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王非
印材之寶
——雞血石
◎ 文/王非
雞血石那一抹鮮活純正、淋漓如血的紅色,華貴而不失樸實,艷麗而不失典雅。
清代皇帝康熙、乾隆都曾拿它做自己的印璽,慈禧太后更對其鐘愛有加。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來總理精心挑選了一對“大紅袍”雞血石贈送給前來訪問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
為何看似普通的雞血石會受到如此高的禮遇呢?千百年來它的價值到底體現(xiàn)在哪里?
中國雞血石三大產(chǎn)地分別為浙江昌化、內(nèi)蒙古巴林、貴州壽山,陜西旬陽雞血石的聲譽將超過三地。按地質(zhì)專家的解釋,雞血石就是含有硫化汞的紅色石頭,是汞銻礦伴生物。在自然地質(zhì)作用下,巖石被硫化汞礦液浸潤礦化,色似雞血,鮮活靈動,故名雞血石,是中國獨有的珍貴寶石,形成于約1億年前的晚侏羅紀火山噴出巖中。自發(fā)現(xiàn)、開采至今已歷時3000多年,一直是印石和擺件材料中最具觀賞價值者,歷來為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們所追捧。
旬陽縣公館、洛駕、北溝、青銅溝一帶,古人統(tǒng)稱青銅溝,是出產(chǎn)雞血石及朱砂、寶砂石的礦區(qū)。北京故宮里所用最好的朱砂產(chǎn)自旬陽青銅溝。2004年,中國國石專家、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林加俊前往旬陽進行考察,這才發(fā)現(xiàn)了旬陽雞血石。
按照石料質(zhì)地不同,旬陽雞血石有軟地、硬地之分。軟地雞血石主要是葉蠟石、白云石質(zhì)地,硬度3.5度左右,半透明色澤,易于手工刀刻;硬地雞血石主要是方解石、石英石質(zhì)地,硬度在5至7度。
軟地雞血石其色質(zhì)、價值同等于昌化和巴林雞血石,旬陽雞血石以硬質(zhì)居多。其內(nèi)外含血濃厚鮮活,不褪色,經(jīng)久耐磨,是雕琢工藝品的佳品。
收藏家毛相斌告訴記者,1999年昌化出了一種極其罕見的雞血石——雞血石和田黃石生在一起的原石,被藏界尊稱為“帝后合一”,近10年來共發(fā)現(xiàn)千余塊,彌補了雞血石的一個空白,目前是雞血石中最為罕見的品種之一。比如夏增昆手里藏有一塊比較普通的“帝后合一”原石,2006年由胡建康大師雕刻出一件“帝后合一”的作品,于2008年4月23日在央視《鑒寶》欄目被專家估價80萬元。2007年昌化一個石農(nóng)挖出三塊“帝后合一”的頂尖原石,當時就被藏家出價8000萬元購得。
顏色:雞血石的顏色有鮮紅、淡紅、紫紅、暗紅等,最可貴的是帶有活性的鮮紅血形。
所處位置:雞血石產(chǎn)自低溫熱液礦床、火山巖或熱泉沉積礦的朱砂條帶的頭尾及邊緣地帶,產(chǎn)量相當有限。
用途:雞血石主要用作為印章或是工藝雕刻品材料?!坝∈龑殹敝?。
到底哪些是決定雞血石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收藏投資時如何選擇?有多年收藏和投資經(jīng)驗的雞血石資深藏家裴岑告訴記者,主要考慮顏色、血量和硬度。
看顏色:鑒別雞血石,首先要看“血”的紅色,以其鮮、凝、厚為佳。鮮者紅如淋漓之鮮血,凝者聚而不散,厚者指有厚度有層次深透于石層中。顏色越鮮紅越艷麗則越受追捧,但是強調(diào)要鮮,仿佛是剛流出的雞血,那種死板呆滯的干紅價格就大打折扣。
看血量:雞血石講究血量不僅要多,而且要分布集中。一般一塊石頭含70%的血量即被認為上品,70%到80%之間被譽為“大紅袍”,80%以上為極品雞血石。連續(xù)片狀分布的血就比較貴,線狀血次之,散點血更次。
看硬度:雞血石絕大多數(shù)是用來篆刻作印章使用的,因此硬度很重要。同等條件下,硬度越低的越利于篆刻,而且石質(zhì)更細膩溫潤,價格自然就高。一般把硬度低于3度的雞血石歸為軟,硬度高于3度的稱為硬。雞血石里又硬又干紅的品種較差,達不到收藏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