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力
(黑龍江省望奎縣畜牧技術服務中心152100)
推廣豬的人工授精技術,是加快豬種改良步伐,充分發(fā)揮優(yōu)良種豬作用,促進養(yǎng)豬生產發(fā)展的重要技術措施。而在實際生產應用中,有些地區(qū)應用效果不理想。通過豬人工授精技術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精細化管理可提高母豬的受胎率和產仔數,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規(guī)?;i場的經濟效益。本人根據多年生產實踐對豬人工授精技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總結,希望對廣大養(yǎng)豬戶有所借鑒。
公豬舍與采精室應相對獨立,相距8 ~10 m,采精室與精液處理室相隔離,墻壁上安一個窗口傳遞精液。公豬欄應有2.5 ~3.5 m2,地板最好為全漏縫式或半漏縫式。運動場應毗鄰公豬舍,運動場欄舍應相對大于公豬欄,欄內鋪設細砂,有利于肢蹄的保健。應配備飲水器,有樹遮蔭。公豬有充足的運動和日光浴,才能保證精液品質。應配備各種降溫、檢測、保存等設施。
實驗室是精液檢查、處理和貯存的場所。實驗室只允許進行精液的檢查、稀釋、分裝和保存工作,不允許帶進與精液生產無關的任何物品。非工作人員不準進入檢驗室,工作人員進入前必須穿戴專用的工作服、鞋帽,經紫外線照射消毒后方可進入。室內地板、工作臺應保持清潔衛(wèi)生,室內不應有異味。采精室與精液處理室之間的傳遞窗口只在傳遞物品時才按先后順序開啟使用。
體型外貌應符合品種特征、無黑斑雜毛、體型結構勻稱、前后肢站立勻稱協調、步態(tài)穩(wěn)健、四肢粗壯有力結實,關節(jié)靈活無腫脹、不僵硬,無臥系、跛腳現象; 睪丸應大小適中對稱、包皮小、包皮內無積尿或積尿很少; 乳頭數應至少6 對以上、乳頭排列均勻對稱、無瞎乳頭、副乳頭等。
對于眼簾有嚴重的淚斑或鼻出血病史,鼻梁歪斜的應考慮淘汰。公豬應無睪丸炎、附睪炎、陰莖炎等。
評定精液品質,對于作為種用的應保證精液活力在0.7 以上,精子畸形率不超過17%的才可以應用于生產。
成年公豬應單圈飼養(yǎng),有利于誘導其爬跨,便于調教,但必須防止打架,其中1 頭調教成功后,必須分欄飼養(yǎng)。成年公豬飼喂量2.5 ~3.0 kg/d,1日2 餐,且每日的飼喂量應根據公豬的體況、采精頻率靈活掌握,采精頻率高的應適當增加投喂量,對于后備公豬的飼喂應適當控制飼料的投喂量,每頭平均2.0 ~2.5 kg/d。
防止公豬過肥,投喂量過大易形成垂腹,影響采精配種。同樣每天的飼喂量應根據每頭公豬的大小、膘情而異,既要保證其生長發(fā)育又要控制好開配前的良好體況。
在采精頻率高或炎熱的夏季應適當地增加飼料中粗蛋白的水平,尤其應保證賴氨酸的供應。同時應保證脂溶性維生素A、D、E和礦物質等的營養(yǎng)供給。
公豬自身的抵抗力很強,一般應盡量避免對公豬進行飼料加藥,不合理的加藥方案對公豬精液的活力、密度和產精量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飲水應清潔衛(wèi)生,夏季最好供應低溫飲水,建議飲水中加入適量的維生素C,對防暑降溫和改善精液品質有一定的效果。
夏季的降溫管理: 這是公豬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如公豬受到高溫熱應激后,精液品質會下降。公豬夏季最好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降溫。
公豬的運動管理: 每次運動1 h左右,應避免紫外線強光照射在豬背上; 冬春季一般早晨采完精后趕至運動場,直至下午下班才趕回公豬舍。
疫苗注射管理: 公豬的疫苗注射應合理安排,對于應激反應較大的疫苗如細小病毒苗、五號濃縮苗等,應盡量避免1 次全群免疫,建議分批次進行免疫注射防止對精液造成影響。
性能記錄管理: 每周應做公豬的健康狀況、體況、精液品質的綜合報表。根據報表所反映的情況決定公豬的淘汰和后備公豬的選留。
淘汰與補充制度: 公豬的淘汰完全取決于公豬的繁殖性能、遺傳改良及肢蹄狀況。
公豬的調教管理: 后備公豬在7 ~8月齡,體重達到100 ~120 kg 時才開始調教。調教可分為觀摩法、發(fā)情母豬誘導法、分泌物刺激法等。
在采精之前,確保公豬有很好的休息和運動。采精杯上要有一層消毒好的濾精紙或采用四層濾精紗布,將采精杯放入37 ℃的恒溫箱預熱。趕公豬到采精室,立即將公豬尿囊中的殘尿擠出,若陰毛太長,要用剪刀剪短。
用高錳酸鉀水和清水洗干凈公豬的全身,特別是包皮部,并用毛巾擦干凈包皮部,用手撫摸公豬的陰部和腹部,以刺激其性欲的提高。當公豬性欲達到旺盛時,它將爬上假母臺,并伸出陰莖來回抽動,此時就可以順勢拉出陰莖進行采精。
當公豬采精時,一般前面射出的較稀的精清應舍棄不要,當射出乳白色的液體時,即為濃精液,就要用采精杯收集起來。射精過程中,公豬會再次射出較稀的精清,連同最后射出較稀薄的部分膠體都應棄去不要。
采精完成后,公豬一般都會自動跳下假母臺,但有時公豬不愿下來時,可能還要射精,故要有耐心,不要強迫其下來,以免產生恐懼感,影響下次采精。
一般情況下,后備公豬1 周采精1 次,生產公豬1 周采精兩次。
正常精液的顏色為乳白色或灰白色。射精量在150 ~500 mL,活力要求不低于0.6。精液采集檢查后應盡快在30 min內稀釋,一般1∶1 ~4 稀釋。取一支清潔消毒后的干燥溫度計,首先測定精液的溫度,然后用同一溫度計測定稀釋液的溫度,一定要以精液的溫度為準來調節(jié)稀釋液的溫度,兩者溫差不超過1 ℃。將等溫的稀釋液沿杯壁緩慢倒入精液中,先進行一倍稀釋,等待3 ~5 min后再進行合理稀釋,每次稀釋后,要用溫度計輕輕攪動,不要過快,要勻速。稀釋完畢后,進行分裝,一般分裝80 ~100 mL,保存時要放入17 ℃的恒溫冰箱。每隔12 h要搖晃一次,防止沉淀過久導致精子死亡。
母豬的正常發(fā)情周期一般為18 ~23 d,平均為21 d,發(fā)情持續(xù)期為5 d。
地方品種常有鳴叫、翻圈、食欲減退或停止采食、喜歡爬跨其他母豬或被母豬爬跨、頻頻排尿、神情呆滯等外部表現。外陰的主要征狀為紅腫和排出黏液。開始發(fā)情陰戶紅腫,顏色由淺變深; 發(fā)情至旺盛時期,外陰排白色濃稠呈絲狀黏液。為了防止發(fā)情不明顯的母豬漏配,在配種期間最好利用專門試情的公豬,每天早晚各試情一次。
地方品種6月齡左右,體重50 ~60 kg時配種較適宜。引進品種,如長白、大白豬、杜洛克豬及其培育品種等,8 ~10月齡,體重100 kg左右時配種較好。無論是我國地方品種還是大型引進品種及其培育雜種,在首次發(fā)情后的第3 次發(fā)情配種較好。
判斷發(fā)情要一看二摸三壓背。一看是看行為表現; 二摸即摸陰戶看分泌物狀況; 三壓背即按壓母豬腰薦部,母豬表現呆立不動、豎耳舉尾,此時配種最易受孕。
適宜的配種時間應是母豬發(fā)情開始后的21 h,即在發(fā)情的第2 天配種。為了充分發(fā)揮母豬的生殖潛力,提高產仔數,一般提倡在發(fā)情期內兩次配種,間隔8 ~12 h。配種過程中要嚴格消毒,但要避免消毒劑殺死精子。
如果抽出輸精管時拉不動,不要強拉,可觀察十幾分鐘,待母豬性興奮消退后,即可抽出輸精導管。
尿液可以殺死精子,因此,被污染的輸精導管應丟棄,換新的輸精導管。
當看見精液流出陰戶時,應將輸精瓶放低,讓精液回到輸精瓶,然后再略微抬高輸精瓶。如果仍出現倒流,應試著將輸精導管向前插入,并檢查是否鎖定在子宮頸內。如果輸精導管仍無法被鎖定,應將輸精導管抽出,過3 ~5 min,母豬子宮頸放松后,再重新插入。
如果是在輸精開始時精液流動不暢,可擠壓輸精瓶,使輸精管中充滿精液并使部分精液進入子宮內,這樣也有利于刺激宮縮;如果精液瓶位置太低,可適當抬高; 如果精液瓶流出部分精液后,精液不再流動,可輕輕擠壓精液瓶,必要時,將精液瓶上部打孔,讓空氣進入精液瓶。
人工授精的最大益處是把優(yōu)秀公豬的最佳遺傳效應最大化體現到繁殖種豬群和商品肉豬群。因此,選擇頂級優(yōu)秀種公豬實行人工授精技術關鍵環(huán)節(jié)的精細化管理是提高養(yǎng)豬效益的關鍵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