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力
王天璽,云南云縣人。曾任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總編輯、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黨建理論家、民族學家。主要著作有《民族法概論》、《宇宙源流論》、《先民的智慧》、《“三個代表”興中華》等。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天地間的力只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力,一種是文化力。
自然力是大自然所稟賦的,如引力,電磁力等等;文化力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
文化力的作用是無邊的,無形的,無限的,永恒的。人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敢藐視文化力。
文化力推動人類從野蠻的荒原走進文明的勝境,在文化力的推動下人類可以創(chuàng)造嶄新的國家和美好的社會。
在西方,文藝復興的文化力利劍,劃破了中世紀的黑暗夜空。歐洲人的思想解放了,一座座封建王宮倒塌了,一場場民主革命勝利了,一項項科技發(fā)明涌現(xiàn)了,曾經長期落后的歐洲各國經過一兩百年的發(fā)展就登上了人類發(fā)展的高峰。
在東方的中國,毛澤東思想的文化力利劍,直刺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心臟,使之在中華大地上壽終正寢。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文化力使十幾億中國人民的創(chuàng)造精神像火山一樣爆發(fā)出來,短短半個多世紀,就改天換地,創(chuàng)造了中華振興的偉大奇跡。
具有如此驚人作用的文化力到底是什么?
文化力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們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人自身的能力。對文化力作如此定義的時候,把人自身的創(chuàng)造包含在內,因為文化是人的本質表現(xiàn),說到底,文化力就是人的能力。一個社會能夠創(chuàng)造、培養(yǎng)文化素質很高的人,正說明它具有強大的文化力。
文化力是同自然力相對應的力,它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偉大力量。有人或許會問:具有如此神奇作用的文化力,究竟是一種物質的力量還是一種精神的力量?
文化是物質和精神的統(tǒng)一,文化力就是物質力和精神力的統(tǒng)一,舉世聞名的紫禁城,就是物質和精神統(tǒng)一的象征,是物質力和精神力相統(tǒng)一的文化力的結晶。
當我們強調文化力具有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偉大作用時,就會有一個問題出來:文化力和生產力是什么關系呢?
關于“生產力”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肥沁@樣表述的:“生產力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具有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勞動者是生產力的首要的能動的要素,因為只有勞動者才能制造和改進生產工具,掌握和使用生產資料?!?/p>
無論從廣義的文化還是狹義的文化來看,科學技術、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都屬于文化。因此,生產力就是文化力,是文化力的主要表現(xiàn)。在文化經濟學研究的一定領域內,“生產力”的概念仍然有效。只要我們記住,生產力是包含在文化力之內的。而且,因為生產力是文化力的主要表現(xiàn),生產力也是物質與精神、物質力與精神力的統(tǒng)一。
在文化經濟時代,我們可以把文化力中核心的先進的生產力具體化為文化生產力。
文化生產力的內涵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元素主導。在人類文明不同發(fā)展階段,起核心作用的生產力要素是不一樣的。自然經濟階段是自然力,商品經濟階段是資本和機器,文化經濟階段則是文化元素。而文化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包括人的智力、科學、生產管理、勞動組織、文化資源等。
包蘊人文精神。文化經濟是對知識經濟內涵的擴大和深化。文化經濟內在地包含了知識經濟,并在經濟系統(tǒng)中充滿了文化因素。文化生產力的內容構成不僅有科學、技術等智力因素,還有理想信念、價值觀念、文化藝術、娛樂休閑等精神因素,不僅包含科學精神,還體現(xiàn)人文精神,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有機統(tǒng)一。
強調不同文化間的差異性以及不斷融合的趨勢。在文化生產力的發(fā)展過程中,文化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它在市場上具有獨特性,不同文化間具有差異性,以求得不同文化所蘊含的生產力的最大發(fā)展;在文化生產力發(fā)展過程中,不同的文化也不斷調整自己,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顯示出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文化生產力中文化要素(知識、技術、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文化經濟產品生產和消費的增加,意味著人的精神需求的不斷提升;人文價值取向滲透到經濟發(fā)展之中,意味著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全面進步;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相融合,意味著勞動者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對文化資源的科學開發(fā)和利用,意味著人類資源觀的重大進步。因此,文化生產力就成為社會生產力的主導力量。這一內涵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內容的豐富與發(fā)展,最能切合當前文化經濟發(fā)展的新特點,在整個文化力諸多因素系統(tǒng)中居于決定性的地位。
(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