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電視劇《雙面膠》的時候,沒拿劇本費,甚至在編劇名單上,也沒有出現(xiàn)我的名字。如果大家現(xiàn)在回過頭去查,編劇是滕華濤和曹盾。盡管字幕上沒有“六六”,我依舊獲得了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的提名。
很多人也許覺得,我吃虧了,其實我內心很感激滕華濤。如果不是他為我打開了電視劇這扇門,我的作品也許直到今天都藏在深閨無人識。一個從沒有上過電影學院、戲劇學院,不知什么叫分集大綱,不懂分鏡頭場景的人,現(xiàn)在也能站在國內編劇的前列,我對他的感激是永遠的。
母親告訴我,吃虧是福。我越大,越體會得出這句話的含義。有時候,你想吃虧,虧還不給你機會。
我成名,應該是《蝸居》之后的事。
有個小說作者,輾轉通過別人介紹,找到我。加了我的MSN,跟我聊了一會兒以后,他問我:“你當初《雙面膠》劇本多少錢一集,版權費多少?”我如實相告。他說:“這么點兒,你也賣?”我說:“要是不賣,我哪有今天的這么多呢?”他又問:“你今天拿多少?”我告訴他一個數(shù)字。他說:“還可以?!?/p>
于是,他按照我說的《蝸居》的價錢,向滕華濤索要版權費和劇本費。他那部作品,直到今天大約還捂在他手中,因為后來沒下文了。
我曾經(jīng)做過他的思想工作,跟他說:“你要是在金錢上斤斤計較,你的作品就會延遲一年甚至十年出來。人的創(chuàng)作高峰期,能有幾個十年?趁有機會,你得趕緊去做?!?/p>
他悶了半晌:“我不像你。萬一我這部便宜賣了,下一部戲我寫不出呢?”
我聽出來了,他打算靠這一部戲頤養(yǎng)天年。我后來不再與他交往。一個對自己都沒信心的人,如何指望他人對你有信心呢?
“拿2000元的薪水,要有1萬元錢的范兒。”這句話是我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題目,我很喜歡。文章的意思是,你如果打算就錢做事,那你一輩子都是給別人打工且暗無天日的命。你唯一能出人頭地的原因是,你有野心,你志不在小。
工作不是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如果你把工作當成工作,基本上一輩子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如果你把工作當事業(yè)去奮斗,你得到的一定比你期望的高。
我在新加坡教書的時候,最初一個半小時15新幣。若刨去來回路上兩三個鐘頭的時間,還有車錢和飯錢,我基本上就是圖一個樂子了,可我依舊堅持去做。新加坡那個大太陽,曬得很。整個新加坡的交通,我摸得門兒清。我曾經(jīng)去過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地方,我還在地鐵上站著睡著過。
我一個朋友的太太,那時剛從中國到新加坡,我把自己手頭的家教分給她,她做了一段時間,不愿意做了,嫌辛苦又不賺錢。另一個跟我學藝的人對我說:“小孩子上課的時候想睡覺,我就陪他趴在桌子上一起睡。”我大驚,跟她說:“你怎么可以這樣?家長是付錢給你的!”她說:“才20新幣,我難道要賣身給他父母嗎?”
兩三年后,我一小時課的課時費已經(jīng)超過50新幣,學生排隊排到兩年后。我的總收入,與新加坡大學的教授齊平。那兩個幸福的女人,早就退出不干了,因為嫌苦,嫌這個行業(yè)不賺錢。十年后,她們經(jīng)常要在媒體上才能看到我,而她們,依舊在家里做幸福的太太。
我不是說她們的選擇不好,她們可能一輩子比我還幸福,不必努力也有安定的生活,但我依舊忍不住要給自己發(fā)獎章。因為我一路憑自己的努力,永遠在創(chuàng)造著自己人生的新價值。
我今天最大的快樂,不是收入。我依舊背著環(huán)保袋滿大街溜達,我依舊在“淘寶”購物。如果有一天沒了這么高的收入,對我而言,生活也不會難受,因為我的內心很滿足。我最大的快樂是——通過努力,我過的每一天,都是我想要的。
不要總是抱怨社會,說他人對你不公或者資本家剝削你。你如果不從內心里感恩,感謝資本家給你一個剝削你的機會,你就永遠不會有拿2000元、成就1000萬元事業(y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