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競賽的成績揭曉了,高三文科班的兩位種子選手李同和王岳都意外地沒有獲獎。放學后,班主任張老師通知他們去辦公室一趟。兩人一進辦公室。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靜靜地站在那里,一言不發(fā),只等著老師的批評。
沒想到,張老師不僅沒有發(fā)脾氣,反而非常親切地讓他們倆坐下。好半天,兩位才慢慢地抬起頭,漲紅著臉說:“老師,對不起!我們辜負了您的培養(yǎng)和期望,真的對不起……”
張老師輕輕地擺擺手,笑呵呵地看著面前的兩個學生,盡量舒緩他們的拘謹。良久,才用極為和藹的語氣輕輕地對他們說:“你們不用緊張,我不是讓你們來接受批評的。只是想送給你們一句話,無論在什么時候,人都應該有自知之明。好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回去吧。”
從教師辦公室出來,李同和王岳都一言不發(fā),腦子里都在回響著張老師的那句話:自知之明
轉眼過去了五年。兩人都已經大學畢業(yè),李同考上了名校中文系的研究生。由于喜歡寫作,他已經在各種報刊上發(fā)表文學作品上百篇。而王岳也成了一所名校的數學專業(yè)研究生。在大學期間,他參加了教育部數學建模大賽,榮獲一等獎,而且以本科生的身份在數學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了學術論文,并因此受到一位教授的青睞,將他招到自己門下直讀研究生。
這年的暑假,兩位老同學相約一起回母??赐斈甑陌嘀魅螐埨蠋?。久別重逢,師徒三人清茶代酒,暢敘當年,好不快活。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他們自己,兩人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當年張老師送給他們的四個字:自知之明。張老師哈哈大笑:“難得啊,還記著呢。說說,都有什么感想?”
李同笑著說:“當年回去之后一直琢磨您的這句話,想了好久,覺得在那之前,我一直都是在強迫自己一定要學好數學,其實并沒有多大的興趣,最終,我決定主攻我心愛的文學,至于數學,只要不影響高考就好了?!?br/> 王岳不好意思地摸摸腦袋,說:“我和李同一樣,當時也是回去想了很久,我覺得那次競賽沒能獲獎其實是因為我自己沒有發(fā)揮好。我想老師說的自知之明應該是提醒我,不能因為偶爾的一次困難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而應該看清自己的真實能力。最終,我選擇了堅持,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在數學上還是有天賦的,呵呵?!?br/> 聽著兩位愛徒的回答,張老師舒心地笑了:“是啊,當初我也是想了很久才決定用這四個字來啟發(fā)你們的。這其實也是我從教多年來最寶貴的心得啊?!?br/> 見兩個學生有些不解,張老師解釋道:“作為一個教師,不能總是激勵學生鼓起勇氣去克服一切困難,因為如果一個人對某方面沒有興趣,即使克服了困難,也只會是浪費時間,最終意義并不大。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人們才有可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所以,教師其實應該去指引學生,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特長所在,然后才談得上去努力、去堅持。一句話。人,首先應該有自知之明!”
兩人恭恭敬敬地站起來,端起茶杯:“老師。謝謝您!”
編輯 張金余
【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