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印度特約記者徐潔:
火車站里禁扔垃圾
印度火車站的衛(wèi)生問題一直是個老大難。許多火車站人滿為患,而且,里面干什么的人都有,有的貼海報,有的在站里洗澡,還有的做飯、喂牲畜,隨地扔垃圾更不稀奇。政府為此也是傷透了腦筋。此前,印度鐵道部通過廣告牌、張貼告示等宣傳手段,呼吁乘客保持站臺和列車的清潔,但是收效甚微。
近日,鐵道部門又宣布,將對在火車上以及火車站內的不文明行為予以罰款,違規(guī)者每次罰款500盧比(約合57元人民幣)。這些不文明行為包括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做飯、洗澡、隨地大小便、張貼海報和喂養(yǎng)牲畜等。此外,在火車站和火車里授權經營的商販必須攜帶垃圾桶,并自己妥善處理垃圾。鐵道部門還規(guī)定,火車站的工作人員都要履行職責,盯緊乘客,若有人違規(guī)便收取罰款。不過,印度政策實施一向不力,這次是否能奏效還真不好說。
駐韓國特約記者儲黎:
不說話的孩子
最近,韓國人開始注意到過多接觸影像產品帶來的問題,其中嬰幼兒語言發(fā)育遲緩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過去兩年間,韓國專家對全國826名嬰幼兒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這些嬰幼兒平均每天接觸影像產品的時間高達2小時24分鐘,這令71.4%的孩子有語言發(fā)育障礙、57.1%的孩子會重復影像中的無意義動作、57.1%的孩子會習慣獨自玩耍而對身邊的事物漠不關心。隨著年齡的增長,還可能引發(fā)肥胖癥、自閉癥、視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專家認為,管好孩子要從父母抓起。由于現(xiàn)在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很多父母忙于工作,他們認為讓孩子自己玩手機或者看電視,“既能讓自己休息又能抽出時間做家務”,這種不負責任的想法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駐丹麥特約記者繆斌:
回收圣誕樹
圣誕節(jié)平安夜之前,丹麥人通常會帶著孩子去砍一棵圣誕樹,回家后給它掛上各種亮晶晶的彩球絲帶,在樹下堆放好包裝精致的禮物,讓家中彌漫著圣誕的快樂氛圍。除了國內家庭砍樹,丹麥還是圣誕樹的主要出口國,每年要砍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棵杉樹,而杉樹是非常有利于環(huán)境的植物,能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大量氧,砍伐杉樹對于環(huán)境的威脅很大。
現(xiàn)在,丹麥人在過完節(jié)后不會再把圣誕樹扔掉,而會將其送往回收站,或者擺在家門口,由政府負責回收,能用的繼續(xù)用,不能用的將其粉碎成木屑,用作堆肥或生物燃料。圣誕樹上的那些裝飾品會通過垃圾分揀,可以降解的用作垃圾發(fā)電廠的燃料,不能降解的塑料垃圾被用來制作垃圾桶、包裝繩等。
駐英國特約記者王鳴蔚:
滑向平庸的大學
根據(jù)最新“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全球排行榜”,過去幾年里,英國大學的排名大幅下降。在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大學中,英國雖有牛津、劍橋和帝國理工3所大學入選,但在前100名的大學中僅占10席,而去年進入前100名的有12所,前年有14所。盡管英國的世界頂尖大學數(shù)量僅次于美國,但是著名大學的排名均不同程度地下跌。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的編輯菲爾·巴蒂表示,英國一流大學正面臨滑入平庸的境地。這主要是因為,高等教育經費被大量削減,學費上漲使英國優(yōu)秀人才出走,簽證措施也不利于吸引頂尖人才。與此相反,亞洲一些國家對頂尖高校的巨大投資逐漸得到回報。在排行榜中,北京大學從以往的49位攀升到46位,清華大學從71位攀升至5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