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文 編譯
(華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廣州 510003)
濕飼系統不僅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利用食品加工和生物燃料產生的一些低廉副產品,降低飼料成本,提高利潤空間。如今,濕飼系統已在歐洲廣泛使用,并在北美及世界其他地區(qū)流行開來。然而,濕飼系統的前提條件必須保證供料穩(wěn)定且衛(wèi)生條件良好。
實踐已經證明,濕飼系統適用于斷奶仔豬、生長育肥豬和繁殖母豬等各個階段,并產生一定經濟效益。濕飼系統在斷奶仔豬上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因為剛斷奶仔豬終止母乳提供,但需要繼續(xù)提供流質食物來適應一段時間,以提高采食量和生產性能。研究表明,仔豬斷奶后提供液體飼料,采食量和小腸絨毛高度增加,有利于維持仔豬腸道結構完整性,避免急性斷奶仔豬小腸絨毛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從而,有利于維持新生斷奶仔豬消化能力,克服“仔豬早期斷奶綜合癥”。而且,為其他生長階段的腸道健康打下基礎,提高營養(yǎng)物質消化率;同時減少醫(yī)藥成本,改善動物福利。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濕飼系統具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不同價格的原料來源廣。如人類食品加工或生物燃料產生的副產品,這些產品價格低廉,能保持較低的生產成本。特別是在生物燃料生產不斷增加,畜牧行業(yè)走進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由于生物燃料生產增加引起常規(guī)飼料原料需求增加、價格上升,給畜牧業(yè)帶來更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生物燃料生產過程產生大量副產品且價格低廉,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市場專家預計,2030年生物燃料生產量(377.33億L)比2005年(54.55億L)增加了約6倍。鑒于充足的副產品提供,濕飼系統在未來幾年仍可能得到重視。
然而,濕飼系統仍面臨很多挑戰(zhàn),主要來自副產品的使用方面。首先是產品的一致性,生產者必須保證副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比如有些產品水分含量高,單位質量干物質的運輸成本高;副產品水分高導致豬只排泄糞便隨之增多,不利于農業(yè)生產可持續(xù)性。再次不同批次副產品營養(yǎng)物質變異大,需要頻繁抽樣檢查,以防動物攝取營養(yǎng)不足或過量。
濕飼系統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系統運行的衛(wèi)生條件,否則對豬生長性能產生不利影響。所以設備的所有表面都要定期清洗,這不僅是為了保持衛(wèi)生,也是為了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濺出的飼料要即時清洗,儲料罐的表面也要經常清洗,這樣可以防止霉菌滋生,避免引來嚙齒類動物、野鳥和昆蟲。液體飼料儲藏罐要加蓋,以防空氣傳播病原污染。液體飼料一經混合會很快開始發(fā)酵。要保證定期對料槽進行清洗,一旦飼料被糞尿污染,適口性會顯著下降。對于自由采食系統,為了實現這一點,可停止供料一段時間(例如:可在采食高峰之后停止供料1 h)。然而,正常的衛(wèi)生措施即使得以實施,微生物污染液體飼料的風險仍然存在。
液體飼料為酵母菌、霉菌、乳酸菌以及腸桿菌提供了一個理想培養(yǎng)基,從而造成部分營養(yǎng)物質損失,飼料適口性變差,采食量下降,不利宿主動物生長。加上有毒代謝產物的形成,還可能引發(fā)宿主器官炎癥反應。比如,酵母菌和霉菌能將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轉化成水和二氧化碳。這不僅降低了飼料中干物質含量,而且二氧化碳的釋放可引起腸道損傷、內出血,死亡率升高。對于蛋白質的降解主要表現在賴氨酸的降解,損失的主要是游離氨基酸。因此,為了保持濕飼系統衛(wèi)生標準,實現經濟效益,必須控制其微生物(如霉菌,酵母菌和腸桿菌)污染。
怎樣控制濕飼系統微生物負載,以保持其高標準衛(wèi)生條件?第一步應持續(xù)對濕飼系統的飼料原料進行微生物分析。比如,表1為奧地利一農場飼料原料抽檢結果。比較表2數據發(fā)現,黑麥和小麥霉菌含量、以及玉米和乳清蛋白中酵母菌含量都高于規(guī)定的上限值。
表1 液體飼料的原料微生物抽檢分析結果 cfu/g
表2 原料中細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上限參考值 cfu/g
表3列出了液體飼料中細菌、霉菌和酵母菌可允許范圍:細菌和酵母菌含量一般低于5 000 000 cfu/g,霉菌含量上限不超過10 000 cfu/g,不同生長階段允許范圍可能有所差異。
表3 液體飼料微生物含量允許范圍和上限值cfu/g
添加有機酸是控制細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合適手段。特別是使用復合有機酸可進一步擴大作用范圍,奧地利一農場的液體飼料中添加復合有機酸(甲酸,丙酸和乳酸),并對濕飼系統衛(wèi)生條件進行了評定。將復合有機酸按3%的比例溶解于水里,并于供水管內貯存過夜,然后和液體飼料按3 L/1 000 L比例攪拌混合。最后,檢測液體飼料儲藏罐和傳輸過程不同區(qū)域的酵母菌含量,結果如圖1。其中對不同飼養(yǎng)間的樣品進行了重復測定,以減少分析誤差。結果發(fā)現,細菌和霉菌都在允許范圍之內,而儲藏罐酵母菌數量處于允許范圍,傳送管道和料槽都超標。以對照組(未添加復合有機酸)貯料罐中酵母菌數量為基準,傳送管道中酵母菌數量增加到1.5倍,料槽新鮮液體飼料酵母菌數量達到2倍;如果料槽有料渣,數量迅速超過3.6倍。而復合有機酸組液體飼料酸度從5.57下降至4.89,料槽新鮮液體飼料酵母菌數量下降,而且料渣中幾乎檢測不到酵母菌,這樣有效避免污染下批新鮮液體飼料。
總之,液體飼料中添加復合有機酸可有效控制整個濕飼系統的微生物含量,從而提高豬生長性能。復合有機酸不僅改善了飼料衛(wèi)生條件,而且有利于動物機體健康,為畜牧生產者帶來福音。
原文題目《Controlling Hygiene in Liquid Feeding Systems》
原作者:Angela Riemensper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