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陽
江蘇核工業(yè)格林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100
在液壓系統(tǒng)中,液壓油缸作為執(zhí)行元件,起到了支撐和產生壓力的作用,油缸的運行狀態(tài)影響到設備的工作質量及可靠性。所以,在油缸的制造中要掌握好其制造關、檢驗關,才能保證機械設備安全、長期、穩(wěn)定、滿負荷、高精度、高性能、低成本地運行。
液壓油缸由缸體、活塞桿以及密封件組成。在缸體的內部,活塞將缸體分為兩個部分,兩個部分分別通著一個油孔,由于液壓油的黏性比較高,壓縮比很小,當缸底油口進油時,活塞將被推動使缸蓋油口出油,活塞會推動活塞桿,推動的結果是使另一個油孔出油,活塞就帶動了活塞桿的伸出、縮回運動,起到支撐和釋放壓力的作用。
所有液壓元件和密封部件在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在制造過程中,如果超差,如缸體的內徑、活塞的外徑、密封槽的深度、寬度和裝密封圈孔的尺寸超差、或者因為加工問題,發(fā)生了失圓、自身有毛刺或者鍍鉻脫落等情況,相應的密封件就會發(fā)生變形、壓死、劃傷或壓不實等現象,失去密封功能,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
解決辦法:在設計時,各元件要保證幾何精度,選擇正確的密封件;在制造時,保證各零部件的上下公差配合,從液壓系統(tǒng)泄漏影響因素出發(fā),進行綜合考慮,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泄漏。
下料:利用鋸床進行下料,兩端保留的是平頭、鋸口,長度按照設計確定。
熱處理:對材料進行調制,以此獲得綜合的機械性能,保證加工與應用質量。
車削:卡盤和頂尖配合使用,一夾一頂,同時用中心架對缸體進行支撐,保證缸體的同軸度,保證加工余量。
鏜削:這是油缸缸體加工的主要工序,加工制造過程中,一般采用的是粗鏜、半精鏜、浮動鏜和滾壓工藝。缸體內孔的鏜削過程是鏜刀、鐵質支座與軸承座形成穩(wěn)定的加工結構,然后利用鏜刀完成加工。鏜削前將缸體放入鏜床的支架中并進行固定,利用螺栓加緊,調整鏜刀刀尖的高度,使之與油缸缸體中心保持一致,這是為了保證鏜刀嵌入后不需要找正,自動定心;鏜削的進刀量利用鏜刀的調整來控制,內孔鏜削粗加工與精加工是分開完成的,浮動鏜加工即為缸體的精加工階段,調整浮動鏜刀的水平位置,選擇適當的切削速度和走刀量,根據工藝要求,適當選擇加工次數并保留加工余量。
滾壓:滾壓加工時,要根據缸體公差要求,調整滾珠的松緊實現滾壓頭的公差尺寸,以達到加工要求。利用此種方式對油缸進行加工,缸體內孔的公差可以達到其要求的精度,同時也降低了工序間的誤差復映,保證缸體的粗糙度和公差滿足設計要求。
二次車削:架中心架,按照內孔找正車削油缸缸體的螺紋與焊接尺寸。
檢測:最后對所有加工面進行檢測。
2.2.1 振刀和讓刀
油缸缸體在鏜孔的加工中由于缸體的長度增加,鏜桿也相應變長,加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振刀或者讓刀的情況,使得內孔出現波紋或者錐度的缺陷。因此此種加工措施的關鍵就是控制內孔鏜削的加工精度,如果鏜削的精度降低,鏜削加工出現的誤差就會對缸體產生影響,就不能保證加工孔位的精度公差與位置要求。生產過程中,為了消除鏜削的精度影響,一般選擇在鏜加工和浮加工階段,走刀少量多次,準確地控制缸體內孔尺寸精度。在滾壓階段,調整好滾珠尺寸,調整轉速和走刀速度,保證缸體內孔光潔度。除此以外,冷卻液要清潔無雜質,流量要足以將鐵屑及時沖出浮動鏜刀的切削刃,防止產生切削瘤,造成缸筒表面劃痕,影響缸筒內表面加工質量。
2.2.2 崩刀
缸體和活塞桿的車削過程中,合金刀對外圓進行車削的時候容易出現崩刃的情況,對于硬質合金刀頭而言,此類缸體的材料沖擊韌性不是很高,其硬度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顯著下降,當車削到缸體的焊接部位時,刀具溫度已經很高了,但是遇到焊接位置的時候因為材料的硬度突然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就容易造成崩刃情況。為此,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對刀具進行合理選擇,改進其加工性能,提高安全性。同時需要一直保持液體降溫,即利用車削液對加工過程進行保護,帶走多余的熱量,降低切削區(qū)域的溫度;同時也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降低車刀與工件之間的摩擦阻力,提高表面質量。
根據圖紙,檢查實物是否符合圖紙要求,檢查油缸的外觀(如油漆顏色)是否與圖紙要求一致,油漆表面噴涂得是否均勻,是否有掉漆,是否有色差,是否有流掛,在油漆表面是否有明顯的灰塵及起泡等;沒有噴漆的表面是否生銹,外觀是否光滑平整,是否有壓痕、夾痕碰傷、劃痕等痕跡,在活塞桿的表面是否有光滑的鍍層,是否有起皮、起泡和脫落等缺陷;油缸焊接部分焊縫是否平整均勻,是否有焊渣和漏焊,是否夾雜著焊接的缺陷;法蘭缸在螺栓的連接部分,螺栓伸出與安裝長度是否一致,固定螺帽和墊片有無缺失,連接法蘭與缸桶是否整齊;油缸外露部分油口是否蓋嚴,在活塞桿外露的螺紋與其他的連接部分是否加保護套等。
3.2.1 活塞桿的檢驗
用外徑千分尺對活塞桿上的密封槽和外徑尺寸進行檢驗,確保尺寸公差都在圖紙要求范圍內,檢查鍍層厚度是否合格(一般不超過0.04mm)?;钊麠U的彎曲限度為1mm/m,測量時將活塞桿平行部分的兩端用V型塊支起,把百分表設置在兩個塊的中間部位,使活塞桿旋轉,讀取百分表振幅最大和最小值的差。
3.2.2 缸體的檢驗
使用游標卡尺和外徑千分尺對缸體的長度和外徑尺寸進行檢驗,內徑的檢驗需要內徑量表進行精確檢查,確認尺寸公差符合圖紙要求,檢查鍍層厚度是否合格(一般不超過0.04mm)。
油缸的檢驗過程中如出現非常細小的縱傷,可用油石輕磨修整,修整后如果用指甲一滑還感到不平時就再次進行電鍍;如有圓滑的凹坑,需用油石打磨周邊的尖起部分,如果縱傷過大或凹坑過深時要再次電鍍。再次電鍍后必須要研磨,但是鍍層的厚度最大只能到0.07mm。用油石修整的過程中鍍層消失而露出基底時,不能使用,需要再次電鍍。
3.2.3 試驗方法和項目
試運轉:調整系統(tǒng)壓力,被試液壓油缸在無負載的情況下起動,并全程往復運動數次,排盡缸體內的空氣。
起動壓力試驗:試運轉后,在無負載的情況下,調整流溢閥,使無桿腔壓力逐漸升高,至液壓缸起動時,記錄下起動壓力。
耐壓試驗:將被試液壓油缸活塞分別停在缸體兩端,分別向工作腔輸入公稱壓力1.5倍的液壓油,保壓2min以上。
耐久性試驗:在額定壓力下,將被試液壓缸以設計要求最高速度連續(xù)運行,一次連續(xù)運行8h以上。在試驗期間,被試油缸的零件不能進行調整。
泄漏試驗:內泄漏,在被試液壓缸工作腔輸入公稱壓力的液壓油,測定經活塞泄至未加壓腔的泄漏量;外泄漏,測量活塞桿密封處的泄漏量,各結合面處不得有滲漏現象。
緩沖試驗:將被試液壓油缸的緩沖閥全部松開,調節(jié)被試液壓油缸的試驗壓力為公稱壓力的50%,以設計最高速度運行,檢測在運行至緩沖閥全部關閉時的緩沖效果。
綜合檢驗情況,判定油缸是否合格,不合格的,要按照不合格品的處理流程規(guī)定來進行處理。
液壓油缸在制造和檢驗中都存在著難點,這是生產廠家和使用者都要面對的問題。
在油缸的加工中,不同的部件對加工的工藝要求是不同的,同時對生產管理中的質量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前面的分析中不難看出,要保證產品的質量首先應對工藝措施進行必要的研究與改進,使得工藝措施適應加工的對象,利用一線技術人員的建議綜合技術規(guī)范來提高油缸加工流程、工藝的合理性。在油缸的檢驗中,圍繞油缸的加工重點、難點,對部件的尺寸、粗糙度進行檢查,確保其在公差范圍內;試驗階段按照試驗流程、工藝,規(guī)范試驗操作,做到精心和細心,這樣就可保證生產的油缸質量過關。
[1]雷天覺.新編液壓工程手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1998.
[2]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
[3]劉賢波,宋峰,王玉寶.液壓油缸結構的改進[J].煤礦機械,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