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重慶 合川 401572)
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行為方式等方面產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充分運用網絡的平臺,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是新形勢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結合大學生的網絡生活,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以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已成為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契機,以人為主體、以生活為中心、以教育為導向的教育模式[1]。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fā)點和作用點,思想政治教育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世界,又要回歸于現(xiàn)實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要與現(xiàn)實生活世界相一致,才能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大學生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現(xiàn)實世界,另一個是虛擬世界。在虛擬的網絡環(huán)境中,大學生的真實身份被虛擬化了,但大學生仍然以平等的地位在網絡環(huán)境中進行各種信息的自主選擇,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生活信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貼近大學生生活世界,不僅是現(xiàn)實生活世界,還有網絡虛擬的生活世界。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到大學生網絡生活中去,形成健康的網絡生活,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這是當前對大學生展開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立足于網絡生活,在網絡生活中尋找契機,以大學生為主體,以網絡為媒介,以網絡生活為中心,以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導向的教育模式。
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展的影響,高校信息化進程加快,使當今的大學校園里基本上達到了“天羅地網”、“無網不在”。 現(xiàn)代大學生借助網絡媒介,形成了豐富的網絡生活,網絡生活成為大學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大學生網絡生活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網絡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實效。只有形成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才能使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沒有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網絡時代,大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各種信息,網絡成為了大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網絡生活中,大學生可以通過各種網絡搜索引擎迅速獲取所查找的信息。通過淘寶網、拍拍網等網站,購買衣服、食品、訂票出行,進行網絡消費;通過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網絡游戲等方式,進行網絡娛樂;通過網絡聊天室(如 QQ)、電子公告版(BBS)、電子郵件(Email)等形式進行網絡人際交往;通過網上講座,網絡圖書資源瀏覽,下載中外文電子期刊,進行網絡學習。網絡給大學生帶來便捷而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但大學生還處在不成熟的階段,有的大學生為了逃避現(xiàn)實的大學生活,而整天沉浸在網絡生活中。網絡生活中的負面效應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及其行為模式。高校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認識不足,很多高校尚未認識到針對并貼近大學生的網絡生活展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而只是將作用力集中在簡單消除網絡的負面信息之上,這樣做存在片面性,收效甚微。
在大學生的部分網絡生活領域中,出現(xiàn)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必要的引導的現(xiàn)象。如在網絡娛樂中,網絡游戲是受到很多大學生青睞的娛樂活動。網絡游戲推陳出新,許多大學生經不住誘惑而沉溺其中,荒廢學業(yè)。在網絡游戲中夾雜的網絡色情更是讓有些大學生胡思亂想,喪失道德。對于大學生網絡生活的這個領域,網絡游戲給大學生帶來嚴重負面影響。雖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大學生,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思想教育,但是并沒有從網絡游戲的本身進行必要的引導,針對大學生網絡游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有待努力。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滯后于大學生的網絡生活,缺乏有效的引導。當大學生在網絡中缺乏理性的人際交往,透支網絡消費而無法支付等負面現(xiàn)象對大學生產生嚴重影響時,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加強重視。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是建立紅色網站進行教育,提倡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班級聊天的QQ群進行督導。紅色網站主題思想鮮明,內容豐富,但是很多紅色網站并沒有與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信息點相連接,教育的內容理論性強,形式單一,無趣味性,缺乏吸引力和引導能力,不能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所以很多高校建立的紅色網站的點擊率并不高,有的甚至形同虛設,沒有發(fā)揮出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建立班級QQ群聊這種方式,方便向全班同學發(fā)布信息,同時能隨時關注群聊記錄,也能把握大學生的一些思想動向,進而針對關鍵人物,展開交談,進行引導教育。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在網絡人際交往中,大學生群聊的內容是一些現(xiàn)實事件,很多大學生通過私聊的方式進行交流。即使通過群聊信息,有的群聊內容具有含蓄性,不能很好地預防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
大學生的網絡生活化給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網絡讓大學生能迅速獲得所需信息,他們不滿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枯燥的理論教育內容和灌輸形式,他們希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能了解并理解他們的網絡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者應通過平等的對話方式與他們進行交流,教育內容是寓教于樂的,通過多種網絡現(xiàn)代化手段的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有很多高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網絡生活體驗,這種網絡生活體驗是站在大學生的立場和心境需要下的生活體驗。有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也有自己的網絡生活,但僅僅從教育主體的立場出發(fā)展開教育,也很難深刻地把握大學生的網絡生活,所以,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不高。
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有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對網絡技術不熟悉,要對大學生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很大。有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未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不知道怎樣運用網絡技術更好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對大學生網絡生活突顯出來的問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洞察力不強,預見性不夠,不能有針對性地及時地通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引導教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提出,“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根據該意見提出的目標,要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從長遠來看,只有樹立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戰(zhàn)略意識,才能保持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長久煥發(fā)生機和活力。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大學生網絡生活中,難免會接觸到一些負面信息,高校應在網絡中占領并鞏固陣地,對大學生展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應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信息來占領網絡陣地,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鞏固網絡陣地。同時,針對大學生網絡生活的各領域,搶占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點。高校應從具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出發(fā),做好大學生網絡生活教育、生活管理、生活服務,全面、細致地突出重點生活領域地展開工作,以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作為負責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樹立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戰(zhàn)略意識,適應網絡發(fā)展的新方式,結合大學生網絡生活的需要,展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對的重要任務。思想政治教育者應增強自身的使命感。一方面要做好以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內容的校園網站建設;另一方面結合大學生網絡生活的各領域,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此外,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還可以相互交流,借鑒彼此的經驗,以便更好地推行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跟上大學生網絡生活的發(fā)展節(jié)奏,使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網絡生活協(xié)調發(fā)展。長期以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滯后于大學生網絡生活,不了解大學生的網絡需求,沒有貼近大學生網絡生活。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網絡生活出現(xiàn) “兩張皮”的現(xiàn)象,導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微。立足于大學生網絡生活需求,把其作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發(fā)點來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是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關鍵。高校應不斷完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為主題的網站,豐富網站內容,創(chuàng)新網站形式,打造更多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載體,以滿足大學生網絡生活方式多樣性的需求。同時,根據各載體在大學生網絡生活中受歡迎的程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突出各高校在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建設中的特色。
把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大學生網絡生活中,使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網絡生活相結合,才能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把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大學生網絡學習中,以實現(xiàn)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學習的結合。如果是正式的網絡課堂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多向授課老師宣傳,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滲透在其教學的學科當中;如果是非正式的網絡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導大家在網絡中,上傳正確、積極、健康的知識,以便受教育者檢索和系統(tǒng)了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和信息。把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中,以實現(xiàn)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人際交往的結合。如果是個人型網絡交往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對大學生個人一般以電子郵件、發(fā)短信等形式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如果是個人與公共型網絡人際交往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對陌生群體展開話題交流,通過網絡聊天等形式圍繞相關話題,將黨的方針、政策滲透其中,進行引導。把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大學生網絡娛樂中,以實現(xiàn)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娛樂的結合;如果是視聽欣賞型的網絡娛樂,思想政治教育應在網絡上向大家宣傳、上傳思想高尚、健康向上的視聽資料,做好大學生網絡下載、收藏的管理和服務。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時時關注大學生經常瀏覽的影音網站,可以設置影音評論區(qū),根據大學生評論的內容,來把握其思想動態(tài),展開引導和教育;如果是參與型網絡游戲娛樂方式,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網絡游戲中,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游戲相結合。大學生玩網絡游戲是校園大學生主要的網絡娛樂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注意這個實際情況,與網絡游戲軟件開發(fā)商進行合作,開發(fā)具有思想和娛樂性,并易于大學生樂于接受的網絡游戲軟件。使大學生在輕松的網絡游戲時,又在潛意識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就可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梢?,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在大學生網絡生活中,通過各種網絡形式,能夠使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展開全面、持久的引導,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定的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履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職責,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基礎,也是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網絡生活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強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隊伍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強理論學習,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自身的網絡技術培訓,掌握網絡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及時解決大學生面對的各種問題。高校可以定期約請網絡技術專家為思想政治教育者展開培訓,增強他們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開展工作的能力。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有現(xiàn)代教育意識,真正樹立起“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理念。結合大學生網絡生活,在網絡環(huán)境下主動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一支既懂思想政治教育藝術,又懂信息網絡技術,并且具有豐富大學生管理經驗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有豐富網絡生活體驗和從大學生的立場和需要出發(fā)的生活體驗,又要有作為教育主導者的理性思維,做到深刻把握大學生的網絡生活。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參與網絡人際交往,與大學生進行互動,通過網絡與大學生多交流,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在與大學生交談中發(fā)表自己有見地的想法,以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合生活,尋求多樣性,使大學生易于接受。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自己的博客和微博,以開放、多樣、有趣的話題,吸引大學生參與話題討論。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還要像大學生一樣有網絡娛樂生活,體驗各種網絡娛樂方式,積極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網絡娛樂中的作用。
總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有與時俱進的工作思路和求真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從大學生的網絡生活出發(fā),關注大學生的網絡生活需要,把握大學生網絡生活存在的問題,將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融入在網絡生活中,以實現(xiàn)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保持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久效力。
[1]陳蘭榮,張震.關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6(21):124,125.
[2]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03.
[3]李煥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4(3):116-117.
[4]邱莉麗.芻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1):188.
[5]張媛媛 鐘蘭嵐.網絡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研究,2010(2).
[6]柳禮泉,陳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述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編輯部,2010(1).
[7]黃娜娜.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
[8]陳木龍.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探析[J].求是,2011(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