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強
“生、旦、凈、丑”是京劇的四大行當(dāng)?!皟簟奔椿樞挟?dāng)?!盎槨笔蔷﹦≈饕挟?dāng)之一。演唱風(fēng)格較粗獷、渾厚,抑揚頓挫比較鮮明,表演上動作也比較夸張。適合表現(xiàn)較為粗獷、陽剛、雄渾豪邁的人物形象。花臉行飾演的人物范圍比較廣,有包拯、廉頗、竇爾敦等正面人物,也有趙高、劉瑾、屠岸賈等反面人物,可以說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土豪劣紳,乃至平民百姓、綠林好漢,甚至于耄耋老翁、弱冠少年,無一不能。京劇花臉行當(dāng)分為“銅錘花臉”和“架子花臉”?!般~錘花臉”主要突出唱功,唱腔韻味醇厚,張弛有度,氣勢雄渾。而“架子花臉”主要突出做功,注重身段的表演,尤其注重把子功和翻滾摔打等高難度技巧。戲班里有句話說“千生萬旦一凈難”,意即花臉人才很難得??梢姡樳@一行當(dāng)學(xué)習(xí)起來困難比較大。我認(rèn)為作為一個京劇花臉演員在做功與唱功上都應(yīng)下大功夫。京劇演員在學(xué)習(xí)或者演出的同時應(yīng)結(jié)合自身條件,學(xué)人之長,補己之短,精益求精,結(jié)合花臉的本體特征,既要粗獷豪邁,又要剛中帶柔,做到剛?cè)岵?,同時還要體現(xiàn)出花臉在舞臺上的一種美,一種較為粗獷、豪邁的美。所以,花臉在舞臺上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都應(yīng)體現(xiàn)著美,都應(yīng)有美的規(guī)范,讓觀眾在視覺上足以得到享受。作為一位花臉演員,我希望自己的表演藝術(shù)能夠更上一個層次,成為繁星燦爛的京劇舞臺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京劇《盜御馬》堪稱是京劇的大戲,更是花臉的重頭戲,可謂“重中之重”。此出戲既能突出“銅錘花臉”的唱功,又能突出“架子花臉”的武功。此出戲經(jīng)不少的藝術(shù)家們演出過,每個藝術(shù)家都有自己的演出特點,把竇爾敦這個人物形象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前輩中,金少山、裘桂仙、以及裘桂仙之子裘盛戎、方榮翔、袁世海等老一輩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皆演過此劇,可以說是各有特色。此劇“唱、念、做、舞”齊全,不僅適合在舞臺上演出,同樣也適合教學(xué),下面就來分析一下此劇。
《坐寨》一折中,竇爾敦洋洋灑灑,非常有神氣。這也是主要表現(xiàn)唱功的一折戲。應(yīng)該緊緊把握住花臉唱腔雄渾豪邁的本體特征,善于刻畫此時此刻竇爾敦的心理世界。竇爾敦剛一上場先是一個曲牌,即【點絳唇】。此曲牌多是表現(xiàn)將軍們在戰(zhàn)場上的威武軍姿,在這里,則是表現(xiàn)竇爾敦這樣一個霸氣十足的人物形象。因為竇爾敦是一個綠林好漢,要把這一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這是就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技巧。竇爾敦在出場亮相時,不是一般的“四擊頭”出場,而是在“四擊頭”的第二聲大鑼中走出來,左手抓袖,右手提蟒,在第四聲大鑼中才亮相。邁著大步,眼睛看著遠(yuǎn)方,精氣神十足,繼而抖了抖水袖,撕髯,活生生地刻畫了一個粗獷、豪放的竇而墩這一人物形象。此折以唱功為主,整段唱腔竇爾敦站在桌子里面的位置,面向觀眾,幾乎沒有多少身段上的表演,主要是唱。這個唱段是西皮導(dǎo)板轉(zhuǎn)原板、二六、流水,最后轉(zhuǎn)散板。在導(dǎo)板之前,先有一個大鑼導(dǎo)板頭的鑼鼓經(jīng),然后起唱導(dǎo)板“將酒宴擺至在聚義廳上”。這是全唱段的第一句,直接會影響下面唱段的發(fā)揮和效果,所以一定要唱好。演唱此句從字頭、字腹到字尾都應(yīng)該有交代,要唱得既真切,又豪爽。這一句唱分為三個小分句,第一分句是“將酒宴”,第二分句是“擺至在”,第三分句是“聚義廳上”。在唱第一分句時要吸足了氣,顯得很厚實。“擺至在”三個字要唱得平緩且順暢,讓人聽了感覺過渡得非常自然?!熬哿x廳上”注意氣口的運用,偷氣、換氣時要不漏痕跡,最后一個“上”字要飽滿,有力度。導(dǎo)板唱完后,轉(zhuǎn)入原板:“我與同眾賢弟敘一敘衷腸”。此句要唱得非常親切,讓觀眾感覺到竇爾敦此時真誠的與幾位賢弟交談。在第三分句“敘一敘衷腸”應(yīng)該唱的婉轉(zhuǎn)動聽,尤其在第二個“敘”字上做個反復(fù)的行腔。衷腸二字的“腸”字字頭吐出后,字腹上挑,運用上滑音接轉(zhuǎn)“下滑音”的演唱技巧,歸韻收腔。聽來強調(diào)委婉,情緒飽滿。原板第二句幾乎沒有什么大的起伏,語氣、語流上也比較平和,像敘事一般,注意字正腔圓。原板第三句“河間府為寨主除暴安良”是竇爾敦追述往事,引以為自豪的,“河間”二字在音階上提高了二至三度,表現(xiàn)了竇爾敦血氣方剛的氣勢。原板的第四句“黃三泰老匹夫自夸自量”的第二分句“老匹夫”三字要唱出不屑一顧的感覺。原板第五句“執(zhí)金鏢借銀糧欺壓豪強”此句中的第三分句“欺壓豪強”的唱法應(yīng)該是甩著唱,吐字方法為拋出,而且有聲腔裹著,強調(diào)立音氣氛。表達了竇爾敦反抗的心情。第九句由原板轉(zhuǎn)入了二六,又轉(zhuǎn)入流水,在轉(zhuǎn)入流水的第十三句中的第一分句“大丈夫”要唱得非常有力度,稍緊促,此時京胡和司鼓在這一點上也要同時加大力度。第十五句的第一分句“飲罷了”三個字同樣要加大力度,穩(wěn)住了,稍微慢一點,接著一個短暫的停頓,繼而提高一個八度唱第二分句“杯中酒”的“杯”字,這個字也是出彩,讓觀眾叫好的地方。此分句唱完后,接著是一個鑼鼓經(jīng)“八大臺,空倉”,接著“叫散”?!敖猩ⅰ蓖潜蝗撕鲆暤?,但是此時叫散更能體現(xiàn)竇爾敦的心情,是一點都不能松懈的。因為此時正是竇爾敦在英雄面前表示他只身入虎穴,盜取御馬的決心。在最后一句西皮散板“闖龍?zhí)度牖⒀橙プ咭唬ㄑ剑﹫觥敝械牡谌志洹耙谎綀觥?,先把一字咬住,托腔延長,等繃足了勁,然后突然一聲“呀”字出口,這一虛字“呀”使“場”字的出口盡頭顯得更有力量,進而又一步加強了盜取御馬的決心。
竇爾敦下山盜馬夜入御營的一場戲,先用【慢扭絲】鑼經(jīng)打出行路的意境。讓觀眾感覺好像看到了山、樹林,其中有人在黑暗中摸索行路的情景。接著轉(zhuǎn)到了【快扭絲】,表示人物在由遠(yuǎn)及近不停的前進。在【快扭絲】中竇爾敦快步出場直奔臺口。此鑼鼓經(jīng)的安排表現(xiàn)了竇爾敦夜路行走盜取御馬的決心和綠林好漢的氣派。以“二場邊”的上場為例,竇爾敦左手摟髯,右手提大帶,踩著【快扭絲】上場,到偏左臺口亮相——表示遠(yuǎn)眺御營;然后他右手先扔大帶,左手再扔髯口,這其中也是很有講究,要求落下的大帶及髯口要在身前呈扇形交叉,然后是撤步、背手亮相——表示觀察地形;接著兩手撕扎,右手要高,左手要低,撕前綹亮相——表示尋找山路;而后是右手扔扎,右手指路——表示找到路徑;此時將左手的前綹扎扔掉,接著右手推扎,左手趁勢一掏大帶,急交右手。這個動作迅速之極。這樣形成了一個左手摟髯右手拿帶的抬腿亮相——表示決心要走這條路了;此時的竇爾敦由臺中間向臺右走去,一個蹉步——表示被石頭之類絆了一下;一個閃身——表示躲過頭上的矮樹枝;接著是扔、磕、摟髯,最后亮住看路——險哪,旁邊就是無底深淵!
“來至在山洼內(nèi)用目觀望,尋不著御馬圈今在何方?”唱到這兩句時先用兩手交叉甩髯,然后用雙手拍掌后攤開亮相,這個動作非常的快,拍手要利索,方能表現(xiàn)竇爾敦非常著急的心情。從這兩句唱詞上分析竇爾敦在茫茫的夜色中,在密集的御營內(nèi),去盜取御馬,心情自然是忐忑不安的。“梆聲”響后,竇爾敦雙手撕髯與鑼鼓經(jīng)“八大倉”同時進行,在【撕邊】中急后退又亮住,然后回轉(zhuǎn)身來望“梆聲響處”,接唱“耳邊廂又聽得梆聲響亮”當(dāng)竇爾敦聽到更夫的談話后,非常驚喜快步圓場追望更夫去的方向,急回身念到“此乃是天助某成功也”。念“成功也”三字時,左右手甩髯,然后左手摟髯,右手拍大腿,翹起右手大拇指,一系列的身段亮相均表現(xiàn)出了竇爾敦此時興奮的心情。下一句唱腔“要成功跟隨了他在暗地里埋藏”,用右手撕髯,左手二指并攏從空中繞一個弧圓,指更夫去的方向,抬左大腿將左小腿放在右大腿上,身子下蹲,在第二分句“跟隨了他”的“他”字上亮相。動作跟人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以動作說情,以動作傳情。“你二人今在某刀下命喪,自有那黃三泰與你們抵償”這兩句無有多少身段上的表演,演唱這兩句時要有一種出于無奈的心情,殺死了更夫?qū)嵲谑遣⒎羌涸浮T谧詈笠痪洹把笱蟮靡庋交剞D(zhuǎn)山崗”時,頭高高揚起,右手拿著馬鞭隨身子自然的左右晃動,在演唱這一句時也是心情非常愉快的。這一句無論是從身段上的表演還是從唱腔上的演唱,都表現(xiàn)了竇爾敦盜取御馬后洋洋得意的神態(tài)和心情。
參考書目
【1】常立勝 《凈之韻京劇花臉》學(xué)苑出版社
【2】蔣健蘭 劉乃崇《袁世海的藝術(shù)道路》戲劇出版社
【3】鉗韻宏 《戲曲藝術(shù)》198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