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 龐柳軍
奔馳A160自動變速器進入緊急運轉模式
文/廣東 龐柳軍
一輛2001年產奔馳A160,行駛里程8.8萬km。車主反映,行駛途中突然失速,并且儀表盤上變速器擋位顯示為“F”,變速器進入緊急運轉模式。
該車裝配722.7自動變速器,是一款有五前進擋的手自一體自動變速器。為了保證駕駛的安全,722.7自動變速器設有緊急運轉模式。當變速器發(fā)生故障時,變速器控制模塊(FTC)會對故障進行識別,故障信息會喚醒緊急運轉模式,儀表盤上會顯示符號“F”。此時,車輛實際上是以2擋行駛。
經試車,車主反映故障確實存在,用奔馳專用診斷儀讀取故障碼,結果顯示“P1841—三擋電磁閥Y3/7y2出錯”。查閱奔馳WIS系統(tǒng),對故障碼P1841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更換變速器電液控制單元”,就是將閥體和控制模塊一同更換。由于不常用的配件沒有庫存,如更換需要訂購,訂貨周期需要2~3個月。與車主溝通后,決定對故障點進一步確認。拆下自動變速器油底殼,在閥體上找到“3擋電磁閥Y3/7y2”,如圖1所示。觀察發(fā)現,3擋電磁閥Y3/7y2與鎖止離合器電磁閥Y3/7y4型號完全相同。于是,將它們調換位置安裝。此時,Y3/7y4是3擋電磁閥,Y3/7y2是鎖止離合器電磁閥。如果Y3/7y2閥有故障的話,調換后測試結果應該是故障碼指向鎖止離合器電磁閥。然而經過測試,調換后的故障碼不變,仍然是P1841,由此可見,故障點并不是Y3/7y2閥。
進一步分析,除了Y3/7y2閥之外還有以下可能:①Y3/7n2—FTC控制單元故障;②油路堵塞、密封不嚴或閥體內的3擋換擋滑閥卡滯等;③3擋換擋離合器故障。對于FTC控制單元故障只能通過更換來解決。3擋時的液壓油路,如圖2所示。當2擋升3擋時,Y3/7y3全開,油壓最大,調節(jié)閥RS25R向左移動,將K2上的工作壓力P-A封住,并將K2泄壓,同時3擋電磁閥Y3/7y2通電,壓力P-K3將RS3控制閥向左推移,將工作壓力P-A導入3擋離合器K3,實現3擋。當液壓油路出現如堵塞、密封不嚴或控制閥卡滯等異常時,3擋離合器K3工作異常,FTC控制單元監(jiān)測出故障,自動變速器進入緊急運轉模式。
拆卸閥體,發(fā)現油泥較多,用清洗液清洗閥體、油底殼,同時用壓縮空氣吹通各油道、油孔。由于該車自動變速器不方便單獨拆卸,需要連同發(fā)動機總成一起拆下,才能拆卸。對3擋離合器K3的檢查必須先解體自動變速器后才能進行,這樣一來所需工作量較大,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決定暫時不拆檢3擋離合器K3。將清洗并吹干后的閥體總成安裝好,經試車故障排除。
本車故障原因是液壓油路中的油泥或磨屑造成工作油壓異常,執(zhí)行元件反應異常,導致自診系統(tǒng)誤報電磁閥故障。對于集機械系統(tǒng)、液壓系統(tǒng)和電控系統(tǒng)的自動變速器來說,故障碼未必能準確指示故障位置。
專家點評—張憲輝
這是一篇很好的案例。之所以說好,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檢修思路清晰、縝密。面對這樣一輛故障車輛,本文作者首先對故障現象進行了確認,然后利用診斷儀讀取出了該車的故障信息,并在此信息的指引下,進行了全面的原因分析,進而實施了有效的故障排查,并最終驗證了故障的排除,整個檢修過程有始有終,比較完善。
2.診斷方法靈活、得當。在對“三擋電磁閥Valve Y3/7y2出錯”的故障進行檢修時,資料提示“要將閥體和控制模塊一同更換”,但是作者進行了大膽有效的嘗試,按照“由簡至繁”的檢修原則,作者選擇對“三擋電磁閥Y3/7y2”進行檢查,并在此利用置換法——通過將三擋電磁閥與型號完全相同的鎖止離合器電磁閥進行位置調換,排除了電磁閥本身故障的可能性。繼而,通過分解和清洗閥體排除了故障,也減少了客戶的費用支出。
當今,很多車主都反應在4S店維護車輛費用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4S店建設和運營成本很高,這勢必會將部分成本轉嫁到車主身上,只要服務質量好、技術水平高,這一點廣大車主還是能夠認可的。而另外一個方面,在車輛維修中,普遍存在著“能換總成就不單換零件”的現象,這不僅是4S店維修費用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這樣做的長期結果也不利于維修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本文作者的職業(yè)操守是值得學習和廣泛踐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