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饒舌歌手薛尼有一首廣為流傳的“Jimmy Choo高跟鞋”歌曲,創(chuàng)作的靈感是因為有一天他與一個年輕的模特溜達,“她當時穿著Jimmy Choo牌子的高跟鞋,望著那4英寸的鞋跟,我兩眼發(fā)直。我把這雙高跟鞋Rap一下,現(xiàn)在,每個人都知道Jimmy Choo了?!睕]錯,現(xiàn)在人人都知道Jimmy Choo,或者說是每個女人都知道Jimmy Choo。
它是戴安娜王妃最愛的鞋子品牌;麥當娜穿著它步進婚姻殿堂;莎拉·杰西卡·派克在《欲望城市》中尖叫“不要搶走我的鞋”;還有不計其數(shù)的女星穿著它走紅地毯,展現(xiàn)自己那性感的腳踝。是什么讓這些人為這個四寸高跟鞋著迷?答案在背后,因為它的設計師是Jimmy Choo周仰杰。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制鞋大師,用自己細膩的男人心思、高超的手工技術,打造出讓女人們瘋狂的“魔鞋”!
作為現(xiàn)如今歐美名流、好萊塢明星熱捧的制鞋大師,Jimmy Choo的事業(yè)不能說不成功。但這位原名為周仰杰的馬來西亞華裔起步并非一帆風順,青少年時期甚至稱得上困苦。
子承父業(yè)11歲做第一雙鞋
在去英國之前,周仰杰一直生活在出生地——馬來西亞的檳城。父親也是一名鞋匠,會做各式各樣的皮鞋,手工也不錯。但在那個年代,鞋子只有使用價值沒有時尚意義,加上賣得很便宜,周家的生活一直很困苦。由于從小耳濡目染,周仰杰七八歲的時候就已經熟悉做鞋的步驟了,到了11歲就能給自己做出一雙拖鞋,盡管手工一般但卻是這位制鞋大師的第一次。之后因為家境的關系,才讀到“小六”的周仰杰更被迫輟學,正式跟著父親做鞋賺錢糊口。不過,在當時的檳城,鞋匠是很被人看不起的工作,既沒有生活保障又沒有技術含量,周仰杰曾舉例說當?shù)嘏⑷绻藿o一個鞋匠,一定會遭受家人強烈反對,以證明當時鞋匠地位的低下。
英國求學開始懂得設計真諦
不想這么過下去的周仰杰,決定到外面的世界闖闖,最終選擇的是設在倫敦的英國藝術大學康德威那斯學院。據(jù)他事后回憶,之所以選擇英國是因為馬來西亞曾是英屬殖民地,英語相對地更容易接受,而且倫敦在上世紀的80年代,仍是重要的時尚之都,至于康德威那斯學院教授做鞋的老師都是世界知名人士,去那里學習制鞋是再合適不過。當時他憑著自己的設計作品成功通過面試,并在父親和朋友的資助下,開始了在英國的留學生活。
當上留學生的周仰杰,除了要刻苦學習,300英鎊一年的學費也讓他頭很大,畢竟這對一個來自馬來西亞貧困家庭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負擔。于是從第二學年開始,他便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有一回到一家香港人開的餐館洗碟子和做雜工,雖然是客家人,但因為生在馬來西亞,周仰杰的廣東話口音和香港人很不一樣,溝通變得很困難,老板急起來總是用一連串臟話罵人,但為了生活他還是忍了下來。不過打工并沒有影響到周仰杰的學業(yè),相反他還以優(yōu)秀學生的身份順利畢業(yè),并進入一間鞋廠開始正式工作。成名后談起這段求學經歷,周仰杰感觸很深,認為正是那段經歷才讓他從一個只懂做鞋的工匠變成真正懂得設計的設計師。
嶄露頭角成立個人工作室
1986年是周仰杰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當年,他在倫敦東部移民聚居的街區(qū)——哈雷克區(qū)創(chuàng)立了個人工作室,并堅持手工制作鞋子,每雙賣30英鎊。不過光顧的人很少,他依然很窮,每天為生計發(fā)愁,方便面是他最通常的食品,路過唐人街,連最喜歡吃的燒鵝都買不起。艱苦維持了2年之后,轉折點出現(xiàn)了,1988年,他設計的高跟鞋無意間被時尚雜志《Vogue》發(fā)現(xiàn)了,并為其制作了一個專題,倫敦乃至歐洲的時尚界開始知道有一個華裔設計師制作的高跟鞋很不錯。更多時尚雜志的服裝編輯為了拍攝時尚大片不停地向周仰杰要作品,一些服裝設計師也開始邀請他參與自己的時裝秀,一切似乎變得好起來。
但事實卻是周仰杰并沒有因此立刻變得很有錢,相反的更窮了。原因是缺乏資金周轉的他,為了應付來自四面八方媒體以及設計師推廣鞋子的需求,只能自己掏錢制作這些鞋子,一度想找銀行貸款又因名氣不夠大而被拒絕,他陷入了名氣遞增利益成負的怪圈里。
命中貴人戴妃賞識聲名大噪
改變這一切的是當時的英國王妃戴安娜。有一次,著名設計師托馬斯·斯特羅斯基的助手向戴安娜王妃推薦周仰杰。1990年夏天,周第一次被請進肯辛頓宮去見戴安娜,為此還高興得一夜沒睡著覺。第二天,戴安娜親切地請他共進下午茶,但據(jù)他說,吃的是什么全忘了,因為他感到非常緊張和害羞。年輕的王妃打開衣柜讓他看她的裙子適合配什么鞋,周仰杰當場畫了一些草圖,戴妃訂了6雙鞋,兩人從此成為朋友,生意也隨著他與這位世界上最有名氣的女人的交集開始滾滾而來。據(jù)說,戴安娜生前訂做的最后一雙鞋是米色平底布鞋,周仰杰原本與她約好,9月1日送到肯辛頓宮,不料她竟因車禍魂斷巴黎。
周仰杰與戴妃這段友情一直被媒體津津樂道,每逢采訪都會問起。而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戴妃的感激和敬重,周仰杰曾在接受采訪時,說起對戴妃的感覺,“她是一個太美麗的女人。作為英國的王妃,她利用自己的形象去扶持英國的時尚業(yè),培養(yǎng)英國的設計師。是她給了許多英國年輕設計師被世界認識的機會,包括我。這對我來說很重要,全世界都那么喜歡她,她的一顰一笑都在影響著人們,能讓自己做的鞋穿在她的腳上,我只能說這是幸運。有一次,在戴安娜的一個私人舞會上,她走過來對我說:‘Jimmy,今晚這么多美女,為什么你不找一個做自己的舞伴呢?’我就對她說:‘王妃,你這么漂亮,假如有你關心,我還哪里需要舞伴?’”
在戴安娜王妃的帶領下,許多社會名流、王室成員都成為周仰杰的忠實客戶。2002年他更獲得由英女王頒發(fā)的OBE獎。關于這至高無上的榮耀的由來,還有個有趣的故事——2002年12月的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封上寫著他的全名和后綴OBE,起初周以為是朋友的惡作劇,進而發(fā)現(xiàn)是白金漢宮的正式信封。信中說,他使倫敦成為世界的時裝設計中心,所以獲頒OBE勛銜。他興奮得在店里大叫:“噢,我的上帝!”
成立公司進軍世界鞋業(yè)市場
1996年,周仰杰找到了投資人,英國富翁湯米·耶爾戴的女兒瑪拉·梅隆。曾在《VOGUE》擔任5年的服裝配飾編輯的瑪拉·梅隆對高跟鞋一向都有濃郁的興趣,在早期做時裝專題時認識了周,對他的鞋子很是賞識。在得到有錢父親22.5萬美元的貸款后,兩人合創(chuàng)了以周仰杰英文名命名的公司Jimmy Choo,從此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周仰杰,搖身變成了世界著名的制鞋大師Jimmy Choo。
作為公司的搭檔,瑪拉·梅隆不僅投入Jimmy Choo品牌系列設計、開店、公關及量產制作,還積極推廣各地專賣店的成立,成立的短短4年內開了32家店,成績斐然。其間發(fā)生一件事,也很大拉升了公司的業(yè)績,那就是風靡全球的劇集《欲望城市》的播出,作為“鞋癡”凱麗的最愛,莎拉·杰西卡·派克經常踏著Jimmy Choo出品的4英寸高跟鞋漫步在曼哈頓的街頭,漸漸地普通人也知道了Jimmy Choo的鞋好穿,穿得漂亮。
在合作公司第5個年頭,周仰杰2001年把自己51%的公司股份賣給了專門收購奢侈品企業(yè)的Equinox公司。并取得公司授權繼續(xù)使用自己的名字,在倫敦再度成立了自己的訂制鞋工作室Jimmy Choo Couture,專為尊貴客人手工訂做4英寸的高跟鞋,每雙鞋子的價格在400英鎊到800英鎊之間。
明星最愛頒獎禮上???br/> 再度出山成立工作室,此時的周仰杰已非當年經濟拮據(jù)的毛頭小子。大把社會名流、知名女星排著隊等他做一雙鞋,特別是近年來他制作的鞋子已經成為包括奧斯卡在內的各大頒獎禮最愛。周仰杰曾透露說,目前到他工作室訂做一雙高跟鞋大概需要三四個星期。由于每個人的腳都不一樣,所以客人來了之后首先就要量腳做腳模,然后再參照所穿的晚禮服,之后才能開始設計新鞋。由于是手工制作,每雙鞋很耗費時間,但明星們往往顧不上這么多,總是希望在最短時間內穿到他做的鞋,像他的馬來西亞老鄉(xiāng),華人女星楊紫瓊,在參加奧斯卡或其他什么重要活動,就會提前給他打電話:“Jimmy,時間很緊張??!這雙鞋我只能給你兩個禮拜……”
制鞋理念只做四英寸高跟鞋
只要了解周仰杰的人都會知道他的堅持,那就是只制作4英寸高的高跟鞋。對于自己鐘愛4英寸高跟鞋的原因,他如此解釋:“4英寸是個健康問題,高了或矮了的高跟鞋都會讓人不舒服,對人體的平衡也不好。父親是做鞋的,中國人喜歡在生意上研究,研究怎樣可以獲得更多的生意,所以知道怎樣的鞋才是大家最喜歡,感覺最舒服,4英寸這個高度也是這樣得來的?!?br/> 根據(jù)意大利媒體對著名的社交明星、名媛專門做的一份調查,作為Jimmy Choo品牌的支持者,像朱麗安·摩爾、凱瑟琳·澤塔·瓊斯、茱莉婭·羅伯茲等女星對Jimmy Choo產品的印象,幾乎都提及到“設計高貴典雅”、“穿著舒適”這樣的關鍵詞。能達到以上要求,則與周仰杰另一項堅持有關,那就是手工制作。據(jù)說在他自己常備的10多雙鞋中,就有自己手工制作的?!皶r裝界潮流瞬息萬變,大頭、超高跟等等都并非主流,主流的永遠是舒適?!痹鯓幽茏龅绞孢m?“在父親的傳統(tǒng)經驗指導下手工制作,鞋穿上后會適應腳的形狀,越穿越舒適”。
與Jimmy Choo“袒成相見”的女星們瑪麗蓮·夢露曾說過一句著名的話,那就是“我睡覺時只穿N.5!”,以形容她對香奈兒推出的這款香水的熱愛。去年的5月,維多利亞·貝克漢姆、凱特·莫斯、帕里斯·希爾頓、名模海蒂·克拉姆……這些在娛樂圈炙手可熱的女星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對Jimmy Choo四英寸高跟鞋的熱愛,那就是只穿著Jimmy Choo的鞋子,全裸地為出版物《四英尺》拍攝照片。
?。ǚ嚼]自《信息時報》)
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