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繼承,陶力中
(湖南省長沙市第八醫(yī)院 麻醉科,長沙 410000)
超前鎮(zhèn)痛是在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外周和中樞神經的敏感化,達到減少或消除傷害性刺激引起疼痛的目的[1],是目前急性疼痛治療領域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單純闌尾切除術在臨床上被認為是小手術,但術后仍有疼痛,對痛閾低的患者尤為明顯,翻身下床疼痛加劇,影響患者術后康復。氟比洛芬酯是前列腺素酶抑制劑,是新一代甾體抗炎藥物,常規(guī)術后應用能有效抑制中等程度的術后疼痛[2]。本實驗主要研究使用氟比洛芬酯不同給藥方式行超前鎮(zhèn)痛對患者術后鎮(zhèn)痛效果及血漿β-內啡肽的影響。
本實驗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授權。選擇8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單純闌尾切除術患者,年齡20~47歲?;颊咝?、肺、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電解質水平均在正常范圍。既往均無阿片類藥物應用史、無酒精濫用史。80例患者隨機分為4組,每組20例。4組患者年齡、體重組間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顯著(均 P>0.05) ,見表 1。
所有患者術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100mg,阿托品0.5mg,進入手術室開放靜脈輸注林格液,常規(guī)監(jiān)測心率、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情況。行硬膜外穿刺一次性成功,注入2%鹽酸利多卡因3ml作為試驗量,患者無明顯不適,分次推注0.75%羅哌卡因10ml,部分患者因術中緊張予以靜脈注射咪達唑侖2mg,視術中情況考慮是否追加局麻藥物。
A組(氟比洛芬酯超前鎮(zhèn)痛組)患者手術切皮前15min經靜脈給予氟比洛芬酯100mg(10ml),B組 (氟比洛芬酯術畢縫皮時給藥組)患者手術結束縫皮時經靜脈給予氟比洛芬酯100mg(10ml),C組(氟比洛芬酯超前鎮(zhèn)痛復合術畢縫皮時給藥組)患者手術切皮前15min和手術結束縫皮時分別經靜脈給予氟比洛芬酯50mg(5+5ml),D組(對照組)患者手術切皮前15min經靜脈注射等量生理鹽水(10ml)。4組患者術后均不進行自控鎮(zhèn)痛。
所有患者均采用 0~10級線性VAS在標尺的兩端標有從0~10的數字,數字越大表示疼痛強度越大。術前訪視患者時先向患者解釋,0代表無痛,1代表最輕微疼痛,10代表最嚴重疼痛,最后請患者在標尺上標記,以此了解4組患者術后的疼痛情況。
記錄患者硬膜外用藥量、手術時間,分別記錄4 組患者術畢蘇醒后 0h(T1)、1h(T2)、4h(T3)、8h(T4)、12h(T5)和 24h(T6)的 VAS 評分。 分別于患者入室后、術畢、術后12和24h抽取外周靜脈血5ml,離心,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試劑盒均購自無錫華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測定患者血漿β-內啡肽濃度。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成組和配對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各組患者均順利完成麻醉和手術,術中各組患者麻醉效果均滿意,未出現異常情況(如手術牽拉反應等),未加入其他麻醉鎮(zhèn)痛輔助藥物。4組患者術中局麻藥總用量及手術時間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均 P>0.05),見表 1。
表2示,4組患者術前血漿β-內啡肽濃度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B、D 組血漿β-內啡肽濃度術后顯著升高(P<0.01),術后 12h達高峰,顯著高于術前水平(P<0.01),高于同時點A組水平(P<0.01),術后 24h仍顯著高于術前水平 (P<0.01),同時高于同時點 A 組水平(P<0.01)。 而A、C組在各時間點濃度變化不明顯,在術后各時間點均顯著低于 B、D組,且A、C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3示,術后0、1、4h VAS評分A、C組均顯著低于 B、D組(均 P<0.01),但 A 組與 C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B組與D組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05); 術后 8、12、24h 的 VAS評分4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 (均P>0.05)。
表 1 4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x-±s)
表 2 患者圍手術期血漿β-內啡肽水平變化(ng/L,x-±s)
表3 4組患者術后24 h內 VAS評分的比較(x-±s)
超前鎮(zhèn)痛的概念由Crile在本世紀初通過臨床觀察提出,后經 Woolf及Wall重提并發(fā)展。Dahl等[3]指出超前鎮(zhèn)痛是在術前即對傷害性感受加以阻滯而達到術后鎮(zhèn)痛或減輕疼痛的目的。手術引起強烈刺激包括2個階段:切割切口引起的初始階段,受損組織炎性反應;局部化學物質及酶釋放引起的繼發(fā)階段,此階段延續(xù)至術后較長時間。組織損傷一方面通過外周機制使傷感受器閾值降低產生周圍性致敏,另一方面刺激脊髓神經元使其興奮性升高而致中樞致敏,手術中中樞致敏可導致術后疼痛的擴散和延長,通過對周圍性致敏及中樞致敏的抑制可達到超前鎮(zhèn)痛的目的。
非甾體抗炎藥抑制環(huán)氧化酶,降低外周和中樞前列腺素的產生,減弱有害刺激引起的外周和中樞的敏感化,使有害刺激引起的疼痛反應減輕,但在起效前有潛伏期,且對血液中已產生的前列腺素樣物質并無拮抗作用,這使其成為預先給藥的理想藥物。氟比洛芬酯的鎮(zhèn)痛作用主要是對環(huán)氧酶(COX)的抑制作用及繼發(fā)減少末梢前列腺素的生成,末梢前列腺素的釋放主要源自COX-1,因為COX-2在基因表達后成為合成前列腺素的主要酶需要 2~8h。有學者認為,組織損傷前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會抑制受損感受器官的過敏化,從而有可能減少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刺激[4]?;诖死碚摶A,在手術開始前使用氟比洛芬酯,目的是讓藥物能有足夠的作用時間被前列腺素合成細胞 (如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攝取,在創(chuàng)傷出現前即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所謂的超前鎮(zhèn)痛作用[5]。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體,可溶于大豆油中利用特殊工藝制成脂微球 (lipo micro sp heres,LM)制劑,用于靜脈注射。脂微球是一種以脂肪油為軟基質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體分散系,其中平均粒徑200nm乳粒被稱為脂質微球,LM在組織分布上與脂質體相似,可以選擇性地蓄積在炎癥組織及血管損傷部位,改變了藥物的體內分布,使藥物具有了靶向性,可以靶向聚集在手術切口及炎癥部位[6],隨后被前列腺素(PG)合成細胞,如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攝取,抑制 PG的生物合成。因為具有上述特點 ,氟比洛芬酯可以靜脈給藥,在手術前應用方便可行,胃腸外給藥避免了對胃腸粘膜的直接刺激,術前用藥更加安全。健康受試者給藥50mg,5~10min后血藥濃度即達峰值,給藥量在10~80mg之間時,血藥濃度成線性上升。且給藥100mg與給藥50mg相比鎮(zhèn)痛持續(xù)時間更長[7]。所以本研究采用了術前15min靜脈給藥100mg的模式。使得術前就能達到有效血藥濃度,同時不會因為口服而帶來不良反應。
β-內啡肽為內源性阿片肽之一,來源于丘腦弓狀核前阿黑皮素原,經下丘腦垂體門脈系統(tǒng)進入血液,中樞外胰腺、胃腸道系統(tǒng)也可產生β-內啡肽,血中β-內啡肽主要來源于垂體。在突發(fā)性創(chuàng)傷、疼痛等應激情況下,血漿中β-內啡肽濃度升高[8]。本試驗結果顯示,血漿β-內啡肽濃度在B、D組術后明顯升高,術后12、24h仍處于較高水平。而A、C組血漿β-內啡肽濃度在圍手術期的水平波動并不明顯 ,這可能與氟比洛芬酯行超前鎮(zhèn)痛防止中樞敏感化、增強術后鎮(zhèn)痛及減少由于疼痛引起的內源性β-內啡肽釋放有關。
我們的研究發(fā)現,A、C組術后在 0、1、4h各點的VAS評分均顯著小于B、D組 (均 P<0.01),這說明氟比洛芬酯超前鎮(zhèn)痛應用于單純闌尾炎切除術患者是有效的,這與其他作者的報道一致[9,10]。但是術后8、12、24hVAS評分4組間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均P>0.05),可能由于超前鎮(zhèn)痛藥物持續(xù)作用不能覆蓋整個術后鎮(zhèn)痛時間,在手術后相應時間點再追加藥物效果可能會更充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fā)現將100mg氟比洛芬酯均分為手術切皮前15min和手術結束縫皮時2次給藥達到與手術切皮前15min一次給藥相同的鎮(zhèn)痛效果,而且患者對術后鎮(zhèn)痛效果滿意度無明顯區(qū)別。相比之下,一次性給藥更簡便。雖然氟比洛芬酯超前鎮(zhèn)痛給藥具有明顯且高效的術后鎮(zhèn)痛效果,但其療效僅維持8~12h,鎮(zhèn)痛作用不能覆蓋整個手術后的鎮(zhèn)痛時間,在術后相應的時間點務必及時追加適當鎮(zhèn)痛藥物滿足患者鎮(zhèn)痛的需求。
[1]馬柯,江偉.超前鎮(zhèn)痛與背根神經外周敏感化[J].國外醫(y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3,24(6):3802-3821.
[2]徐國柱,李曉玲,段礪瑕,等.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載體注射液治療中度術后疼痛的II期臨床試驗 [J].中國新藥雜志,2004,13(9):846-848.
[3]Dahl JB,Moiniche S.Preemptive analgesia[J].Br Med Bull,2004,71:13227.
[4]Van JR,Botting RM.Mechanism of ac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J].Am J Med,1998,104(3A):2S1.
[5]Ong CK,L irk P,Seymour RA,et al.The efficacy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for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a meta ananalysis[J].Anesth Analg,2005,100(3):7571.
[6]Ochroch EA,Mardini IA,Gottschalk A.What is the role of NSAIDs in preemptive analgesia? [J].Drugs,2003,63:2709-2723.
[7]Ohmukai O.Lipo NSAID preparation[J].Adu Drug Delivery Rev,1996,20:203-220.
[8]Chemow B,Crowe R,Averloeck B,etal.Hemerrhagic hypotension increase plasma bata endorphin concent ration in the nonhuma phmte[J].Care Med,2006,14(5):505.
[9]潘振宇,金云玉,王終興,等.氟比洛芬酯對乳腺癌手術的超前鎮(zhèn)痛效果[J].臨床麻醉學,2006,22(11):854-855.
[10]胡蓉,李季,歐陽文,等.氟比洛芬酯用于鼻部手術后鎮(zhèn)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07,13(5):269-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