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行人闖紅燈問題的法理學研究

        2012-08-15 00:53:58
        河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2年1期
        關鍵詞:規(guī)則

        唐 赟

        (南京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3)

        行人闖紅燈問題的法理學研究

        唐 赟

        (南京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3)

        闖紅燈是人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也是交通管理部門的一大難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行人通過有交通信號燈的人行橫道,應當按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但是為何闖紅燈行為仍然屢禁不止?從法理學的基本原理入手,結合經濟學以及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可以得出在主體因素、守法環(huán)境、制度本身等方面,行人闖紅燈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結論。

        成本收益;法律實施;規(guī)則設置

        闖紅燈問題一直是城市交通的一大頑癥。據媒體報道,2006年南京市相繼出臺一系列新舉措來治理闖紅燈現象,例如,對闖紅燈者通告本人單位,義務協助交警執(zhí)勤半小時,以及對闖紅燈者采取拍照曝光等舉措。2010年9月開始,南京市交管部門不再對闖紅燈者進行曝光,而是轉為在新街口等地試點交通協管員“拉繩”的方法,阻止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2007年3月,河北省在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辦法》中曾明確規(guī)定行人違章將被處以5元至20元的罰款。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遭遇了執(zhí)法者和相對人都不“買賬”的尷尬:執(zhí)法者認為,行人違章“太普遍了”,不好管;行人卻認為,“大家都這樣”、“習以為常了”[1]。由此可見,闖紅燈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成為了一個司空見慣的現象,廣泛存在于城市交通管理領域,因而交通管理部門才會頻出“絕招”,花大力氣整治闖紅燈行為。那么,為何闖紅燈屢禁不止,為何行人明知闖紅燈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卻仍然執(zhí)意為之,闖紅燈行為是否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這些是本文所要探討研究的問題。

        一、紅綠燈規(guī)則設置評價(以哈耶克法律哲學為視角)

        哈耶克把社會型構的社會秩序分為兩種,分別是自生自發(fā)的秩序和組織秩序(人造秩序)。自生自發(fā)的秩序是一種內部秩序,而組織秩序是一種外部秩序。《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人行橫道信號燈表示:(一)綠燈亮時,準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二)紅燈亮時,禁止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是已經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xù)通過或者在道路中心線處停留等候。這樣一種紅綠燈交通信號規(guī)則的設置在我國是出于法律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它屬于一種自生自發(fā)的社會秩序,是一種業(yè)已確定的規(guī)范系統(tǒng)秩序。因為在交通工具得到充分發(fā)展之前,交通狀況沒有像現代社會那樣擁擠復雜,人類社會也就并沒有使用交通信號燈的必要。因此,紅綠燈的出現是交通工具發(fā)展的結果,是為了適應交通指揮的需要而產生的。

        哈耶克認為,“人的社會生活,甚或社會動物的群體生活,之所以可能,乃是因為個體依照某些規(guī)則行事?!保?]因而,人不僅僅懷著功利主義的思想為了特定目的去行動,也具有一種遵循規(guī)則的天性。在這一假設前提之下,我們可以發(fā)現,即便沒有紅綠燈信號這樣一種規(guī)則的存在,人們也會在自發(fā)的秩序進化中采用其他方式去避免交通的無序狀態(tài)出現,并且,結果未必會比先前的方式差。這種規(guī)則可以是別的制度秩序,也可以是自發(fā)形成的習慣所整合而成的秩序。舉個例子來說,歐洲的圣馬力諾就是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國家,車的數量是人口總量的兩倍多,但是卻并未出現交通擁堵不堪、通行不暢的現象。這是因為圣馬力諾的公路設計、交通管理非常合理。該國的道路絕大多數是單行線和環(huán)行線,在一些沒有信號指示燈的交叉路口,駕駛人員均自覺遵守“小路讓大路、支線讓主線”的規(guī)則?;旧?,各個路口上都標有醒目的“停”字,凡是途經這些路口進入主干道的汽車都必須停車觀察,等到確認主干道沒有車時才能駛入。因而,這樣一個國家,它本身的交通線路設計可以防止社會無序狀態(tài)的產生,駕駛人員主動遵循“大路讓小路,支線讓主線”這樣一種規(guī)則,這樣一種長期以來自發(fā)形成的習慣也可以避免交通無序狀態(tài)的發(fā)生。因此,在圣馬力諾,即便沒有紅綠燈,人們也都能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路況井然有序。

        或許有人會說,圣馬力諾只有幾萬人口,與中國的國情不同,中國人口龐大,交通狀況自然不會那么輕易地得到改觀。那么,我們可以舉出中國那些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作為例子?!兜缆方煌ò踩▽嵤l例》第三十八條中規(guī)定:“在未設置非機動車信號燈和人行橫道信號燈的路口,非機動車和行人應當按照機動車信號燈的表示通行。紅燈亮時,右轉彎的車輛在不妨礙被放行的車輛、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可以通行?!边@說明,即使在沒有紅綠燈的場合,人們也會受到其他規(guī)則的約束,人們也有其他的一些規(guī)則和制度去避免無序狀況的出現。人們可以依照機動車的信號燈的指示,對自己過馬路的時機做出決策。即使有人不知道《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這樣的規(guī)定,也不妨礙他遵循某些規(guī)則,因為這些規(guī)則恰恰是共同文化傳統(tǒng)的一部分,是人的本能進化而來的規(guī)則。或許,一般情況下,作為一個正常的理性人,絕不會看到車輛駛來即將對自身生命造成危險的時候還執(zhí)意過馬路,人們都會選擇一種保護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方法去行動。人們看到車輛駛來會自動避讓,等危險消除之后再過馬路,或者有一些司機也會自動避讓行人,等行人過了以后再選擇時機通過十字路口。雖然,如果每個人和每輛車都不顧一切以自我為先,可能更符合私人利益,可以獲得更高的個體效率,但是在這種沒有紅綠燈的情況下,普遍遵守形成的整體秩序更符合整體利益,更適應一種社會進化發(fā)展的需求。用哈耶克的話來說,就是:“盡管無視這樣的規(guī)則可能會符合每個個人的利益,然而只有在這些規(guī)則為人們所普遍遵守的時候,他們的行動得以成功所需依憑的整體秩序才會得以產生?!保?]

        因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紅綠燈規(guī)則是一種自生自發(fā)的規(guī)則秩序,它符合現實社會秩序的型構需要,但卻并非唯一有用的秩序規(guī)則。

        二、行人闖紅燈的心理學原因分析

        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從眾效應。所謂從眾效應,通常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引導或者受到外界的壓力時,會懷疑甚至變更自己的觀點和行為,逐漸趨同于所處群體中大部分人的行為。也就是說,在群體生活中,個體容易受到群體的影響而懷疑、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等,從而和他人保持一致。有一部分人闖紅燈了,那么,剩下的人就可能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也選擇“隨大流”。當第一個人做出闖紅燈的行為時,第二個人很可能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而選擇跟著闖紅燈。如果身邊的其他人都闖了紅燈,未闖紅燈者就很有可能被孤立在群體之外。越到后來,這種孤立感和失落感就越強。在這種情況下,“不能闖紅燈”這一傳統(tǒng)道德、法律信仰就很可能被這種孤立于群體之外的焦慮和失落感替代。

        也正是因為這樣,公眾的決策、觀點往往會呈現出不穩(wěn)定性和易變性。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言:“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一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fā)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保?]每個人都是處于一個群體圈中,自身的行為不斷影響著群體中的其他人,其他人的行為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身的決策,這是人作為群體性動物所導致的一種必然性,也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盲目性。

        中國的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一種“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集體”的觀念來維持的。這是這種中國傳統(tǒng)的道德信仰和文化氛圍,使得中國人具有明顯的從眾心理?;蛘?,從另一個角度說,在群體行為的情況下,闖紅燈很容易成為一種習慣?;蛟S很多人會說闖紅燈恰恰反映了中國國民的素質問題。但是,歸根結底,國民素質難改的原因本質上在于特事特辦的群體心理。這種個案特辦心理會與規(guī)則設置的滯后性發(fā)生沖突。當沒有車的時候,行人想過馬路,但是又要等上無謂的幾十秒甚至幾分鐘,此時紅綠燈規(guī)則就出現了滯后性,制度本身面臨著挑戰(zhàn),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闖紅燈行為的合理性。

        三、行人闖紅燈的經濟學原因分析

        市場經濟對市場主體有一基本假定,那就是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個人都是高度理性的,都希望在成本最小的基礎上獲得收益最大化。經濟學上,成本是指將某一資源投入特定用途后,放棄其他用途,隨之獲得的最大收益所付出的部分。闖紅燈者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權衡闖紅燈行為的風險性。是否闖紅燈以及什么時候闖,是行為者衡量的兩個重要問題。通常而言,決策時間的長短與行為的理性程度成正比,因而闖紅燈的決策過程也摻雜著許多非理性因素。行為者理想中所獲得的表面收益是闖紅燈爭取來的幾十秒時間,實質受益可能包含了節(jié)省時間的滿足感或者節(jié)省時間后從事其他活動帶來的附隨受益。

        闖紅燈的結果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1)安全通過:沒有被交警發(fā)現也沒有使生命財產獲得損失;

        (2)輕微后果:受到罰款等輕微行政處罰;

        (3)嚴重后果:受到人身健康上的傷害甚至死亡。

        因此,闖紅燈的風險成本就是人的生命安全以及違法行為帶來的經濟上的損失。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已經提到公眾的從眾心理對闖紅燈的影響。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上,如果把闖紅燈的人分為兩類:帶頭闖紅燈者以及跟隨闖紅燈者,那么,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闖紅燈的成本收益對比。對于第一類帶頭闖紅燈的人,或許他是出于趕時間的目的,又或者是出于享受帶領別人闖紅燈的滿足感等其他心理,他所取得的收益包括他所剩下的幾十秒或者幾分鐘時間,但或許更重要的,是節(jié)省了這短短幾分鐘時間的心理滿足感和幸福感。但是,他付出的成本應該說是所有闖紅燈者中最大的,這包括道德上的成本以及可能帶來的違法成本。在無形中,也加大了后續(xù)者的違法成本,即把靜等綠燈才能過馬路的成本轉嫁到了后續(xù)者身上。

        對于第二類跟隨闖紅燈者,在成本轉嫁的壓力之下,也會增加闖紅燈的心理傾向。

        其一,受到中國傳統(tǒng)的“法不責眾”觀念的影響,闖紅燈違法責任的擴散使得后續(xù)者更傾向于跟著一起闖紅燈。

        其二,倘若他人都闖了紅燈離開了,如果只留下自己,會對自身形成一種心理壓力。

        其三,在中國的大多數地方,闖紅燈的違法成本很低。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條的規(guī)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關于道路通行規(guī)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應從重處罰,對情節(jié)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這樣的處罰額度應該說不算很大。在一般情況下,交管部門很少會對行人的闖紅燈行為做出行政處罰,甚至在一些情況下,只能束手無策。許多人懷著僥幸的心理,認為偶爾闖一次紅燈不會對自己的安全、名譽造成任何影響,這就大大降低了闖紅燈行為的違法成本。

        事情發(fā)生到這里,隨著成本意識的喪失,就很有可能演變成集體闖紅燈,闖紅燈的合理性得到凸顯,紅綠燈的規(guī)則設置也就失靈了。

        四、行人闖紅燈的法理學角度分析

        從法學層面來分析,行人闖紅燈是規(guī)則設置、法律意識、守法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基于大數法則的分析

        大數法則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是一種社會群體性的動物,會在相互交往和接觸中形成一種模仿和被模仿的雙重角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舉手投足之間會產生“夫妻相”之類的相似特征。這種模仿和被模仿的角色生成,會不斷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增強相互之間的社會認同感。“一個人的行為越是與多數人行為相似或接近,那么其行為就越會受到人們的肯定,至少不會受到人們的貶低。即便這種行為本身并不是善的,也會因為持有者是多數而受到人們的寬容。”[5]在群體生活中,一個人的行為越是具有個性,面對的壓力也就越大。在早期社會中,人們的交際范圍很狹窄,生活在所謂的“熟人社會”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類的交際范圍不斷擴展,也就使得我們進入了一個“陌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陌生人社會中,恰恰是依靠一種群體意識和相互間的相似性,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認同感。正是由于群體意識的存在和經驗主義的支撐,人類社會才能夠得以延續(xù)。

        在闖紅燈這一風險決策過程中,也容易造成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做出判斷、形成印象的心理變化過程。一旦發(fā)生群體性的闖紅燈行為,隨著加入這一群體人數的不斷增多,闖紅燈者內心的道德譴責就會減弱。即便闖紅燈行為本身是違法的,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破壞社會公共秩序,在這一群體中,每個行為人的舉動都會受到別人的寬容,不會出現“人人得而誅之”的現象。

        (二)基于功利主義的分析

        闖紅燈是功利主義的產物。邊沁將功利定義為這樣一種規(guī)則,即“根據每一種行為本身是增加還是減少與其利益相關的當事人的幸福這樣一種趨向,來決定贊成還是反對這種行為?!保?]在功利主義者的視野中,人被自然處于苦與樂這兩個邊界的主宰之下,并且假設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通過闖紅燈,行為者可能會獲得一系列的期待利益,比如可以早點到達目的地辦急事。進一步思考,或許大多數人不會因為這短短的幾十秒時間而獲得巨大的效率收益,更多的,是人們在此過程中收獲的“幸福感”——在功利主義的影響下,趨利避害,達到“樂”的目的。在這里,無論是第一個闖紅燈的人還是后續(xù)的跟隨者,都會收獲不同程度的幸福感。對于最先闖紅燈的人來說,他勇于率先做出決定,在時間上比后續(xù)跟隨者更有了優(yōu)勢,盡管這一優(yōu)勢是微弱的。對于后續(xù)者來說,也避免了被孤立于群體之外的失落感,通過闖紅燈的行為,獲得了某種群體的歸屬感。

        (三)基于法律意識的分析

        法律意識的核心是法律的權威性及法律信仰。法律信仰與習慣以及隨之帶來的可期待后果密切相關。在這里,我們不去細究法律能不能被信仰的命題,而是從一種實用主義的角度來探討。當人們真正認為法律成為一種實現正義的途徑并且樂于遵守、維護之時,就可以被視為法律信仰的確立。①張永和認為法律信仰是一個錯誤的命題,混淆了信仰與權威的界限,參見張永和《法律不能被信仰的理由》,載《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信仰是形成法治的根基。季衛(wèi)東先生認為“信仰形成機制的實質在于,人們與其說是相信法律本身,毋寧說是相信法律被廣泛信奉的事實狀態(tài),或者說是相信那些信奉法律的人?!保?]中華民族有著長達數千年的人治封建統(tǒng)治傳統(tǒng),但卻因為佛教思想和儒家文化長期占據主流思想的地位,重“禮”的民俗也就長期得到人們的遵守。正是因為這樣,法治觀念的確立具有雙重性質,既受到了一定挑戰(zhàn),也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法律的權威性缺失、法律意識的淡薄和中國的司法現狀不無關系。政治腐敗和司法腐敗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法律意識的樹立造成了沖擊。本應該是權衡可不可以闖紅燈的問題,卻演變成了“能不能闖紅燈,闖紅燈會不會給我造成損害”的權衡。

        五、行人闖紅燈行為的規(guī)則設置反思(以市場經濟運行為視角)

        首先,紅綠燈設置規(guī)則會產生一定的程序代價。紅綠燈這一規(guī)則的設置初衷在于形成合理的交通秩序,從而保障行人的安全,也是程序公平價值的體現。紅燈停綠燈行的簡單規(guī)則設置恰恰能夠解決保障交通秩序的實體問題。但是,程序的設置同樣會產生代價,會耗費一定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很大一部分人會說,沒有車的情況下為什么不能闖紅燈?人家都闖我為什么不能闖?或者也許有人會抱怨說綠燈時間太短,如果不先趁著沒車闖紅燈提前一點出發(fā)一會兒就會來不及過馬路。在行人眼里,上述情況下,闖紅燈的決策更具有靈活性和效率性,也可以避免個人選擇和集體選擇相悖帶來的尷尬。我們假設在市場行為中的人都是理性的,并且把在十字路口過馬路的過程看作一個市場行為,把馬路上的行人視為市場主體,那么因為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市場主體會自發(fā)選擇效益最大化的方式。

        其次,闖紅燈行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帕累托效率的實現。帕累托最優(yōu)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tài),就是說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資源,從一種分配狀態(tài)到另一種狀態(tài)的變化中,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效率是市場經濟運行的核心。在十字路通過馬路的先后順序是一種資源,如何有效分配好資源,是制度構建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紅燈時間的長短往往和闖紅燈的概率成正比。這也恰恰反映了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仍然等候綠燈,違背了一個理性經濟人的原則。因而,行人闖紅燈有利于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再次,安全和效率表面上是對立的,安全優(yōu)先必然會犧牲效率。但是如果所設立的規(guī)則經過理性的制度設計,那么效率優(yōu)先可以保障安全,在這個層面上,效率和安全在本質上又是一致的。我國社會矛盾的根本原因或許正是因為很長時間以來受到“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思想的影響。把效率放在公平之前,過于強調效率的重要性,會使得市場主體忽視公平原則,忽視誠實信用等傳統(tǒng)法律道德信仰,唯利是圖。從公平角度來說,紅綠燈的設置無疑是一種理性的制度設計。就像朱蘇力先生說的:“我們評價一個制度無論如何不能僅僅以個別事件的實質性對錯為標準,而是要對一個制度做出總體上的利害權衡,而這種權衡是公眾在歷史中選擇的產物?!保?]不能因為闖紅燈問題屢禁不止就否定紅綠燈制度的可行性。他還指出:“社會的構成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依賴某一個制度,而需要的是一套相互制約和補充的制度;這些制度不僅包括成文憲法和法律明確規(guī)定的,而且并且可能更重要的是包括了社會中不斷形成、發(fā)展、變化的慣例、習慣、道德和風俗這樣一些非正式的制度?!保?]我們看待闖紅燈問題,不能僅僅歸咎于紅綠燈制度本身,還要看到人們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風俗,從更深層次來剖析。

        最后,我們需要看到,正是紅綠燈制度的缺陷,才使得闖紅燈的合理性進一步增強。紅燈時間的長短往往和闖紅燈的概率成正比。合理設置紅燈的時間顯得尤其重要??梢酝ㄟ^建立行人群體闖紅燈行為決策模型優(yōu)化信號控制方法,在行人確定安全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汽車通過的危險,可以設置人工改換紅綠燈按鈕,減少行人等待的時間,提高運作效率。除此以外,紅綠燈制度本身還需要其他的管理制度來支撐。可以運用正面管理方式和負面管理方式相結合的方法,激勵與懲罰雙管齊下,改善闖紅燈現象。例如,河北省石家莊市斥資10萬元獎勵不闖紅燈者①2010年7月10日至7月21日期間,石家莊市按照“不定時間、不定路口、不定對象”的原則,對當天搜索開始后在各路口尋找到的“第一位不闖紅燈的行人”、“第一位不闖紅燈的非機動車騎乘人”進行現場獎勵,每人一次獎勵現金500元。(參見《石家莊10萬元獎勵不闖紅燈者160余人領走8萬》,《法制日報》2010年7月23日報道。,雖然這項遵守交通法規(guī)獎勵活動未必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一無奈之舉可以引起市民的關注,減少闖紅燈狀況。獎勵作為一種正面的管理方式有其自身的社會學依據,并且,從心理層面來說,獎勵能夠與懲罰起到相同的作用。

        闖紅燈問題從主體因素、守法環(huán)境、制度本身等方面來看,的確具有其一定意義上的合理性,但這并不能論證出闖紅燈的正當性,也并不能得出紅綠燈制度本身是一無是處的結論。從規(guī)則制定來看,紅綠燈制度有其科學合理的一面,有利于安全和公平的實現,并且在一定意義上也促進了效率的實現,因為從宏觀層面來說,紅綠燈制度有效防止了交通秩序混亂、道路阻滯不通現象的出現。

        本文論證了闖紅燈的合理性,實質上是為了給完善紅綠燈制度找出改進的動力和依據,而非為了否定制度本身的正當性,這也是本文在結束之前所需要強調的一個問題。

        闖紅燈行為是一場內心道德的較量,是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體現,也是秩序規(guī)則設置與法律信仰的折射。要減少闖紅燈行為,必須在尊重公眾文化心理傳統(tǒng)的基礎上,合理設置規(guī)則,從而達到市場經濟主體效益的最大化。

        [1]河北行人違章罰款規(guī)定實施兩月遭遇尷尬[N].法制日報.2007- 5-14.

        [2]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聯書店,1997:184.

        [3]鄧正來.哈耶克法律哲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43.

        [4]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5:28.

        [5]周安平.許霆案的民意:按照大數法則的分析[J].中外法學.2009,(1):83.

        [6]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理方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100.

        [7]季衛(wèi)東.憲政新論:全球化時代的法與社會變遷[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

        [8][9]朱蘇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關于馬歇爾訴麥迪遜案的故事[J].比較法研究1998,(1):71.

        Study on Red-light Running Problems of Pedestrians

        TANG Yun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Jangsu China 210093)

        Red-light runn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life,which is also a big problem to the traffic management.Article 62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Road Traffic Safety Law stipulates that pedestrians passing across streets equiped with traffic lights shall use zebra crossings.The question is why the red-light running phenomenon widely exists?After a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jurisprudence and the theories o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such existence has its rationality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aspects about the violators,the law enviroment and the social legal system.

        Cost and benefit;Law enforcement;Rules setting

        D925.2

        A

        1008-2433(2012)01-0117-05

        2011-11-11

        唐 赟(1988—),女,江蘇常熟人,南京大學法學院2010級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規(guī)則
        拼寫規(guī)則歌
        撐竿跳規(guī)則的制定
        數獨的規(guī)則和演變
        依據規(guī)則的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6:16
        善用首次銷售規(guī)則
        中國外匯(2019年7期)2019-07-13 05:44:52
        規(guī)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幸福(2018年33期)2018-12-05 05:22:42
        顛覆傳統(tǒng)規(guī)則
        讓規(guī)則不規(guī)則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20:59:57
        TPP反腐敗規(guī)則對我國的啟示
        啦啦操2010—2013版與2013—2016版規(guī)則的對比分析
        運動(2016年6期)2016-12-01 06:33:42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另类欧美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av第一二三区| 国产日产韩国av在线| 中文字幕肉感巨大的乳专区|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 西西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成人av在线久色播放| 久久久国产精品黄毛片| 国产专区一线二线三线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日韩国产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五月天色婷婷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草莓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字幕无忧| 精品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夜色国产精品噜噜亚洲av| 丰满岳乱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 |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日韩国产av无码无码精品|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亚洲| 亚洲精品久久区二区三区蜜桃臀|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一页| 成熟了的熟妇毛茸茸| 亚洲色无码播放|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小说| 国产成人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系列丝袜熟女精品视频| 凹凸世界视频a一二三|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亚洲日韩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