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飛,謝方媛,許道軍,張立釗
(河北工程大學 資源學院,河北 邯鄲056038)
在動荷載作用下,路基的變形特性已不能用靜力學的概念和指標來表征,而表現(xiàn)為動態(tài)的應力應變的關系[1]。路基的動應力特性是路基結(jié)構(gòu)動力設計的重要參數(shù),高速運行的車輛對路基產(chǎn)生動力沖擊作用,直接影響其使用及耐久性能,而道路結(jié)構(gòu)的振動又對運行車輛的平穩(wěn)性和安全性產(chǎn)生影響[2-4]。金雷[5]結(jié)合河南省嶺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軟件,研究了逐級填筑作用下路基沉降變形數(shù)值仿真技術(shù),獲得了路基在各級荷載作用下的應力、沉降數(shù)值圖形;王智猛[6]結(jié)合達成線的建設項目修建了埋設測試元件路基試驗段,采用新型ZSS50循環(huán)加載設備,進行了不同軸重列車動力作用下的循環(huán)加載試驗,總結(jié)了路基的動態(tài)特性及沉降規(guī)律,并指出線路中線處路基動力響應最小,總體上呈馬鞍形分布,這對路基設計參數(shù)的選取具有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京-化高速公路二期路基施工工程為研究對象,借助有限元數(shù)值分析軟件ANSYS建立車-路耦合動力學模型,采用半正弦脈沖荷載模100 km/h、150 km/h兩種不同車速的汽車荷載,研究在不同車速荷載作用下路基的動力學特性及其工后沉降規(guī)律,以期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設計及施工提供有益參考。
京化高速公路二期工程起于張家口市土木鎮(zhèn),與一期工程順接,向西依次途經(jīng)懷來縣、涿鹿縣、下花園區(qū)、宣化縣,在膠泥灣處接張石高速公路,路線全長71.281 km,項目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100 km/h。
在京化高速公路沿線4個標段分別取樣,編號分別為A、B、C、D,經(jīng)試驗測定,各樣本均能滿足工程的使用要求[7-8]。其基本物理性質(zhì)如表1所示。
表1 土樣基本物理性質(zhì)指標Tab.1 Indicators of the basic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samples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的土樣C進行試驗,根據(jù)擊實試驗得到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用壓力機成型試樣,再進行回彈模量的測定。試樣中粗顆粒含量分別為30%、50%、70%、90%。試驗結(jié)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隨粗粒含量的增加,填料的回彈模量值增加。分析認為,這是由于當路基填料中粗顆粒含量小于30%時,顆粒含量都在0.2~5 mm范圍內(nèi),以細顆粒為主,粗顆粒僅能懸浮于細料中,未能起到骨架作用,經(jīng)壓縮成型后強度較小;而當粗顆粒含量大于30%時,5 mm以上粗顆粒能形成骨架作用,經(jīng)壓縮成型,強度較大。
根據(jù)京化高速公路的設計,首先建立路基的有限元離散模型[9-10],將路基視為三維實體,沿行車方向取22 m,取橫斷面一半進行建模分析,路基采用SOLID45實體單元。在計算模型中xy平面為橫斷面,x軸為橫向,y軸為豎向,z軸為縱向(即行車方向)。材料計算參數(shù)如表2所示,路基斷面三維模型見圖2。
表2 材料計算參數(shù)Tab.2 The properties of material
基于建立的路基路面三維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半正弦脈沖荷載來模擬汽車動荷載。根據(jù)路面設計規(guī)范,以雙輪組單軸載100 kN為標準軸載進行分析計算,即P0=100 kN,在100 km/h和150 km/h兩種速度、三車道三輛車作用下,對京化高速公路一典型路段進行計算分析。
100次循環(huán)峰值后路基等效動應力如圖3所示??梢钥闯觯谙嗤能囕v循環(huán)荷載作用次數(shù)下,模擬試驗車速不同,路基動應力也存在明顯的差異。
車輛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地基不同位置沉降見圖4??梢钥闯?,路基沉降受速度效應與加載循環(huán)效應雙重因素的影響。首先,速度增加相當于動荷載的加載峰值增加,動強度加大,故相應的位移也增加;另外,在同一種車速荷載的作用下,隨著加載次數(shù)的增加,路基的豎向沉降同樣呈增大的趨勢,可知車輛循環(huán)次數(shù)也是影響路基沉降重要因素。
為表征不同車速下路基位移隨深度的變化趨勢,沿路基深度方向選擇5 個點 a(5.50,5.50,-10.00)、b(5.50,2.50,-10.00)、c(5.50,0.00,-10.00)、d(5.50,4.50,-10.00)、e(5.50,3.50,-10.00)分析各點隨加載時間的位移變化(圖5)。
由圖5中a-e各點的位移變化可以看出,在本試驗加載條件下,沿深度方向,路基沉降值呈減少的趨勢,沉降量極值點為a點,最大沉降量為9.624 cm,另外,c點的沉降量最小,為 0.697 cm,與a點沉降量的比值已很小,約為0.07。
1)路基沉降受速度效應與加載循環(huán)效應雙重因素的影響。
2)動荷載作用下,沿深度方向路基的沉降呈減小的趨勢。
3)本循環(huán)荷載試驗加載條件下,路基沉降量極值點位于循環(huán)荷載加載點正下方,最大沉降量約為9.624 cm。
[1] 趙明階.土力學與地基基礎[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王南,平恩順,岳龍山,等.基于車輛相互作用的動態(tài)特征分析[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6(3):63 -66.
[3] 陳國周,張建勛,賈金青.高速公路邊坡支護的安全監(jiān)測[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1):7-9.
[4] 楊成學,楊文禮.河南高速公路的質(zhì)量和安全控制[J] .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3(2):125-127.
[5] 金雷.高速公路路堤逐級填筑下路基沉降變形數(shù)值仿真分析[J] .中外公路,2009,29(6):34-37.
[6] 王智猛.高速鐵路基床現(xiàn)場循環(huán)加載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2010,31(3):760-764.
[7] GB50021-2001.巖土工程勘查規(guī)范[S] .
[8] 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術(shù)標準[S] .
[9] 張樂樂.ANSYS輔助分析應用教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10] 張 波.ANSYS有限元數(shù)值分析原理與工程應用[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