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孫重貴
我站在大城的廢墟上,放眼一片悲涼。
崩塌的王宮,訴說著苦難。斷壁殘恒,裸露出滄桑。
一聲嘆息。
阿優(yōu)塔雅,一個轟轟烈烈的王朝,一個強大繁榮的王朝,一個傳承三十六代君主的王朝,一個延續(xù)四百一十七年的王朝……一場慘烈的戰(zhàn)爭之后,從歷史上消失了,徹徹底底地消失了。
我看到一個王朝的背影。
我追尋一個王朝的背影——突然,一尊佛像震撼了我的目光——這是一尊殘缺的佛像,一七六七年緬甸大軍攻陷大城時,殘暴地砍掉他的頭顱。
佛像沒有倒下,也沒有風化,頑強地保留下來。他是一座長鳴的警鐘,時時刻刻保留對戰(zhàn)爭的控訴。
面對佛像,我雙手合什祈禱,虔誠地祈禱——
我祈禱和平,祈禱永遠的和平!
鄭王,泰國歷史天空中一顆燦爛的星辰。
鄭王,一位身上流淌著龍的傳人鮮血的英雄,一位把鮮血灑在泰國國土上的英雄。
正是這位鄭王,揭竿而起,率領義師擊退緬甸大軍,讓泰國從中南半島重新站立起來。
也正是這位鄭王,黃袍加身,在吞武里建立新都,成為泰國第三位王朝的君主。
歷史無情,它可以成就一個君主的輝煌,也可以制造一個君主的悲劇。
短命的鄭王朝,仿佛一顆流星,劃出一道耀眼的光輝之后,匆匆隕落。
泰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功勛卓著的復國英雄,一座雄偉的鄭王廟在湄南河畔豎立,七十九米高的寶塔直指蒼穹。
我翹首仰望鄭王廟寶塔高高的尖頂,讀懂了鄭王的偉大和崇高——英雄就是英雄,悲劇英雄更加讓人難以忘懷!
維曼默宮,卻克里王朝拉瑪五世的行宮。
維曼默宮,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柚木建筑。
古老的柚木宮殿,相比金碧輝煌的大皇宮,顯得樸實無華——可有時樸實無華比金碧輝煌更有魅力。
我走進維曼默宮,我在行宮里穿行。
八十一間柚木房間組成一座空前巨大的迷宮,拉瑪五世如夢如幻的生平往事,透過層層迷宮,一頁頁地披露出來。
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國王,終其一生,推動泰國現(xiàn)代進程——廢除奴隸制度,鋪建鐵路系統(tǒng),建立全民教育……
做國王難,做好國王更難,做雄才偉略的國王更是難上加難。
拉瑪五世開明、開通、開創(chuàng)和開放的仁者風范,為泰國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泰國人民尊稱他為泰國的國父。
我想,我應該記住,我們都應該記住這位國王的名字——朱拉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