年“二合一”選舉后實力進一步萎縮。林益世在高雄具有豐沛的人脈和政治實力,是國民黨經(jīng)營南部的指標性人物。據(jù)稱,國民黨在林益世敗選后仍予重用,是想利用高位為其養(yǎng)望,以期未來為藍營奪回高雄市長寶座,日前擬定由其出任黨政平臺召集人的規(guī)劃也是出于同樣考慮。林益世的隕落,直接打亂了國民黨在南臺灣的布局,令2014年“七合一”選戰(zhàn)蒙上陰影。
從長遠看,“林益世索賄案”還將沖擊國民黨在高雄市的基層實力。2010年與原高雄市合并的原高雄縣共有三大政治派系,以林益世為“少主”的紅派與以“立法院長”王金平為精神共主的白派長期為國民黨所倚重,1985年以來多次控制高雄縣長職位的黑派則支持民進黨。林益世落馬后,紅派臺面上人物僅剩下原縣議長許福森及原副議長黃璽文,但均缺乏接替林益世的威望,輿論稱紅派可能從此走向“滅派”。原與紅白派密切互動的黨政高層,至少短期內也將為自保而與其切割,對國民黨在高雄的發(fā)展不利。加之案發(fā)初期媒體炒作“國民黨紅白派系內斗”、“馬英九提拔林益世意在制衡王金平”、“王金平為給馬英九難堪而整林益世”,盡管這些輿論很快得以澄清,但仍對高雄紅白派系互信及國民黨高層團結留下陰影。
民進黨難以趁勢脫困 “林益世索賄案”爆發(fā)后,長期受扁案拖累的民進黨認為終于找到翻身良機,因此極力炒作,猛攻馬英九當局的“清廉”招牌,企圖圍魏救趙、從扁案貪腐陰影中脫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批評馬英九“只出一張嘴,沒有積極作為”,前主席蔡英文攻擊馬英九“失信、失能”,發(fā)言人林俊憲宣稱“林案背后還有共犯分贓集團”,“立院黨團”要求“內閣全面改組”、“行政院長”陳沖下臺。為擴大影響,民進黨南部黨部還大量拷貝林益世索賄錄音光盤免費分發(fā),并組織民眾參觀林宅,親綠電視臺也持續(xù)播放2008年“大選”時林益世騎摩托車載著馬英九拉票的畫面。一時間民進黨內信心膨脹,認為國民黨將難以繼續(xù)利用扁案敲打民進黨,民進黨反而獲得新的“打馬利器”,重新看到2016年再次上臺的希望。
但島內社會及選民并不這樣看,而是呼吁“民進黨講話要公道一點,不要雙重標準”,“在指責馬英九時有沒有想到自己?馬英九起碼還有道歉,民進黨不但沒有道歉,已經(jīng)坐牢了還否認貪污”。有評論分析,林益世犯事的南臺灣一貫是民進黨大本營,綠營臺面人物也不見得完全干凈,民進黨推波助瀾說不定會牽出自家丑事,以致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日前民進黨中常委改選爆出有黑道介入及涉貪者當選,但黨中央?yún)s無心糾正,被媒體斥為“擁抱黑金”。臺灣指標調查研究7月5日至6日民調顯示,近四成立場中立的民眾認為國民兩黨“皆無反省與自我監(jiān)督的能力”,顯見民進黨借“林益世索賄案”漂白扁案的規(guī)劃并不成功。
案件逐漸回歸司法 “林益世索賄案”爆發(fā)后,在媒體和名嘴推波助瀾及民進黨煽風點火下一度偏離正常的司法軌道。7月9日、10日,島內名嘴胡忠信連續(xù)爆料稱,陳啟祥當初曾先求告國民黨高層“X先生”,被告知“益世是我在南部的大樁腳,你們找他就好,他會解決”,并影射“X先生”就是吳敦義。胡忠信還揚言,“目前曝光的訊息只能算是‘廣島核爆’程度,從今天起,整個馬政權將出現(xiàn)‘長崎原爆’”。11日《壹周刊》又挖出吳敦義與陳啟祥女友的前任親家吳門忠的交往舊事,令案件火上澆油。但由于爆料方拿不出堅實證據(jù),加之吳門忠“以性命擔保吳敦義不沾鍋”,“林益世索賄案”引發(fā)的政治亂象才逐漸降溫,各界紛紛反思名嘴隨意爆料的負面效應。
俗話說“禍福相依”,“林益世索賄案”對國民黨也未必全是壞事。馬當局若借機強力肅貪,反倒可能將“清廉”招牌擦得更亮,從而“化危機為轉機”,將正在聯(lián)署挺扁“保外就醫(yī)”、容納涉貪者擔任中常委的民進黨比下去。國民黨還可趁勢提升選舉文化,改革傳統(tǒng)地方派系的分贓運作模式,強化國民黨駕馭地方派系及培養(yǎng)地方人才的主導性,在長期以來困難重重的南臺灣推進“馬氏改革”,以達“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