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3日晚,《感動中國2011年度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在這個“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舞臺上首次出現(xiàn)了一位在職高級干部,他就是公安部副部長、紀委書記、督察長劉金國。
“賊有未曾經(jīng)我縛,事無不可對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險前沿,寸步不退。是劍,就向邪惡揚眉出鞘,絕不姑息。烈火鍛造的鐵血將帥,兩袖清風的忠誠衛(wèi)士?!边@是“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給予劉金國的頒獎詞。
他是盾,在火災、 雪災、地震等危險面前毫不退步;他是劍,敢于劈開前行中艱難的路;他是鐵血將帥,是“拼命三郎”;他兩袖清風,不因公徇私。
這就是他,從民兵連長成長為共和國高級警官的劉金國。
家在灤河旁
碣石山腳下、灤河北岸旁,河北省昌黎縣小港村,這里是劉金國出生的地方,是他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
劉家兄弟姐妹6人,劉金國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兩個弟弟一直在小港村務農(nóng),姐姐和妹妹都已嫁到外村,也在務農(nóng)。老父親十幾年前因肺癌去世,母親陳會英和二兒子劉金平住在一起。
從小因為家里兄弟姐妹多、父親身體不好,劉家的經(jīng)濟狀況并不好,是母親辛苦地撐起了這個家。一晃十幾年、二十年,當年的“喜頭”、如今的劉金國成了全家人的驕傲。
在姐姐劉金蘭的眼里,小時候的劉金國就有著不同凡響的覺悟:大家一起幫生產(chǎn)隊剝花生,孩子們都很饞,只有10來歲的劉金國就會像監(jiān)督員似的喊著:不許吃!這是公家的種子,吃一粒明年就會少收一捧。
在鄉(xiāng)親的眼里,當年這個年輕人很值得信服。剛剛高中畢業(yè)的劉金國被推選為村民兵副連長。作為村干部,主要任務是帶群眾下地干活,他積極帶頭,引得田地里一片熱火朝天。唐山大地震,小港村周邊受到影響,在劉金國的帶領下,小港村竟無一傷亡。那一年,他作為昌黎縣的代表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全國抗震英模表彰大會,并受到了華國鋒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后來,劉金國又帶領村民修壩筑堤,小港村擺脫了靠天吃飯的艱難時期。人們說,劉金國的仕途是從村民兵副連長開始的。
當年的民兵副連長已經(jīng)成為了共和國的高級警官,劉金國成了整個小港村的驕傲,更是劉家的驕傲,但兄弟姐妹說,就當我們家沒出這樣一個官。
親人如此決絕,只因為劉金國的“不通人情”。昌黎、山海關、秦皇島、石家莊、北京,他一步步走來,官越做越大,而他的信念卻越來越堅定。劉家兄弟姐妹六人,目前為止在外的只有劉金國一個人,本想有一個當官的必然方便,但劉家姊妹在親兄弟劉金國這里卻碰壁不少。
“決絕”外廉潔的底氣
不管是于公于私,在外人看來,劉金國的“不通人情”似乎已經(jīng)到了不可理解的地步,但劉金國說,只有這樣自己才能有清廉的底氣。
據(jù)昌黎縣檔案局長的位置上退休多年的劉萬里回憶,劉金國剛到昌黎縣委組織部任職時,他負責幫劉金國搬家,搬完之后,劉萬里就帶他和幫忙的同志到縣委招待所吃飯,劉金國卻非要去外面的飯店吃,還忙著自己埋單。事后,劉萬里才明白,劉金國不在招待所吃飯,是因為怕花公家的接待費?!八J為給他搬家是私事,絕對不能占公家的便宜?!?br/> 劉金國任職昌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后,昌黎縣委辦公室按照當時縣級干部應當享受的待遇,分給他三間小平房供他和家人居住。他愣是以家里人少、房屋富裕為由把房子讓給了其他人。
劉金國工作起來是個“拼命三郎”,在山海關的時候,他工作超負荷,身體經(jīng)常吃不消,一天中午,同事瞞著他讓食堂給劉金國做了碗荷包蛋掛面湯,給他端到了辦公室。沒想到,劉金國竟然讓她端了回去,堅持自己去食堂排隊打飯。
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劉金國“公私分明”,絕不利
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家人謀利。
弟弟入伍,村里只有一個名額,因為劉金國的不幫忙最終落選;侄子侄女技校畢業(yè)找工作,想找他幫忙,卻碰了一鼻子灰;姐姐的兒子上軍校,姐姐磨了十天愣是被哄回了家;妻子臨退休前也還只是一個
臨時工。他擔任領導職務幾十年,親手審批過近20萬個“農(nóng)轉非”指標,可自己的親屬卻無一跳出農(nóng)門。他不讓家人搭自己的順風車,甚至為了不給地方領導造成麻煩,自己的老父親尸骨未然,就在雨天匆匆下葬了,他知道這樣做會引起親友的不滿。但他覺得只有這樣的決絕才能保持“兩袖清風”的底氣。
親友漸漸地理解了他,弟弟弟媳說:“從電視上看到他在大連救火現(xiàn)場一直堅守一線,隨時有爆炸的可能,我們的心都跟著疼,他也不容易啊?!泵妹谜f,咱老百姓不就盼著多出幾個“清官”嗎,那還抱怨他干啥!
人們說劉金國有六個“從不”:一是“從不”接受宴請,誰叫也不去,誰也“請不動”;二是“從不”接受任何禮品, 哪怕是一瓶酒、一盒茶葉;三是下基層“從不”提前打招呼,吃飯除了在單位食堂,就是路邊小店;四是“從不”買一件名牌衣服,更沒有一件奢侈品;五是“從不”允許家屬用自己的公車,哪怕是有病到醫(yī)院或者雨天順路;六是“從不”用公權辦私事。
他的“不通人情”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對身邊同事的一種鼓勵和激勵。他決絕,他“不通人情”,而就是這樣一個“不通人情”的人做出的卻是那么溫暖的事情。
秦皇島市委副秘書長杜蓮艷至今還精心收藏著一封近20年前的平信:“蓮艷同志:市局辦公室的小高同志去送書費,請你將郵費一起收下。禮劉金國9月9日”。這是件杜蓮艷都沒當回事的一件小事:劉金國讓自己幫助買法律方面的書,她覺得可以當成公費,但劉金國硬是把書錢還了她。
作為領導,劉金國還會專門為部下安排時間,讓他們與家人相聚。即便是到了公安部以后,秦皇島的許多同志在每年元旦還會收到他親筆寫的賀年卡。這樣的舉動著實讓人溫暖。
那些頗識“時務”者看來,劉金國是個“怪人”。不熟悉他的人,覺得不可思議;熟悉他的人,也并非事事想得通。人們對他做的事情有些不理解,甚至覺得他是在“裝”。劉金國說,“我不在乎別人怎么議論,如果說是‘裝’的話,我甘愿一直‘裝’到死”。
燕趙大地的慷慨悲歌之士
古語說,“燕趙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這樣的描述放在劉金國的身上恰如其分。他嚴于律己,他雷厲風行。
2010年7月16日18時12分,中國儲油量最大的深水油港大連新港碼頭油庫起火爆炸。起火點是儲量10萬噸的103號罐,大量原油外溢,火光沖天,幾十處管道井、泵房猛烈燃燒,噴出幾十米高的火柱,爆炸連連……這里一旦發(fā)生連鎖爆炸,600萬大連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1989年8月的青島黃島油庫火災撲救,13名消防官兵、6名油庫職工犧牲。而黃島火災中爆炸的4個油罐,每個儲油量不到1萬噸,大連新港單是10萬噸儲量的大罐就有幾十個……
劉金國接到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的指示迅速趕赴現(xiàn)場、救火。巨大的火情,讓送他們到現(xiàn)場的司機感覺“可能要死在這里了”。現(xiàn)場六次大的爆炸,劉金國指揮若定,命令一道道下達:全國調(diào)集泡沫、手動關閉閥門、千方百計阻擋流淌火、死保大罐……劉金國說:“我來了就沒想活著回去。”
作為公安部派往現(xiàn)場的最高指揮官,劉金國承受著巨大的思想壓力,但他選擇和官兵們站在一起,劉金國說:“我站在那里,起碼在心理上,是一道最好的防火墻?!贝蠡鹱罱K被撲滅,回京后劉金國寫下了這樣一段話:“7月16日的油庫大火現(xiàn)場驚心動魄,令我終身難忘,消防官兵和庫區(qū)消防人員冒著隨時爆炸的危險,一直向安全區(qū)推進了100多米,每推進一米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公安消防官兵經(jīng)受了生死考驗,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指揮過太多的災難救援,劉金國已經(jīng)成了官兵們的“主心骨”。只要他站在那里,官兵們就心安。
時間退回到四年前的2008年春節(jié)前夕,我國南方17個省份出現(xiàn)50年不遇的強雨雪冰凍災害,將無數(shù)的人滯留在春節(jié)回家的路上。車站、機場、碼頭,到處是密集擁擠的人群。廣州火車站更是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緊張局面。據(jù)鐵道部的統(tǒng)計,2月5日前,廣州共有81萬持票群眾等待疏散,加上20萬到30萬欲乘車卻無票的群眾,共約100萬人。劉金國臨危受命,他“釘”在火車站,開協(xié)調(diào)會,最終滯留旅客全部安全疏散。
時隔不久就在當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他又一次“臨危受命”, 為了最大限度地搶救生命,劉金國作為公安部前線總指揮,區(qū)分不同時段和重點,組織發(fā)起三大戰(zhàn)役、行動。調(diào)包機、搜救被壓學生和群眾,入鄉(xiāng)進村、掃除盲點,擴大搜救范圍,爭取寶貴時間。
為打擊侵犯知識產(chǎn)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的“亮劍行動”、 網(wǎng)上追逃專項督察“清網(wǎng)行動”,一個個硬骨頭被塞到了劉金國的手里。最終在劉金國的領導下,“亮劍行動”共打掉制假售假等犯罪團伙6700余個;“清網(wǎng)行動” 抓獲涉嫌故意殺人在逃人員1萬多名、潛逃10年以上在逃人員2萬多名,成為繼1983年開展“嚴打”斗爭以來抓獲在逃人員數(shù)量最多的一次,改革開放30多年來史無前例。
劉金國曾經(jīng)說過:“我的熱血在沸騰,我的熱血在燃燒”,他說,“那么多在逃人員抓不回來,我們又怎能睡得著、坐得住”!這些年來,無論指揮什么行動,劉金國都充滿著緊迫感。查處二代身份證收費問題、打擊人民幣造假、打擊假發(fā)票,每一次行動在他的指揮下都打得酣暢淋漓。
一個個成功絕不是偶然,劉金國出生在冀東,也把自己的大部分時光留在了這片燕趙大地上。在山海關區(qū)、在秦皇島、在河北省公安廳,他參加北戴河暑期警衛(wèi)工作,從北京到秦皇島,因為負責地步步偵查,他的那輛國產(chǎn)紅旗轎車被稱為“鐵甲007”;張北地震,他為受災群眾沒有得到及時救援怒了:你們天天喊為人民服務,現(xiàn)在災區(qū)群眾在饑寒交迫中,你們對群眾的感情到哪里去了???也許燕趙大地已賦予了他慷慨的氣質。
“感動中國”節(jié)目,劉金國因公務未能到場,他寫給現(xiàn)場觀眾一封信:我因執(zhí)行公務不能到現(xiàn)場,向大家表示歉意和致敬,我的榮譽屬于200萬公安干警,來源于廣大人民群眾,我是人民公仆,如有不廉潔、不公正、不負責、不作為的任何一點,定將主動辭職,堅決言行一致,決不失信于民。
“頭頂有國徽,心中有人民”,主持人敬一丹說,我們可以忽略他的職務、他的長相,但是我們要關注他的警徽。他說別人覺得他很苦,自己卻覺得很幸福,因為他堅守著自己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