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傾城
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小說,與其說是科幻,不如說是一種意淫:物質極大豐富,科技高度發(fā)展,一切瑣碎苦力下等活路全由機器人來完成……他能設想到的人類需求,都已滿足,于是個個立志去當科學家、藝術家或者野心家,完全沒有閑雜心思去戀愛或者交友。
阿西莫夫的幻想是那個時代的產(chǎn)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種拼命干活的精神。他從來沒想到過網(wǎng)絡,他永遠不會想到網(wǎng)絡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它首先滿足的,居然是我們的情感需求。
QQ雖然叫“即時聯(lián)絡軟件”而不叫“即時聊天軟件”,但我相信,它上面絕大多數(shù)的用戶都在聊天,和同學、朋友、熟人、網(wǎng)友以及天南海北的陌生人;買了新衣服,對鏡自照,貼上網(wǎng)去給陌生網(wǎng)友看;和婆婆掐了架,第一選擇也許不是向娘家媽訴苦,而是披頭散發(fā)上搜狐婆媳發(fā)貼:“天雷呀,我那BH的婆婆,你這般兇悍為哪般?”
我們利用網(wǎng)絡,聆聽、傾訴、交流、安慰、哭泣……我們有這么寂寞嗎?大概是有的。我們大部分人,其實已經(jīng)沒有朋友了。
很久以前,當有人把“天地、君臣、父子、夫妻、朋友”列為五倫的時候,就已經(jīng)給了“朋友”最莊重最尊貴的待遇,有如天地,仿佛血親,好比契約關系。那時候,交友不容易吧?“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要見韓荊州,你得跋涉萬里,去他的所在;為朋友兩肋插刀,不是說說而已,如果你生在《水滸傳》里,那就是真刀真槍地插了。因為成本高,于是格外珍惜,又因為往往都是小群體內,做不得世交便成世仇,于是,友情歷久彌香。
現(xiàn)在的朋友,來得太容易了,幼兒園時代同坐一程校車,小中大學的同桌室友,單位上的同事,客戶中談得來的……眨眼成為朋友,轉身就是陌路;同路即可攜手,翻臉馬上無情。來得容易的東西,原本就不值錢,而且沒什么用。你能向朋友借錢嗎?你敢在危機關頭向朋友托孤嗎?你連閨密都不敢隨便帶回家,怕她對你男人下手?!巴沂篮?,妻妾不避”,對朋友的信任與尊重,我們都做不到。老同學老同事,如果能一直保持來往,那往往只說明,你們都混得不錯,一直維持在同一個社會階層。
“朋友”這個名詞還在,但基本意思已經(jīng)褪變成了“熟人”。
但我們仍然是人類,有最基本的感情需求,希望有人提供肩膀給我們哭泣,有人聆聽我的悲傷,有人分享我的喜悅——但你愿意提供肩膀給人嗎?你能聽怨婦10分鐘的“祥林嫂”式哭泣而保持同情心?我們已經(jīng)自私到,給不出熾烈、有意義的感情。
朋友到底值多少錢一斤?是無價之寶還是免費?我只知道,當供求集于一身,賣方嫌低,買方嫌貴,于是一拍兩散。我們所有人,仍然沒有朋友。
喪鐘為所有人而鳴,就是這個意思。
選自《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