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百喻經》,里面有個《渴見水喻》的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大熱天渴得要死,于是到處去找水。終于,他找到了一條大河,急忙跑上前去。然而,當他站在岸邊看見奔流不息的河水時,左思右想,竟然不敢喝了。旁人路過,見此情景,大惑不解問道: “你不是很渴嗎?現在到了河邊,為什么又不喝水呢?”此人認真答道: “我確實很想喝水,可是河水這么多,我想到一輩子都喝不完,所以一口都不敢喝。”路人大笑,覺得此人不可救藥,懶得理他,轉身去了。
這個人是不是很傻?先不用笑別人,不妨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也許你曾經很想學一門外語,但是想到有浩如煙海的單詞要背,恐怕一輩子都背不完,于是趕緊打消了這個念頭。也許你買到一套心儀已久的書,卻發(fā)現書太厚內容多得超乎想象,擔心看不完,再也不敢去碰它,于是這套書在書柜里擺了十幾年,一頁都沒翻開過。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過雄心壯志,在我們的腦子里,每天都會冒出無數個想法。然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念頭都在靈光一閃的剎那,又被自己掐滅了。夢想還未開始,就已結束。
佛陀講這個故事,是要勸喻世人:如果你想修行佛法,就要趁早開始,不要因為擔心自己受不了那么多戎律,就干脆一戒都不受,放棄修行。河水喝不光沒關系,喝一口是一口,總比站在河邊渴死強。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這種問題每個人會遇到。然而,佛經里只是闡述了一種現象,并未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一一我們“見水不喝”的心理根源是什么,有沒有行之有效的克服辦法?
前美國海豹突擊隊馬庫斯,寫過一本回憶錄《孤獨的幸存者》,里面詳細記錄了海豹突擊隊員的受訓內容??上攵?,那種高強度的“地獄式”訓練,考驗的不光是體能極限,更是意志力承受極限。疼痛、寒冷和恐懼,時刻會把人逼到崩潰的邊緣,對于受訓隊員來說,簡直每天都是世界末日。因此,教官又制訂了一個比較人性化的規(guī)則。訓練場上掛著一口大鐘,如果哪個學員覺得無法忍受,只要親自去敲響這口鐘,就表示自動放棄,隨時可以收拾行李回家,絕不阻攔。即使人人都把敲鐘視為奇恥大辱,鐘聲依然每天都會響起。
不久,馬庫斯發(fā)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多數人都不是在訓練過程中放棄的,而是晚上休息時跑去敲鐘。也就是說,他們已經圓滿完成了當天的訓練任務,最艱難的時刻都挺過來了,為什么在最輕松的時候,反而決定放棄?經驗豐富的教官解開了馬庫斯心中的謎團: “他們沒有專心投入當天的訓練,總是在擔心明天能不能熬過去,情不自禁陷入到對未來的恐懼之中,越想越害怕,于是放棄了。”因此,教官會提醒留下的學員: “千萬不要提前去想象痛苦!要忘記未來,只關注眼前,堅持完成當天的任務就是成功?!钡览聿⒉簧願W,但總有人做不到。
看到此處,我就想起佛經里那位愚兄,站在河邊,就是不敢喝水。他想得太遠,結果把自己嚇壞了。在我們的一生中,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候只有一次,那就是現在。不要陷入對未來的恐懼中,把握當下,走出第一步,就是勝利。
(周文燕摘自《知識窗·往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