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月, 于秀蘭
(沈陽化工大學應用化學學院,遼寧沈陽 110142)
鉬(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鉬酶存在于生物體內(nèi),具有抗癌、防齲等功效[1];同時鉬也是動植物生長和發(fā)育所需微量營養(yǎng)元素中的一種,過多或過少的鉬都會影響到動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此外鉬在合金領域及化工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對于動植物體內(nèi)環(huán)境中以及各種產(chǎn)品中,微量鉬(Ⅵ)的測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對鉬(Ⅵ)的測定方法通常有分光光度法(比色法)、催化極譜法、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法(ICP)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而其中以分光光度法最為常見.分光光度法中以硫氰酸鹽分光光度法應用的最廣,但色澤不夠穩(wěn)定.隨著研究的不斷進展,很多用于測定鉬(Ⅵ)的新的分光光度法也隨之出現(xiàn),例如,熒光酮類試劑光度法、偶氮類試劑光度法、動力學光度法、熒光光度法、計算光度法等.由于熒光酮類試劑分子獨特的剛性、平面和共軛大π鍵結(jié)構(gòu),使其容易吸收紫外、可見光并受激發(fā)產(chǎn)生熒光,因此,熒光酮類試劑作為化學發(fā)光試劑、熒光試劑、高靈敏顯色試劑近年來在分析化學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2,3,7-三羥基苯基熒光酮類有機試劑是一種酸性三苯甲烷類衍生顯色試劑,該顯色劑在熒光酮的9位苯基上引入多個供電子基團-羥基,此基團中氧上的孤對電子對能夠與苯基熒光酮的大π鍵產(chǎn)生p-π共軛,增加吡喃環(huán)的電子云密度,使試劑與金屬離子的反應活化能大大降低,加快了反應的速度,提高了方法的靈敏度[2].目前,2,3,7-三羥基-9-(3,4-二羥基)苯基熒光酮(3,4-DHPF)已經(jīng)用于微量鋅[3]、鋁[4]的測定,但未見 2,3,7-三羥基-9-(3,4-二羥基)苯基熒光酮(3,4-DHPF)用于微量鉬(Ⅵ)測定的報道.本文采用自行合成的試劑3,4-DHPF與金屬離子鉬(Ⅵ)發(fā)生顯色反應,對顯色反應的條件進行詳細研究,并采用擬定的分析方法用于微量鉬(Ⅵ)的測定.3,4-DHPF結(jié)構(gòu)式如下:
722N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鉬(Ⅵ)標準溶液:準確稱取0.150 0 g光譜純?nèi)趸f于100 mL燒杯中,加入10 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解,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制得質(zhì)量濃度為1 g/L的鉬標準溶液,此為儲備液.臨用時配制10 g/L鉬標準工作液.
3,4-DHPF(質(zhì)量分數(shù)0.025%):準確稱取0.062 5 g 3,4-DHPF于50 mL錐形瓶中,加入少量DMF及30 mL無水乙醇,溶解后,得到橘紅色的溶液,移至250 mL容量瓶中,用無水乙醇定容.
對苯醌的合成按文獻[5]進行,偏三酚三乙酸酯的合成按文獻[6]進行.
3,4-DHPF的合成:參照文獻[7]的合成方法,以前面合成的偏三酚三乙酸酯和3,4-二羥基苯甲醛為原料進行合成,對提純后的試劑以V(乙醇)∶V(乙酰丙酮)∶V(冰乙酸)=4∶2∶1 為展開劑,使用GF254薄層層析硅膠鋪板進行薄層色譜分析,僅有一個斑點.測定比移值為0.286.由紅外譜圖可知其結(jié)構(gòu)與目標產(chǎn)物相符,紅外譜圖分析見表1.
表1 3,4-DHPF的紅外光譜解析Table 1 IR analysis of 3,4-DHPF
在25 mL的容量瓶中依次加入適量的鉬(Ⅵ)標液,4 mL pH=5.0的NaAc-HAc緩沖溶液,1 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25%的3,4-DHPF顯色劑,用蒸餾水稀釋至25 mL,搖勻,得到橘紅色絡合物.將此溶液放置10 min.用1 cm的比色皿,以試劑空白作參比,在566 nm處,對絡合物的吸光度進行測定.
試劑及配合物的吸收光譜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絡合物對水在波長為486 nm處取得最大吸收峰,相應的試劑空白在波長為566 nm處取得最大吸收峰,對比度較大,△λ=80 nm.所以,實驗選擇在566 nm處測定絡合物的吸光度.
圖1 吸收光譜Fig.1 The curves of absorption
使用不同pH值的緩沖溶液進行測定,圖2為酸度對顯色反應的影響.
圖2 酸度對顯色反應的影響Fig.2 The effect of acidity to chromogenic reaction
從圖2可以看出:在pH為5~6的緩沖介質(zhì)中絡合物顯色較穩(wěn)定,pH=5.0時吸光度最大,因此,實驗選用pH=5.0的NaAc-HAc緩沖溶液;從圖3可以看出:緩沖溶液的用量在3~7 mL范圍內(nèi)絡合物的吸光度較好,因此實驗選用4 mL的緩沖溶液.
圖3 緩沖溶液用量的影響Fig.3 The effect of buffer solution volume
從圖4可以看出:質(zhì)量分數(shù)為0.025%的3,4-DHPF顯色劑用量在1~4 mL范圍內(nèi),其絡合物的吸光度較大且穩(wěn)定.為了使試劑空白的顏色不至于太深,而且顯色完全,選用1 mL的3,4-DHPF顯色劑.
圖4 顯色劑用量與吸光度的關(guān)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of chromogenic reagent and absorbance
在常溫下,鉬(Ⅵ)與3,4-DHPF顯色劑經(jīng)10 min顯色完全,生成橘紅色絡合物,絡合物的穩(wěn)定性好,而配合物形成以后的吸光度可以保持12 h不變.因此,實驗選用顯色10 min時對絡合物進行測定.
實驗分別選用了摩爾比法和等摩爾連續(xù)變化法對鉬(Ⅵ)配合物的組成進行研究,實驗結(jié)果為 n(鉬)∶n(試劑)=1∶2.
在25 mL的容量瓶中,分別加入不同量的鉬(Ⅵ)標準溶液,按實驗方法進行顯色反應,并在566 nm處測定其吸光度,然后以鉬(Ⅵ)的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從所繪制的工作曲線(圖5)可知鉬(Ⅵ)在0~1.6 mg·L-1范圍內(nèi)符合朗伯比爾定律,所得到的線性回歸方程為A=0.092 38+0.007 66x(x,0.04 mg/L),回歸系數(shù)RMo=0.999 73,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εMo=1.84×104L·mol-1·cm-1.
圖5 工作曲線Fig.5 Working curve
按照實驗方法,分別加入不同的共存離子,對其吸光度進行測定,由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出鉬(Ⅵ)的含量.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誤差≤±5%時,常見的幾種堿金屬及陰離子如K+、Na+對鉬(Ⅵ)的測定幾乎無干擾,其它共存離子的允許量分別為:當共存離子的質(zhì)量(μg):鉬(Ⅵ)標準的質(zhì)量(μg)≤100∶1 時,La3+不影響測定;當共存離子的質(zhì)量(μg):鉬(Ⅵ)標準的質(zhì)量(μg)≤10∶1 時,P5+、Ni2+、Mg2+、Ca2+、Co2+、Ce2+不影響測定;通過以上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常見的離子對鉬(Ⅵ)的測定沒有干擾.但當Fe3+、V5+的加入量遠小于鉬(Ⅵ)標準的質(zhì)量時,干擾嚴重,對于Fe3+、V5+的干擾,可以采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抗壞血酸在顯色加入前使其還原至低價態(tài),由此可見實驗所選用的方法具有較好的選擇性.
利用自行合成的顯色劑2,3,7-三羥基-9-(3,4-二羥基)苯基熒光酮(3,4-DHPF)與金屬鉬(Ⅵ)進行顯色反應,并使用分光光度計對其光度性質(zhì)進行分析,得出在pH=5.0的NaAc-HAc介質(zhì)中顯色劑與鉬(Ⅵ)形成2∶1的橘紅色絡合物,并在λ=566 nm時得到最大吸收峰,鉬(Ⅵ)含量在0~1.6 mg/L范圍內(nèi)符合朗伯比爾定律,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 εMo=1.84×104L·mol-1·cm-1,利用此方法能夠快速且較準確地測出樣品中微量鉬(Ⅵ)的含量.
[1] 朱青青.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土壤中鉬[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5,41(5):351-353.
[2] 于秀蘭,田松濤.苯基熒光酮類顯色劑在光度分析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無機分析化學,2011,1(2):31-38.
[3] 杜容山,黃應平,羅光富,等.2,3,7-三羥基-9-(3,4-二羥基)苯基熒光酮測定鋅[J].分析試驗室,2009,28(5):64-67.
[4] 杜容山,顧彥,羅光富,等.混合表面活性劑下2,3,7-三羥基-9-(3,4-二羥基)苯基熒光酮測定微量鋁[J].分析試驗室,2009,28(12):157-159.
[5] Perisic-janjic N U,Muk A A,Canic V D.Reaction of Lanthanum with Reagent Arsenazo-P-Nitro[J].Analytical Chemistry,1973,45(4):798-801.
[6] 羅光富,黃應平,顏克美.新顯色劑2,3,7-三羥基-9-(2,4-二羥基)苯基熒光酮的合成及與金屬離子顯色反應的研究[J].化學試劑,2002,24(3),158-159,166.
[7] 張華山,黃應平,黎心弟,等.新取代苯基熒光酮試劑的合成及其性質(zhì)的研究Ⅰ.新型取代苯基熒光酮的合成、提純、鑒定及離解的研究[J].化學試劑,1995,17(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