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音,盧欣,賈曉瓏
(1.上海機動車檢測中心,上海201805;2.3M中國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車輛的視認性差一直以來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夜間交通流量占所有交通流量的25%,但夜間發(fā)生的交通事故卻占到總交通事故的40%,并且超過20%的交通死亡事故是由于小汽車和大型載貨汽車相撞造成的[1]。
在歐洲,為了增強重型和長型車輛、低速車輛及其掛車的后部可見度,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在1987年分別制定了《ECE R69關于低速車輛及其掛車尾部標志板認證的統一規(guī)定》和《ECE R70關于重型和長型車輛尾部標志板認證的統一規(guī)定》,隨后又進行了多次修正,車輛尾部標志板的安裝,能夠有效提升公路大型車輛和一些特種車輛的尾部辨識度,減少相應的交通事故,提高道路車輛的安全性。
在我國,從2002年頒布GA406-2002《車身反光標識》[2]開始到2005年GB7258-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3]規(guī)定新登記注冊的相關車型必須粘貼車身反光標識,再到2009年GA406-2002《車身反光標識》正式升格為國家強制標準GB23254-2009《貨車及掛車車身反光標識》[4],隨著這一系列強制措施的實施,我國的交通事故也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交通事故量及死亡人數仍然居世界前列。
在2012年1月已生效的GB25990-2010《車輛尾部標志板》[6]對應于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R69和R70法規(guī),在技術要求上與ECE法規(guī)相關內容一致。該項強制性標準的實施將會很大程度上提高重型、長型以及低速車輛的視認性,對于減少國內交通事故起到重要作用。
車輛尾部標志板與車身反光標識的目的都是用來提高車輛的視認性,但其產品本身有較大的區(qū)別。文中對國內正在實行的GB23254-2009標準與GB25990-2010進行對比分析,幫助用戶理解車輛尾部標志板的產品特點。
尾部標志板是由具有高回復反射系數的反光膜或搭配熒光膜附在具有一定強度的基材上 (如鋁板)制成的標志板,通過錨固的方式安裝在車輛的尾部,其壽命等同于車牌。
而目前市場上已經強制使用的車身反光標識,按組成車身反光標識材料的不同,分為反射器型車身反射標識和反光膜型車身反光標識。反射器型反光標識的技術要求應符合GB11564-機動車回復反射器 中 類回復反射器的要求 生產和安裝的成本較高,因此主機廠較少選擇使用這種車身反光標識。
反光膜型車身反光標識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紅白條 其本身是一塊具有自粘性的反光膜,直接貼在車輛的側邊及尾部。兩種產品的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車身反光標識與尾部標志板的材料和外觀對比
而車身反光標識與車輛尾部標志板的安裝位置則可參考圖2。
車身反光標識貼在車身的側邊和尾部,主要起到標明輪廓的作用,因此位于車身的邊緣部位。
圖 是尾部標志板的幾種安裝位置
通過圖3、4、5中的圖例可以看出,尾部標志板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尾部的視認性,考慮到尾部標志板是一種剛性產品,且尺寸較大,為了適應市場上眾多的車型,重型車和長型車的尾部標志板均設計成3種尺寸,根據不同車型可以選裝不同尺寸的尾部標志板,但無論是采用哪種設計,都要保證其總的反光面積大小,從而確保了尾部標志板的反光效率。
表2 尾部標志板使用材料圖示
總的來說,無論是哪類車輛,尾部標志板表面材料都可分成兩種:一種全部由回復反射材料組成,一種由回復反射材料加熒光材料組成。標準中規(guī)定了尾部標志板回復反射系數(R')和亮度系數的最低限值,如表3、4所示。
表3 尾部標志板回復反射系數的最低限值cd/(lx·m2)
表4 尾部標志板材料亮度系數的最低限值
在GB23254-2009《貨車及掛車 車身反光標識》[4]標準中對反光膜型車身反光標識逆反射系數的規(guī)定如表 所示
表5 反光模型車身反光標識最小逆反射系數cd/(lx·m2)
在GB23254-2009《貨車及掛車 車身反光標識》標準和GB11564-2008《機動車回復反射器》[7]標準中對于反射器型車身反光標識的發(fā)光強度系數的規(guī)定如表6所示。
表6 反射器型車身反光標識最小發(fā)光強度系數 mcd/lx
通過表3到表6中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尾部標志板對回復反射材料的回復反射系數 在 中稱為逆反射系數,實為同一概念)的要求要高于反光膜型車身反光標識的指標。而對于反射器型車身反光標識的考核指標為發(fā)光強度系數,則需要先經過換算進行比較。
車輛尾部標志板標準中對回復反射材料各個角度的回復反射系數作了詳盡的要求,與對車身反光標識的要求相比。增加了60°入射角的回復反射系數,強調了尾部標志板的廣角性能,對于材料的回復反射性能,其中黃色反光膜的回復反射系數要求已經高于GB18833-2002《公路交通標志反光膜》[8]中的一級反光膜的要求??梢哉fGB25990-2010[6]標準對材料的回復反射系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的技術來講,只有采用微棱鏡技術制作的反光膜才有可能滿足GB25990-2010中黃色反光膜的回復反射性能要求,基本上限制了透鏡埋入型和密封膠囊型這兩類結構的黃色反光膜在尾部標志板上的應用。而且尾部標志板將熒光材料引入到產品系列中,并對材料的亮度系數進行了要求,突出了熒光材料在光線不強的黎明和黃昏時段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熒光材料在光線不強的時候可將紫外光轉化成可見光,大大提高了車輛的覺察概率,而回復反射材料在此情況下因光線弱則不能發(fā)揮很好的反光作用。
無論是低速車輛還是重型貨車和長型車輛,它們都可能在十分惡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因此在 GB23254-2009[4]、GB11564-2008[7]和 GB25990-2010[6]中都對產品的環(huán)境試驗進行了嚴格要求。雖然檢測內容和檢測方法略有區(qū)別,但是通過一些數據的對比我們還是可以看出尾部標志板在耐久性及對反光材料的性能要求要優(yōu)于車身反光標識。
從表7可以看出,在環(huán)境試驗的要求方面,車輛尾部標志板和反光膜型車身反光標識相比于反射器型車身反光標識進行的試驗項目更多,要求更嚴格。表8中是對前兩者的環(huán)境試驗要求進行對比和分析。
表7 車輛尾部標志板與車身反光標識環(huán)境試驗項目對比
表8 與GB23254-2009環(huán)境試驗對比分析
表8中分別對每個標準涉及到的9個環(huán)境測試項目進行了對比分析,由于測試方法存在區(qū)別,表8中只列舉了關鍵性能的要求指標并未對測試方法進行介紹。從耐候、耐溫、耐腐蝕及耐燃油/溶劑性能幾方面的要求對比可以看出,GB25990-2010[6]對其回復反射系數保留率的要求要高于 GB23254-2009[4],而在其余幾個常規(guī)性能要求方面,都從各自產品自身的特點出發(fā)制定了相應的性能要求。作為尾部標志板,由于安裝位置在車輛尾部,因此在耐清洗性能方面強調了耐溶劑清洗的要求,并且GB25990-2010對于尾部標志板堅固性的要求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標準中要求采用沙袋加載測試的方法,對基材的剛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以1 200 mm×140 mm規(guī)格的基材為例,根據規(guī)定,板材表面要能在均勻承受1.5 kN/m2壓強的情況下,其中心點最大偏移距離小于48 mm,而撤去載荷后,偏移值也要在9.6 mm以內。試驗方法可參照圖6。
由上述比較可知,尾部標志板是采用具有一定強度的基材,通常是具有一定厚度和強度的鋁板,在確?;谋砻媲鍧嵉臈l件下,將具有超強回復反射性能的回復反射材料和熒光材料通過專業(yè)機器貼附在板材上,整個工藝在工廠制作從而確保了其優(yōu)異的耐候性;在安裝上,通常采用錨栓錨固在車輛尾部,考慮到錨栓固定方式需要使用鉆孔工具,在某些情況下不排除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安裝尾部標志板,例如采用超強粘結的膠帶粘貼。
而車身反光標識通常是由非專業(yè)人員手工粘貼,且粘貼前很少對基面進行專業(yè)清潔處理,如果舊的車身反光標識難去除,有些人甚至直接將新的標識粘貼到舊標識上,這都大大影響了車身反光標識的粘結強度及使用壽命,我們在馬路上不難發(fā)現貨車的反光標識開裂、脫落、分層、皺紋等現象。這都與車身反光標識的粘貼有必然的聯系。圖7中列舉了部分車身反光標識的問題照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反光標識大多只粘貼了3~4個月或者不到半年,由于目前貨車普遍一年一檢,因此對于這類貨車一年中有大部分時間其反光標識是失效的,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貨車在夜間的視認性,給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幾十億元。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自從2002年12月開始強制執(zhí)行GA406-2002標準以來,每年的交通死亡人數及交通事故率呈逐年下降趨勢,這其中包括各個領域的努力,但不排除車身反光標識所起到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截止至2010年7月,我國交通事故發(fā)生次數和死亡人數已經由多年的世界第一下首次降到世界第二。2010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財產損失達9.3億元,這些數字警醒我們,我國的交通安全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在2011年12月,工信部和公安部聯合發(fā)文《關于進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貨車安全技術性能加強車輛<公告>管理和注冊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產業(yè)【2011】632號),文中除了要求強制安裝車身反光標識之外,還要求特定車型要強制安裝車輛尾部標志板,相信GB25990-2010標準的執(zhí)行一定能有效提高重型、長型及低速車輛在夜間以及外部照明條件較差時的視認性,為減少交通事故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1】劉建軍.道路交通安全與逆反射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GA406-2002車身反光標識[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
【3】公安部道路交運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GB7258-2004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
【4】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23254-2009貨車及掛車 車身反光標識[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5】中國汽車工業(yè)信息網.http://www.autoinfo.gov.cn.
【6】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25990-2010車輛尾部標志板[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7】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11564-2008機動車回復反射器[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8】全國交運工程設施(公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GB18833-2002公路交通標志反光膜[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