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
在南希不大卻充滿藝術氛圍的家里,我暗自揣摩,南希和她逝去的先生鮑勃,曾經共同經歷的那些年月,是多么的美妙!
70多歲的南希仍然睡在鮑勃40年前親手制作的木雕大床上,床頭柜和木制櫥柜都是曾在紐約女裝公司任執(zhí)行長的鮑勃的手工制品,臥室和客廳的墻上掛著一幅幅水墨畫、炭筆畫、油畫和中國畫,每一幅都是鮑勃的杰作。后花園里,一座座石雕也是鮑勃親手所刻。這個如今只在照片中微笑的男人4年前因病去世了,他嬌小的遺孀卻每天生活在他構建的小世界里,繼續(xù)著她的人生。
南希是我的美國鄰居,曾做過美國高中和大學的文學老師,我有時請她幫我看看我小說的英文譯文是否通暢。她不懂中文,卻對中國文化喜愛至極,給我看她逝去的先生去中國時畫的蘇州的小橋流水,還有從中國帶回來的刺繡手工藝品。她不止一次地感嘆:“要是鮑勃活著就好了,他一定會非常喜歡跟你聊有關中國的一切?!?/p>
一次,我給她說起有關中國父母包辦婚姻的事情,還有中國式的抗婚和私奔,竟然引起她對自身的聯想,于是,她給我講述了她和鮑勃那段“美國式的私奔”。
二戰(zhàn)結束,28歲的英俊大兵鮑勃,站在紐約曼哈頓一所高中的舞臺上,給中學生們講述戰(zhàn)場上的種種……
臺下坐著18歲的美麗少女南希。她一頭金發(fā),喜歡舞蹈、音樂和文學,也喜歡幻想,那個剛從戰(zhàn)場上歸來的年輕男子一下子就占領了她心中的處女地。
南希拿著筆記本走向鮑勃,想讓他在上面簽名,可看著被眾多女孩子包圍的男人,她只好站在一邊耐心等待。鮑勃注意到這個美麗的女孩兒,見她欲說還休的害羞神情,這個大男人被深深打動,他朝她走過去,伸出手:“我們認識一下,我是鮑勃,你叫什么?”
就這樣,南希和鮑勃戀愛了。
他滿足了她對愛情的所有憧憬:高大、英俊、強壯,卻有著細膩的感情,是個喜愛藝術的男人,他愛美術、雕塑,愛東方的古老藝術;她滿足了他所有做男人的心:嬌小、美麗、溫柔、多情,一個童話世界里的小公主,他要保護她,給她最美好的幸福。
可是,南希的家庭首先掀起反對的浪潮。南希的父親對女兒說:“這個小伙子給不了你現在的生活。他供不起,他的家庭也供不起?!苯又U勃的家里也是一邊倒地不贊成。他的母親說:“那樣一個嬌小姐,你難道娶回來供著嗎?況且她還不是天主教徒,在那樣的學堂里出來的,有幾個是守規(guī)矩的女孩子?”經濟條件的懸殊、信仰上的差別、家庭間的差異,使得一對相愛的男女身處旋渦之中,他們痛苦萬分,最后決定出逃!
私奔就這樣發(fā)生了,他帶上所有的積蓄,攜著心愛的女子乘船去了歐洲,在那里,兩人有了永生難忘的兩個月,日夜相隨、如膠似漆。然后,錢用完了,他們只好回家。
幸運的是,這對神仙眷侶并沒有從甜蜜無比的天堂跌落,他們得到了家人的諒解和承認。之后鮑勃的事業(yè)一路上升,從一個普通職員升到紐約一家連鎖女裝店的執(zhí)行長,然后帶著他心愛的嬌妻周游世界,欣賞人類創(chuàng)作的所有藝術奇觀。眼里所見、心里所悟,都化成他筆下和手中的藝術作品,更用他的寵愛和真情為妻子親手制作了木制的高架床。南希把手工繡制的美麗布簾掛在床架上,那就是他們愛情的小王國,他們自己的童話世界。
南希的父親到了晚年已是女婿最好的朋友,兩個深愛同一個女人的男人,相互欣賞和珍惜。老人家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當年阻止女兒和女婿相愛,所幸沒能成功,這成就的是一段千古佳緣。
南希一生都生活在丈夫的寵愛里,他們生活在紐約郊外一個美麗寧靜的小鎮(zhèn)上,育有一兒一女,她讀書寫作,教孩子學習,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然而,任何故事都有結束的時候。
如此相愛的丈夫離開了,這4年來南希是怎樣度過的?她每個周末都回到小鎮(zhèn)教孩子英文,有時自己開車去紐約城,在鮑勃為她買的小公寓里住上三四天,逛博物館、跳芭蕾舞、去健身房,她還是聯合國的義工,幫我理順小說譯文……她是如此快樂而又充滿活力。
南希指著家里擺放的鮑勃的藝術作品,說:“鮑勃天天陪著我,一刻都沒有離開過。我知道他希望我生活得開心幸福,我知道他一直和我在一起?!?/p>
如果真的愛過,就永遠不會失去。如果真心相愛過,就永遠也不會感到孤獨。
我擁抱南希,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下,不是難過,是感動,是觸動,是領悟。
(摘自《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