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艷
(河北省灤縣交通運輸局)
(1)干縮裂縫。
水泥石中存在化學結合水、層間水、物理吸附水以及毛細水等狀態(tài)的水。干縮就是水泥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失去這些水后,水泥混凝土發(fā)生干燥而收縮的現象,混凝土不會因這種自由收縮而產生裂縫,干燥收縮裂縫產生的前提是要有收縮應力?;炷林械墓橇显谒嗷炷粮煽s時會對水泥漿產生很大的限制,這種內部的限制就是引起干燥收縮裂縫的收縮應力。在普通的水泥混凝土中,水泥漿被限制的收縮率高達90%,因此混凝土內部存在大量的與抗拉強度相抗衡的收縮應力,當應力抵抗不過時干縮裂縫就產生了。干縮裂縫大多發(fā)生在表面或以不規(guī)則斷板形式出現。
為防止混凝土面板產生干縮裂縫,新混凝土澆筑成后要及時進行表面修整,嚴禁日光曝曬抹面后的水泥混凝土面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表面水的蒸發(fā),把表面快速失水發(fā)生率降低到0。
水泥中的硅酸二鈣能反應生成大量氣體,其體積由于干濕不同差異性很大。其中的鋁酸三鈣需消耗大量的水進行水化,它的膨脹值和干縮值都很大。所以混凝土干縮會隨以上兩種物質含量的增加而加劇。
水泥混凝土的干縮對含水量很敏感,用水量增大到某個特定的值就會干引發(fā)干縮量急劇增加。
骨料級配和大小等和混凝土的干縮值緊密相關。良好的級配空隙率較小,所含砂漿也較少,不易收縮。偏細砂料使用較多時,混凝土收縮也會隨之加強。與使用偏細砂類較多類似的情況是含泥量大,同樣會引起收縮量增加。
(2)由于溫度應力而產生的裂縫。
溫度裂縫要歸咎于較大的晝夜溫差,如果混凝土未按時切割或無伸縮縫,板中的溫度應力足以使面板開裂。水泥的水化過程是放熱過程,混凝土硬化釋放出的熱能使其溫度上升,通常溫度上升1℃,膨脹量為0.01 mm/m。當抗拉強度不能抵抗累計長度內的溫度應力時即會產生裂縫。對大面積混凝土板來說這種溫度變形是致命的。
設板溫均勻下降,則溫度應力可按下式計算
其中:α為混凝土線膨脹系數,一般取1×10-5;p為應力松弛系數,在溫度應力作用時間長且考慮徐變影響時一般取2/3;ΔT為溫度差;μc為各齡期的混凝土泊松比,設為0.15;Er為各齡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MPa。
通過計算和查閱相關資料:假設施工氣溫為35℃,混凝土表面溫度達到65~75℃,在 Er=2.5×104MPa、ΔT=-30℃時,計算板中溫度應力為
而水泥混凝土設計抗彎拉強度一般為4.5~5.0 MPa,由上式可知氣溫驟降為30℃時溫度應力短時間內達到5.88 MPa,已大于設計抗彎拉強度的最大值,此時裂縫不可避免。
(3)由于材料不良引起的裂縫。
①水泥安定性差引起的裂縫
游離氧化鈣的水化是個緩慢的過程,它在鍛燒不充分的水泥熟料中含量較多,所以它的水化不會因水泥凝結硬化而停止,由膨脹導致體積的變化不均,龜裂、斷板等均對路面造成嚴重威脅。和氧化鈣類似的物質還有氧化鎂和石膏。因此必須加強安定性檢驗,低堿性水泥不失為較好的選擇。
②拌和物溫度過高引起混凝土板斷裂
水泥拌和后的過程為變硬—變軟—硬化。這個過程的初始表象就是“假凝”。水泥顆粒表面在高溫下會形成一薄層硬殼,直接破壞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后期強度也因此而倍受影響。此外,內部高熱散發(fā)困難,體積膨脹,亦容易導致混凝土開裂。因此,為防止混凝土因假凝現象而斷裂,拌合物溫度必須加以嚴格控制。
③砂、石材料的堿—骨料反應對混凝土的破壞
集料中含有一種活性的二氧化硅,水泥中含有氧化物,其發(fā)生水解即會產生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酸性的二氧化硅遇到堿性的氫氧化物會發(fā)生酸堿反應,生成的堿—硅酸凝膠體附著在集料表面,這就是堿—骨料反應。由于該凝膠體吸收水后產生體積飽脹,使混凝土出現網裂,且這種裂縫比較深,嚴重破壞混凝土結構。
(4)由于基層病害導致裂縫產生。
在鋪筑混凝土路面前,如果基層已存在縱、橫向裂縫,必須要完全修復,否則面層就會受到基層裂縫的反射而發(fā)生斷裂。另外,干縮裂縫、溫縮裂縫也常出現在基層,面層的斷裂也與此有關。
(1)加強保水:混凝土硬化前一是把表面水分的蒸發(fā)速度盡量降到最低,禁止太陽曝曬和烈風吹拂,直到混凝土析水;二是修整抹面盡快完成,養(yǎng)護及時,表面水分千萬不能蒸發(fā)過快而干燥,同時及時進行二次抹面,收縮裂紋可有效減少;三是澆筑混凝土不可在干燥基層上進行,高溫施工時,水泥水化作用大大加快,水化熱難以散發(fā)積于內部,極易產生溫縮裂縫,同時高溫時水分蒸發(fā)加劇,混凝土因過快干燥還會產生收縮裂縫,所以應盡量避免高溫作業(yè)。
(2)重視水泥安定性檢驗:水泥在建筑工程中用量可觀,工程質量直接受其影響。隱蔽性強是不合格安定性的最大特征,必須經過檢驗才能發(fā)現。所以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水泥,首要任務是將其取樣送檢。每一批水泥至少取樣一次,樣品代表性強,合格樣品須按時送往檢驗單位檢測。絕對禁止使用強度不夠、游離氧化鈣違規(guī)、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只有同批產、同種類同廠家、同標號的水泥才可混合使用,對于可能出現的安定性方面的問題應該以預防為主,加強檢驗,消除混凝土路面病害隱患。
(3)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
粗、細集料的堿—骨料反應試驗必不可少,混凝土試件經過堿—骨料反應試驗后不允許出現酥裂、膠體外溢和裂縫等現象,規(guī)定的試驗齡期內膨脹率不可達到或高于0.10%。
粗集料硬度、耐磨性要好,潔凈且有害雜質含量少,表面有棱角,符合規(guī)定級配,骨料最大粒徑一般公路≤40 mm,高等級公路≤35 mm,必要時限制在25 mm以下,細度模數>2.5。
最好使用發(fā)熱量少、收縮量小的道路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混凝土拌和及養(yǎng)生所用的水,要用硫化物含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飲用水。
(4)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按混凝土試驗配合比準確配料,配料禁止使用手推車或平板鍬等人工計量,電子稱或精密度高的配料設備能保證配料準確,堅決杜絕上料不過秤。單位水泥用量應準確稱量,誤差不大于1%,集料稱量誤差不大于3%。精確檢測集料含水量,用水量把握適當,用水量誤差不得超過1%,確保水灰比的準確性。適當使用外加劑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但外加劑用量不超過2%。要嚴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偏大,混凝土內部密實度會降低,強度也會受之影響而降低,同時混凝土干縮徐變加大,容易產生干縮裂縫;水灰比偏小,會使混合料和易性降低,影響振搗密實性,對混凝土強度不利,同時使施工操作難度增加。特別是水泥用量,要嚴格按照級配計算目標配合比,實際施工中要按采用的施工配合比嚴格執(zhí)行,并隨時調整,嚴禁使用高堿量水泥。在混凝土和易性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用水量,減少泌水發(fā)生,扼制裂縫產生。工程建設實際中一般控制在0.4,效果還不錯。
(5)加強養(yǎng)護:加強工期安排和管理,選擇適宜施工氣溫,盡量避免高溫施工,高溫施工不可避免時,必須澆完一段,養(yǎng)護一段,加強早期養(yǎng)護,保證混凝土路面成型后7 d內保溫養(yǎng)護,21 d內灑水保濕養(yǎng)生,防止面層水份蒸發(fā)過快,避免混凝土因溫差而產生的裂縫。經實踐用塑料薄膜養(yǎng)生是比較好的方式,且能夠周轉使用,經濟實惠,冬季它能起到保溫作用,夏季時不用頻繁灑水也能達到良好的保水效果,節(jié)省人力物力。伸縮縫或脹縫的設置控制在20~40 m,混凝土面板按要求切割,這些對防止斷裂都很有幫助。
總之,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在加強路基質量同時,把好原材料質量關,必須從動態(tài)檢測,合理配比,精準計量,加強養(yǎng)護,水灰比調控等方面全方位控制。此外,必須嚴格按規(guī)范施工操作,大力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不斷提高混凝土路面質量。
: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30-2003)[S].
[2]公路工程質量問題及防治措施百問[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