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洋 吳猛猛 龔文超 趙冬冬
海軍潛艇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
國防生任職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喬洋 吳猛猛 龔文超 趙冬冬
海軍潛艇學院,山東 青島 266042
本文分析了當前國防生任職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對提高國防生的人才培養(yǎng)水平、實現國防生任職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國防生; 問題與對策; 任職
軍人職業(yè)就意味著犧牲和奉獻,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重個人發(fā)展、重物質利益、重生活享受的多元價值取向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每年數以萬計的國防生走入軍營時,國防生干部走入軍營能否勝任本職工作,能夠適應艱苦的軍營生活?
雖然國防生干部勝任本職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想在部隊干不想在基層干的也為數不少。據調查,基層干部學歷層次比5年前上升了14.1個百分點,稱職率高達96%。同時,又不斷有年輕干部通過改行、轉業(yè)離開一線,其中認為“個人發(fā)展受限”的占35%。有些大學生選擇國防生,不是為獻身國防事業(yè),而是看上國防獎學金和畢業(yè)后的就業(yè)無憂,到部隊后體驗到生活緊張、訓練艱苦,與到地方工作發(fā)展較好的同學相比感到失落。也有一腔激情來部隊的,一遇挫折就失去了動力。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不和諧?為什么他們不能扎根基層?筆者從國防生干部自身和部隊環(huán)境等因素進行分析。
1.1 不能很快適應部隊,扎根基層的準備不足
從簡單固定的校園生活到節(jié)奏緊張、環(huán)境艱苦的部隊生活,他們很難一下子適應。當他們受到部隊條令條例的嚴格管理和約束時, 當所學的專業(yè)和從事的崗位相差較遠時, 當聽到大學同學在地方發(fā)展取得較大成就時,心理落差強烈, 有的甚至動搖了在部隊發(fā)展的信心和決心。有少部分人剛到部隊不久就產生轉業(yè)復員的想法。這顯然是他們扎根基層的硬件和軟件準備不足造成的,其中硬件就是掌握各項技能和知識、了解各種工作程序;軟件就是思想上扎根基層、獻身國防的準備。
1.2 不能將個人學習深造與部隊建設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
對國防生干部來講, 對自己發(fā)展前途期望很高,比如,據一個“關于考研目的”的網絡調查,只有4%的人是為了強大國防[4]。大部分人把其作為“跳板”, 有的是為了換一個清閑、有前途的單位, 有的是為了借上學解決個人婚戀問題,有的借口照顧父母和家庭,有的是為自己以后的工作崗位“鍍金”??傊畟€人問題考慮較多,沒有放在國家國防的高度上來,沒有把個人發(fā)展和部隊建設很好地統(tǒng)一起來。
1.3 工作缺少經驗,遇到挫折容易心灰意冷
國防生干部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思維活躍, 接受新鮮事物快, 掌握一定專業(yè)技能, 進入工作情況快, 但同時, 他們自尊心較強, 感情脆弱, 易受外界影響, 工作稍有不慎, 一旦受到領導批評, 便對自己垂頭喪氣, 心灰意冷, 失去當初的工作熱情。同時由于缺乏當兵的經歷, 不能與戰(zhàn)士打成一片, 無法及時掌握戰(zhàn)士思想動態(tài),工作經常陷入被動。
1.4 部隊對國防生干部準備不足
國防生剛剛進入部隊,對于部隊來說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有些部隊領導和士兵會不自覺給國防生干部的貼上“嬌氣”、“自由散漫”、“奶油小生”等標簽,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和不信任,有的認為國防生干部不如軍校畢業(yè)生或部隊生長干部用著順心順手,從而使國防生干部感受到冷遇,信心大跌。
2.1 深“4+1”,“3+1”“2+2”軍地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模式
地方大學科研教學資源豐富,學科體系健全,基礎教育優(yōu)勢明顯;軍校有一套完整的軍事教學訓練體系,對于塑造軍人品質有天然優(yōu)勢。地方大學與軍校應該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彌補各自的不足。當前普遍采用“4+1”,“3+1”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模式,其中“2+2”模式是指在地方大學進行基礎教育,在軍校進行軍政訓練和專業(yè)學習,尤其值得推薦。這些都應該深入研究和貫徹下去,此外還應該探索軍地合作的新模式,比如,選派軍校經驗豐富的軍事教員到地方高校對國防生進行輪訓;軍校與地方大學之間建立“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接口交流模式;建立實習、實驗基地等等。
2.2 加大崗前任職培訓的真實度、實效性
崗前培訓容易流于形式、走過場,如何增加真實度,使學員可以在培訓之后很快進入角色?筆者認為應該從創(chuàng)新培養(yǎng)的理念和模式上動腦筋,例如采用“虛擬訓練與現實操作相結合”的方式。開發(fā)網絡虛擬培訓系統(tǒng),使學員通過虛擬模擬和訓練,親歷任職工作中的各種問題、了解各項訓練和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與此同時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采用軍事化管理方式,通過輪值、角色扮演等途徑,增加實踐的機會來鍛煉學員的“兵味”,提高學員的領導才能,讓學員可以在一個軍官的高度來思考處理問題。
2.3 國防生干部自身要提高應對挫折的能力
國防生進入部隊以后,大多會感受到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感受到部隊環(huán)境的艱苦和約束,感受到內心的波瀾和澎湃。這樣有些人會心灰意冷,甚至有退伍復原的想法。自此國防生的成長必定要經歷這個痛苦蛻變的過程,應對挫折的能力不可或缺。同時在應對挫折的過程中要有樂觀的精神,在轉變的過程中痛并快樂著。
2.4 部隊要對國防生有所包容,并適時適當地引入心理咨詢和輔導
國防生干部普遍文化素質高,報國熱情高,但缺少經驗,容易受挫。部隊要針對當代大學生軍官的特點,認識到大學生軍官將是我國軍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的主力軍,積極探索大學生干部培養(yǎng)使用的現代理念和方法,建立大學生干部成長關鍵階段的培養(yǎng)目標和育才體系,對國防生干部有步驟的進行培養(yǎng),發(fā)掘他們的優(yōu)勢和特長,為他們提供施展抱負的平臺,為我軍現代化建設注入新生力量。此外還應該積極引入心理咨詢和心理輔導機制,尤其是那些對部隊很不適應,處于彷徨迷茫的國防生干部,要指引他們調整心態(tài),認識自我,扎根基層,把精力放到謀部隊發(fā)展建設上來,把時間花在研究如何做好本職工作上來,讓他們安全有序地度過蛻變期,使他們盡快進入角色。
正如海軍明星博士陳儼將軍所說的:“他們需要背后一雙關注的眼睛。他們渴望來部隊的第一時間,能感到部隊領導對他們是重視的、期待的,這期待的目光會讓他們建立信心。部隊領導需要把目光放長遠,允許年輕干部有一個成長的過程。觀察一段時間后,給他們一個合適的定位,一個長期發(fā)展的設計。他們中間肯定有被淘汰的,這很正常。”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5.057
喬洋,遼寧錦州人,1980.11,海軍潛艇學院政治部政治教研室助教,雙學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