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鋒
(渭南師范學院a.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b.藥物分析工程中心,陜西 渭南714000)
對于中藥復方前后單味中藥藥性的變化,中國自古以來醫(yī)者都比較留意,但對其原因,只有近幾十年來隨著分析測試技術的發(fā)展,科研工作者才逐漸從化學角度開始探討.近年來很多分析工作者對于某些使用比較多的復方進行了分析[1-3],發(fā)現(xiàn)復方前后其有效成分溶出率發(fā)生變化.比如一些原本毒性較大的藥物在復方后雖然其使用量比較大,但卻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傷害,就是由于復方后其溶出率降低,而有些有效成分因為協(xié)同作用溶出率反而會增大,使其功效增加,還可能在復方過程中有新的有效成分生成.傳統(tǒng)中藥一般是由醫(yī)生開出處方,由患者購買生藥后用砂鍋將復方后的藥材煎煮,服用湯藥.傳統(tǒng)中藥使用方法歷經(jīng)數(shù)千年,各種有效、有害成分的協(xié)同或者拮抗效應已經(jīng)過檢驗,能夠充分揚長避短,發(fā)揮其藥效,減少毒性.而目前,一些醫(yī)院為了方便患者使用,采用提前將各單味中藥煎好得到粉末,根據(jù)醫(yī)生處方再將提前得到的各味中藥的粉末交由患者,由患者按照處方混合后沖服.在此過程中,由于各單味中藥是提前單煎得到,發(fā)生復方過程的協(xié)同或者拮抗作用或者化學反應的可能性降低,因此,有可能對于某一方劑的藥效產生影響[4].六味地黃丸是常用的一個復方,現(xiàn)代中藥學研究發(fā)現(xiàn)其有效成分包括丹皮酚、馬錢苷等一系列成分.對于其復方前后有效成分溶出率變化情況目前還未見報道,筆者對于六味地黃丸復方前后有效成分丹皮酚含量的變化進行研究.
Shimadzu LC-10ATVP泵、SCL-10AVP控制器、DGU-14A脫氣機、CTO-10AVP柱溫箱、SPD-10AVP紫外檢測器、Class-VP 6.12工作站、SZ-93自動雙重純水蒸餾器(上海亞榮)、Shimadzu C-18柱(4.6mm*250mm,5μm).色譜條件為:甲醇 -水(70∶30),流速0.8mL/min,柱溫30℃,檢測波長274nm.柱效按照丹皮酚計算,理論塔板數(shù)不低于2500,分離度不低于2.5.
甲醇(色譜純,天津科密歐)、無水乙醇(AR)、二次蒸餾水、丹皮酚對照品(昆明科翔生物科技),熟地、茯苓、山藥、山茱萸、牡丹皮、澤瀉(均購自渭南市老百姓大藥房).
準確稱取丹皮酚對照品約50mg,加甲醇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作為儲備液,使用時分別稀釋成不同濃度的工作液.
2.2.1 合煎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六味地黃組方的各味中藥各0.5g于100mL燒杯中,加入40mL二次蒸餾水,蓋上表面皿,浸泡10min后,于電爐子上大火燒開,小火煎煮20min,冷卻后傾出上清液.再加入30mL二次蒸餾水,大火燒開后小火煎煮15min,傾出上清液,與第一次的合并.將溶液用0.45μm濾膜過濾,加入甲醇5mL,用二次蒸餾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2.2.2 分煎液的制備
準確稱取牡丹皮0.5g于100mL燒杯中,再準確稱取其他5味中藥各0.5 g于另一100mL燒杯中,分別按照前面方法煎煮.將牡丹皮兩次煎煮得到的清液和其他5味中藥兩次的合煎液合并后過濾,加入甲醇5mL,用二次蒸餾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2.2.3 加標樣的制備
準確稱取六味地黃組方的各味中藥各0.5g于100mL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丹皮酚標準溶液,按照2.2.1方法制備、過濾,加入甲醇5mL,用二次蒸餾水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2.3.1 精密度試驗
將合煎液連續(xù)進樣5次,測定色譜峰面積和保留時間.合煎液吸收譜圖見圖1.丹皮酚峰保留時間RSD為1.4%,峰面積的RSD為2.9%,方法精密度較好.
圖1 合煎液
2.3.2 線性范圍
取丹皮酚對照液稀釋配制濃度分別為20mg/L、40mg/L、60mg/L、80mg/L、100mg/L的丹皮酚標準溶液,分別進樣測定峰面積,標準品溶液吸收譜圖見圖2.以測得的丹皮酚峰面積為縱坐標,以丹皮酚濃度為橫坐標做圖,得到標準曲線回歸方程和相關性系數(shù)y=16867 x-5852,R2=0.9998,表明丹皮酚在上述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3.3 方法的準確性
圖2 丹皮酚標準品(60mg/L)
據(jù)2.2.3加標實驗測定結果計算,加標回收率93%(三次平均),方法準確性較好.
將2.2.1和2.2.2試驗所得溶液分別用HPLC在1.1儀器工作條件下測定,結果(三次平均)見表1.
表1 復方前后丹皮酚溶出量 (以每克牡丹皮含量計算)
中藥復方后可能存在協(xié)同效應或者拮抗效應,使得煎煮過程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溶出率發(fā)生變化,也可能發(fā)生化學反應,使得某一組分的溶出量發(fā)生變化,從而對其功效產生影響.中成藥加工過程充分考慮以上因素,采取方劑合煎后,將得到的粉末制成丸劑或者片劑服用.而目前一些醫(yī)院采用的將單味中藥分別煎煮后得到的粉末混合沖服方法沒有考慮以上問題.針對以上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們選擇傳統(tǒng)的六味地黃方劑,針對其中丹皮酚的溶出量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對于六味地黃組方而言,無論是采用復方煎煮或者單煎后將各種組分混合得到的溶液,丹皮酚含量略有差異,說明復方對于六味地黃方劑中的丹皮酚溶出效果影響較小.
李吉鋒[5]在前面研究了六味地黃方劑復方前后提取液中金屬元素含量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Cu組方后合煎液的溶出量大于將單味中藥提取得到顆粒再組方,而Zn則是組方后合煎的溶出量小于將單味中藥提取得到顆粒再組方.由此說明組方后合煎使得有些元素表現(xiàn)為協(xié)同作用,有的表現(xiàn)為拮抗作用,而且對微量元素溶出率等都存在一定的影響.
楊亞[4]對多個方劑復方前后比較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方劑配伍對復方的化學成分確實存在一定的影響,導致復方湯劑中化學組分的含量或種類的變化,這種變化可能是中藥復方配伍的協(xié)同作用的物質基礎之一.目前,進行方劑配伍的化學機制的研究還不夠系統(tǒng),方法還不夠完善,采用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對方劑配伍和單味藥材進行全成分比較,可能是研究方劑配伍的化學機制的有效方法之一.
[1]辛楊,皮子鳳,宋鳳瑞,等.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比較黑順片單煎液及其復方煎煮液中次烏頭堿在大鼠體內的吸收[J].色譜,2011,29(5):389 -393.
[2]楊翀,梁光義,曹佩雪,等.三拗湯不同配伍中麻黃堿、甘草酸和苦杏仁苷的變化[J].中草藥,2008,(3):372-375.
[3]何麗仙,黃忠京,譚倪,等.中藥復脈湯復方與單方提取物化學成分的分析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2006,45(3):120-122.
[4]楊亞,肖盛元.方劑配伍影響復方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0,(5):699-707.
[5]李吉鋒.六味地黃丸組方前后金屬元素溶出量變化分析[J].光譜實驗室,2012,29(3):1566-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