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
陳戴維是美國洛杉磯的華人美食家,品嘗美食,吃遍全球每家中餐廳是他的人生目標。幾年間,他吃過全球6146 家中餐廳,被稱為中餐達人。
中餐是一種情懷
陳戴維是廣東臺山移民第三代,從小就在美國長大,不諳中文,只會幾句簡單的廣東話。他記得在很小的時候,祖母還做過中國餃子,但到了他這一代,中餐幾乎在他們家的餐桌上絕跡了。他的美食生涯,是從他在洛杉磯加大法學院的上學期間開始的。
當時,學校開設(shè)了一門中美文化比較課程,其中有一節(jié)關(guān)于兩國食物的比照,他突然對中餐萌生了興趣。為了論文,陳戴維決定按照記憶中模糊的印象,弄頓餃子吃??伤粫兔?,也不會做餃子餡和搟餃子皮,更別說包餃子了。他求助母親,母親也是愛莫能助。
從那時起,陳戴維決定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嘗試在家里做簡單的中餐,煮粥,面條,偶爾炒個西紅柿雞蛋。他還托朋友從國內(nèi)給他寄了本烹飪書。為了學習菜譜,他刻苦鉆研了一陣中文。雖然還是不會說,但看得多了,也能認識幾個漢字。特別是配上圖的菜譜,他能馬上說出這道菜的中文名字。最讓陳戴維感到自豪的是,他的美國太太就是被他這手中國菜給打動的。
此后,陳戴維開始在全美展開中餐廳搜尋之旅。那時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普及,想找到中國餐館只能自己去華人區(qū)尋找,或者通過朋友和華人報紙介紹。他將吃過的餐廳按名字、地址、年份排列出一個電子表格。
陳戴維在全美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ERNEST從事法律咨詢工作,經(jīng)常有出差全球的機會。每到一個新城市,尤其是華人較多的地方,他都從黃頁上列出四頁至五頁的目標餐廳,然后選出4家品嘗。他將這些餐廳的地址、招牌菜都記錄了下來。洛杉磯、紐約、華盛頓特區(qū)、波士頓、舊金山、溫哥華等地的中餐廳,他都摸得門清。
啖蜘蛛吸“唐僧肉”
2000年7月,陳戴維到溫哥華出差,聽說有家青島面館不錯,他就慕名而去。他在這家沿海而建的餐館里看到了一道奇怪的菜,老板是爽直的山東人,告訴他這是“唐僧肉”。陳戴維知道《西游記》,也聽說過唐僧,可這怪模怪樣的東西怎么可能是唐僧肉?看他一頭霧水的樣子,老板笑了,這菜原名叫炸金蟬,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好,民間就把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
聽了老板一番長篇大論,陳戴維的饞蟲被勾起了。很快熱氣騰騰的金蟬上來了,陳戴維一口咬下去,只覺得外皮酥脆,再吸一口,一股軟軟滑滑的感覺沖撞著舌尖,實在是太好吃了。他忍不住一氣吃下了十幾個,臨回美國前,他又特意跑來打包了一份,帶回去給妻子嘗嘗。
吃過炸金蟬后,“上了道”的陳戴維開始通過網(wǎng)絡尋找花樣新奇的中國美食。有一次,他甚至帶著全家人跑到密西西比州的一家餐館,去吃傣家的傳統(tǒng)名菜——螞蟻蛋。
沒想到,他們那家餐館還有更加詭異的“包燒山蜘蛛”,包燒心管,包燒豬腦。這都是具有中國云南民族特色的美食。
光聽這些名字就挺新鮮,他一下點了十幾道菜。可等包燒山蜘蛛端上來,陳戴維還是猶豫了,妻子更是恐懼地躲到了一邊??杉热徊贿h千里地跑來了,不吃也太對不起這機票了。陳戴維硬著頭皮,屏住呼吸咬下一小口,頓時睜大了雙眼,一股芭蕉的香氣在嘴里上竄下跳,蜘蛛肉也是香辣可口,還很鮮美,沒有一點奇怪的味道!在他鼓勵下,妻子也勉強地吃了一個,這一吃一發(fā)不可收拾,夫妻倆大快朵頤,連呼美味佳肴。
也許老板料定陳戴維不會靠這門包燒的技術(shù)搶生意,竟很大方地教他做包燒山蜘蛛。在老板的親手指導下,他先將山蜘蛛去掉絲和腳,放到竹筒里與食鹽、姜塊、辣椒、野八角、蒜等作料舂成肉漿,再用芭蕉葉包裹著放在炭火上烘烤,待芭蕉葉焦黃時就大功告成了。不僅吃到了美食,還偷師學藝學會了一道傳統(tǒng)名菜,陳戴維很有成就感。
陳戴維“吃貨”的名聲開始在朋友圈里傳開,不管誰看到中餐廳開業(yè),準會第一時間通知他。2004年,他在南非出差時,有個朋友打聽到開普敦有一家新開張的中國餐廳主打一款名為魚酸的菜,就打電話給陳戴維。當晚兩人就驅(qū)車前往,魚酸炒菜和湯的味道都不錯,酸中回香的感覺挺特別。找到廚師盤問,他們才知道,原來魚酸就是把魚腌臭再加醪糟,這過程也太神奇了吧!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陳戴維終于來到中國,吃到地道的中國菜。他最喜歡的是火鍋,最難忘的是在云南吃的青苔凍肉。豬腳能做出那種味道,也只有在中國餐桌上。他多希望有一個巨大的袋子,將中國的每一種美食都帶回美國給妻子嘗一下。
中西結(jié)合的美食創(chuàng)新
陳戴維可不是個僅滿足于口腹之欲的吃貨,他更愛研究深藏在中餐里的中國歷史和文化。中國地大物博,人們的美食觀念很強。一種菜在每個地域有不同的叫法,也有不同的做法,出來的口感自然也異樣。有時候他會突發(fā)奇想,將中西兩種美食結(jié)合起來。比如在意大利面淋上炸醬面的調(diào)料,或者在吃鴨時加入調(diào)好的蔬菜沙拉。更創(chuàng)新的一次是,他把魚子醬和豆腐搭起來吃,味道還真鮮美。
盡管陳戴維只發(fā)文字不發(fā)圖片,他的博客點擊率也是居高不下,許多食客都是跟隨他的腳步,前往他介紹過的中國餐廳,過足饞癮。有不少食客還給陳戴維留言,在網(wǎng)上進行互動??吹竭@么多有共同愛好的朋友,陳戴維干脆專門建立了一個群,大家就在里面交流飲食經(jīng)驗。
陳戴維在網(wǎng)上有了名氣,有人看中他當吃貨的經(jīng)驗和品味,想出資與他合開中餐館。但陳戴維婉言拒絕了。他愛美食,只是為了享受這人生最純粹的快樂。
媒體采訪他,他可以隨口就說出一長串餐廳的名字,比如美國圣蓋波谷有600多家餐廳,港式餐廳就占了四分之一,光是山谷大道沿線就有200多家中餐廳;他心目中最好的三大港式餐廳是羅斯密的海港酒樓、蒙市的名流山莊和阿罕布拉的金凱旋宮……
也許是為了血緣傳承,也許是為了緬懷紀念,也許是為了奮發(fā)勵志。到2012年9月為止,陳戴維已經(jīng)吃過了全球6146家中國餐館,入選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責編/夏漪(11505353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