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銳 高銘崧 謝家兵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勝利采油廠 (山東 東營 257051)
勝坨油田防砂管柱打撈質量管理模式的實施
尹 銳 高銘崧 謝家兵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 勝利采油廠 (山東 東營 257051)
結合勝坨油田防砂管柱的結構特點,運用統(tǒng)計工具和質量管理方法,成功建立了小修設備實施防砂管柱打撈施工的質量管理體系。該質量管理體系運用了FMEA方法對施工質量失效模式進行分析和風險評估,建立了施工復雜化超前預防措施的質量管理模式。防砂管柱打撈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成功建立與實施,靈活運用PDCA循環(huán),實現(xiàn)了防砂管柱的打撈設計優(yōu)化、過程優(yōu)化、質量改進,提高了質量管理水平,降低了作業(yè)成本。
質量管理 過程控制 防砂管柱 打撈
勝坨油田是我國渤海灣盆地最早發(fā)現(xiàn)并投入開發(fā)的整裝大油田,目前綜合含水高達95%以上,隨著東營組出砂油藏的投入開發(fā),出砂逐漸成為制約勝坨油田正常開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機械充填防砂工藝具有應用范圍廣、防砂效果好等特點,在勝坨油田得到較好的推廣應用。隨著防砂井開采時間的延長,部分防砂管腐蝕老化,需要打撈出防砂管柱再重新防砂。防砂管柱的整體打撈存在施工難度大、作業(yè)周期長、成本高的問題,并且打撈過程中防砂管易散亂、分段破碎,導致打撈施工復雜化,甚至交大修處理。
為了優(yōu)化防砂管柱打撈流程、提高施工質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防砂管柱打撈復雜化造成的損失,對防砂管柱的整體打撈和預防施工復雜化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探索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勝坨油田機械防砂主要是高壓一次充填防砂工藝和繞絲篩管礫石循環(huán)充填防砂工藝,防砂篩管主要有激光割縫篩管、繞絲篩管和熱采繞絲篩管。防砂充填工具主要為懸掛類和卡瓦錨定類,充填礫石主要有0.4~0.8mm石英砂和0.45~0.9mm陶粒砂。通過調查統(tǒng)計,2010年勝利采油廠作業(yè)大隊利用小修設備打撈防砂管柱施工46井次,其中一次性將防砂管柱整體撈出30井次,一次打撈成功率為65.2%,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2010年防砂管柱打撈情況統(tǒng)計表
根據(jù)防砂管柱結構、井下技術狀況,以及打撈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防砂管斷脫、繞絲篩管散亂、激光割縫篩管被扭成麻花狀、封隔器錨定機構不易解除的難點,制定了小修設備對防砂篩管實施打撈的可行性技術方案和質量管理模式。
(1)根據(jù)井史資料及上修作業(yè)前生產(chǎn)情況,判斷防砂管柱的砂埋及砂堵狀況,制定相應的打撈、解卡措施,并有處理事故復雜化的超前預防技術措施和質量控制節(jié)點。
(2)依據(jù)井下狀況及防砂充填工具類型選擇合適的打撈工具,且打撈工具應具有可退性和循環(huán)沖洗的功能,保證能下得去且抓得住,遇到特殊情況也能退得出。
(3)打撈前充分洗井,清除井內死油及臟物,減少防砂管柱上行的阻力;同時大排量擠壓井,把防砂中心管外的砂粒向地層內推擠,使中心管外的充填砂疏松,盡可能的使防砂充填工具和防砂管柱一次性的被整體撈出,避免防砂管斷脫而造成打撈復雜化,從而減少打撈工序和節(jié)省作業(yè)成本。
(4)在打撈解卡過程中,隨時測定卡點深度來判定其解卡效果,當卡點在防砂管柱的尾部及尾管以下時,則證明管柱已經(jīng)具有活動伸縮量。為防止打撈管柱斷脫,可適當降低解卡負荷,并持續(xù)上下提拉活動解卡,直至防砂管柱能自由活動。
(5)若解卡活動無效,則考慮實施分段套銑,分段打撈,采用逐步撈出的方法處理。利用套銑筒對防砂管柱實施套銑作業(yè),然后實施打撈倒扣處理,循序漸近,不可急于求成而盲目施工,直到防砂管柱全部被撈出。
為了有效控制防砂管柱打撈各個施工質量節(jié)點,我們建立了小修設備打撈防砂管柱施工質量管理體系,主要包括:施工控制流程圖的建立、FMEA質量失效模式風險評估、施工設計分級管理、施工過程分層次質量控制、強化培訓及監(jiān)督和持續(xù)改進。
3.1 施工控制流程圖的建立
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復雜化,提高打撈施工質量,結合防砂管柱打撈工藝技術特點,通過認真分析研究,建立了小修設備對防砂管柱打撈施工控制流程圖(見圖1)。
3.2 FMEA質量失效模式風險評估,超前預防施工復雜化
產(chǎn)生質量的系統(tǒng)是“預防”,“預防”是質量管理的最高境界。由于防砂管柱的打撈涉及到方案優(yōu)選、員工操作、井筒狀況、地層復雜性等因素,并且諸多因素不具有可視化和可控性特點,為此我們引進了FMEA方法,達到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質量缺陷的目的。FMEA(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是一種復雜度介于因果分析圖法和試驗設計之間的質量問題分析方法,基本目的是識別產(chǎn)品或流程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原因,從而降低或消除這些風險。
我們首先用SIPOC圖對防砂管柱打撈流程進行了界定和梳理,每口井作業(yè)上修前,召集地質、工藝、作業(yè)方面經(jīng)驗豐富的專家進行FMEA討論和研究,詳細列出每個步驟潛在的失效模式,分析潛在失效的后果、潛在的原因以及現(xiàn)行的控制方式,制定出相應的評分標準,并對失效的嚴重度(S)、原因的發(fā)生頻率(O)以及檢測難度(D)進行打分,計算出失效模式的風險系數(shù):
RPN量化評估防砂管柱整體打撈失效模式的風險,根據(jù)風險系數(shù)排序制定出有效的改進措施,實施后再次進行風險評估,做好打撈復雜化的超前預防措施,從源頭上防止施工質量缺陷的出現(xiàn),努力做到一次性將防砂管柱整體撈出。
3.3 施工設計質量分級管理
強化施工設計編、審、批三級質量控制,切實做好打撈施工設計的管理工作,力求減少設計缺陷。從施工設計的編寫和審批進行重點質量把關。第一,由作業(yè)隊工程技術員編寫打撈施工設計,針對防砂管柱的結構特點和井下狀況,提出詳細的技術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項。第二,大隊工程技術辦公室綜合分析影響施工的不利因素,負責施工設計的審核和批準工作。
運用施工設計編、審、批三級管理辦法,對各項質量控制點嚴格要求,做好優(yōu)質施工的基礎工作。通過嚴把設計審核關,增加施工設計的技術含量,避免因施工設計不合理而造成打撈施工復雜化的問題出現(xiàn),從源頭做好施工質量的管理工作。
3.4 打撈施工過程分層次質量控制
為確保打撈施工過程質量管理到位,我們建立了質量控制分級制,從作業(yè)大隊、作業(yè)基層隊、施工班組3個層次入手,分層次管理,實行現(xiàn)場施工質量管理專人負責制。
(1)作業(yè)大隊(工程技術辦)為技術管理層和技術服務層,負責打撈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對防砂管打撈、解卡、套銑、倒扣等施工提供技術指導,并控制施工過程各項質量節(jié)點。
(2)作業(yè)基層隊為實施層,具體負責打撈施工的生產(chǎn)組織,保證施工質量。作業(yè)隊的隊長和技術員負責生產(chǎn)準備、洗井、探?jīng)_砂、提下打撈管、解卡等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堅持打撈施工干部跟班制度,嚴把工序質量關,強化現(xiàn)場的三標管理,做到高質量施工。
(3)施工班組為操作層,具體執(zhí)行打撈施工的標準操作。班組長負責當班各施工工序的操作標準化。嚴格執(zhí)行各項操作標準,避免施工質量不過關而導致打撈處理復雜化的問題出現(xiàn),加快打撈施工速度,提高解卡效果,努力提高防砂管柱打撈施工的一次成功率。
加強施工質量控制分級管理,突出施工過程控制。第一,對重點施工工序進行現(xiàn)場跟蹤,詳細記錄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施工參數(shù)的變化情況,有助于作業(yè)施工經(jīng)驗的積累,使打撈技術逐步提高。第二,關鍵施工工序小隊技術員必須在場協(xié)調施工,做好技術交底工作。第三,重點工序作業(yè)大隊工程技術辦公室技術人員要到場現(xiàn)場指揮,搞好技術服務。第四,當施工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及時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打撈出現(xiàn)復雜化,造成打撈失敗。
3.5 加強培訓和監(jiān)督,嚴格標準,持續(xù)改進
對大隊技術人員、小隊技術干部、基層崗位操作人員開展不同層次的教育培訓,使全體干部職工對質量管理體系有全面的了解,掌握體系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根據(jù)“第一次就做對”的準則和要求,結合全面質量管理的系統(tǒng)方法,強化施工過程質量監(jiān)督和考核工作,努力查找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符合標準的行為,采取糾正措施,并通過加強考核和教育培訓等手段,逐漸消除施工過程中的違規(guī)現(xiàn)象。我們制定了 《打撈防砂管柱施工標準》、《作業(yè)施工責任制》和《單井作業(yè)質量考核制度》,嚴格做到“按標準施工作業(yè),按標準評價施工質量,按標準進行考核”,實施多個PDCA循環(huán),并進行持續(xù)改進。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應用和不斷完善,2011年1~9月勝利采油廠作業(yè)大隊利用小修設備實施防砂管柱打撈29井次,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2011年1~9月份防砂管柱打撈情況統(tǒng)計表
由表2可知,利用小修設備一次性將防砂管柱整體撈出共計24口井,一次打撈成功率為82.8%,較以前提高了17.6%,避免了5口井交大修處理,節(jié)約作業(yè)費用150余萬元。
(1)防砂管柱打撈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實現(xiàn)防砂管柱打撈的程序化和標準化,為實現(xiàn)一次性將防砂管柱整體撈出起到了關鍵的質量保障作用。
(2)質量管理體系的成功應用,有效解決了防砂管柱打撈易造成施工復雜化和作業(yè)成本高的問題,提高了作業(yè)施工質量和降低了作業(yè)成本。
(3)FMEA質量失效模式風險評估的有效運用,降低或消除了防砂管柱打撈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的風險,在其它復雜井作業(yè)施工中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1]馬林.全面質量管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馬林.六西格瑪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連經(jīng)社.勝坨油田采油工藝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control pipe string in Shengtuo oilfields,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enforcing the salvage of sand control pipe string for small-repaired equipment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statistic tools and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s.Thi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alyzes the failure model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makes risk evaluation on it by the use of FMEA method,and thus build up the quality management mode about the advance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construction complexity.Therefore,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and enforcement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bout salvaging sand control pipe strings flexibly uses the circulation of PDCA,realizes the optimization of salvage design for sand control pipe strings,the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and thus raises the level of quality management and reduces the operation cost.
quality management;process control;sand control pipe string;salvage
尹銳(1978-),男,工程師,畢業(yè)于大慶石油學院石油工程專業(yè),現(xiàn)從事油田修井作業(yè)技術和質量管理工作。
張簫鈴
201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