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慶,耿建軍
(1.舞陽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河南 舞陽 462400;2.舞陽縣職業(yè)高級中學)
經過多點試驗與調查研究,豫油4號、華雜3號、華雜4號在產量、品質、抗性、適應性等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適宜舞陽縣種植,并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油菜是高肥作物,相對雜交優(yōu)質高產油菜要求,舞陽縣土壤氮素略有不足,磷基本滿足,鉀嚴重缺乏。我們根據土壤養(yǎng)分情況、肥料利用率和油菜需肥規(guī)律,制定了增氮、穩(wěn)磷、補鉀和氮素為主,氮磷鉀配合的施肥方案。經試驗研究:舞陽縣油菜高產田每667m2施純氮15~19kg較適宜,中上等地每667m2施純氮15kg最佳。同時根據土壤監(jiān)測資料等分析,N、P、K施用比例3∶1∶3較合適。在施肥方法上,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底肥與追肥相結合,鉀肥、磷肥、微肥全部底施,氮肥50%底施,10%作苗肥,40%作薹肥。并根據情況,酌情施臘肥,在開花結角期,每667m2用1%尿素+0.2%磷酸二氫鉀噴施50~60kg,隔8~10d再噴一次。油菜是需硼較多、反應敏感的作物,雜交油菜正常生育所要求的有效硼含量臨界指標為0.7mg/kg,舞陽縣土壤有效硼含量為0.28~0.38mg/kg,遠低于0.7mg/kg臨界指標。因此,必須增施硼肥。經試驗分析,舞陽縣雜交優(yōu)質油菜硼肥最佳施用量為每667m2底施1~1.5kg硼砂,加上蕾薹期每667m2噴0.2%硼砂溶液50kg最佳。為了保證油菜優(yōu)質,嚴格控制含硫化肥施用量。
油菜播種期是影響油菜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形成的重要因素。播種偏晚是舞陽縣油菜生產中的突出問題,在晚播條件下,葉小根少,苗弱,抗寒力弱,易凍害死苗,適期早播是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但播種過早,溫度高,病蟲嚴重,抗逆力弱,不利油菜生長。試驗結果表明:舞陽縣直播油菜以9月20日左右播種最佳。
同時,我們研究推廣了油菜育苗移栽技術。苗床要選前茬早、連續(xù)三年未種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平整、疏松、向陽、排灌方便、畜禽不易遭害的地塊。苗床與大田比為1∶5~6,早耕細耙,使土壤上松下實。結合整地,每667m2施有機肥2m3,氮肥、磷肥各35~50kg、鉀肥5~10kg、硼肥1kg。一般在9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20cm,勻播、精播,播量0.5kg,播深2~3cm,輕壓。出苗前以保墑為主,防旱、防澇、防板結,力爭苗齊苗全。出苗后早間苗2~3次,勻留苗,每平方米留苗120~130株左右。定苗后每667m2施尿素5kg,并在3葉期每667m2噴施150mg/kg多效唑溶液50~60kg,加強病蟲害防治。當大田整地施肥后,在10月底以前移栽結束。移栽前,苗床要提前1d灌水,便于起苗,起苗時多帶土不傷根,大小苗分類移栽。要深栽,要栽至最下葉葉柄莖部,栽直、根穩(wěn)、苗正、苗齊。移栽時,施好苗肥(每667m2施尿素5kg),及時澆水,促苗早返青生長。
油菜壯苗標準:葉色深綠,葉柄短粗,根頸粗壯,根系發(fā)達,幼苗健壯墩實,壯而不旺,無蟲無病無高腳。移栽時苗齡35~40d,苗高17~20cm,綠葉6~8片,莖粗0.6m。
油菜播種時,正是秋收和小麥備播大忙季節(jié),如對油菜管理不到位,極易出現(xiàn)疙瘩苗,缺苗斷壟。密度較低是影響舞陽縣油菜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經試驗研究,高肥和中下等肥力地塊產量差異極顯著,故在高肥地種植最好。高肥地每667m2種植密度為10 000~12 000株為宜,10 000株最佳;在中下等肥力地塊,每667m2種植密度為12 000~15 000株為宜。
在育苗移栽田3葉期或直播田3~5片葉時,每667m2噴施100~150mg/kg多效唑溶液50~60kg,使油菜苗高降低,葉片增多,增厚,植株矮壯,顯著提高抗寒力。
油菜越冬期凍害死苗是油菜生產上存在的突出問題。一般年份油菜凍害死苗20%左右,嚴重年份為40%左右,低溫和干旱是造成油菜凍害的外因,苗子瘦弱,抗寒力弱是凍害死苗的內因。必須運用農藝栽培措施,培育壯苗,增強油菜抗寒能力。結果表明:適時早播,壯苗越冬,科學施肥,最好在越冬期每667m2用1 000kg土肥做臘肥;適時冬灌,一般在土壤封凍前12d左右進行,日平均氣溫下降到5℃左右較好,長勢差的油菜,可適當早灌;培土壅根,一般在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3℃左右時進行,用土肥等培護油菜頸部,防凍保苗,對于播種較晚,苗小苗弱,難于越冬的油菜,采用蓋土方法。
在病蟲害防治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本著“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結合實際采取綜合防治技術:進行輪作倒茬避免連作,同時,也不與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輪作,減少病蟲害;建立高標準的田間排灌系統(tǒng),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病害發(fā)生;完善病蟲害預測、預報體系。舞陽縣油菜病蟲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蚜蟲等,尤其是菌核病,發(fā)病率一般年份為10%左右,嚴重年份35%左右。在油菜開春后初花期、盛花期用40%紋枯利可濕性粉1 000倍液兩次噴施,可防治菌核?。划斞林曷蔬_10%左右時,每667m2用2.5%敵殺死20mL對水50~60kg噴霧,也可用氧化樂果等農藥,防治蚜蟲。對于草害,中耕除草結合化學除草,在栽前用乙草胺或栽后用蓋草能或威霸進行防治。
油菜是常異花授粉作物,容易造成生物學混雜,又由于油菜粒小,粒圓,繁殖系數(shù)高,極易發(fā)生機械混雜。防雜保優(yōu)技術主要是合理輪作和中耕除草,避免草粒等混雜油菜;實行區(qū)域化、規(guī)?;N植,減少混雜機率,提高整體質量;不和蕓薹屬植物(如白菜等)鄰近栽培;在生長期內人工去雜;在收割時,單收單運單打單曬單貯,避免機械混雜;嚴格控制含硫化肥的應用。
一般在油菜黃熟期收獲最佳。收割時最好用刀割,以接近植株莖部低割,手拔易造成雜質多。收割最好在早晨或陰涼天氣搶收,減少落籽損失。在收獲、拉運、打碾過程中,要防止機械混雜,收割后不宜堆的過高過久,選擇晴天打、攤曬,當水分降到8%~9%,即可入倉。
[1] 張書芬,朱家成,王建平,等.河南省油菜生產概況及制約因素分析[J].種業(yè)導刊,2011(03):5-8.
[2] 文雁成,張書芬,王友華,等.不同氮磷鉀肥施用量對油菜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0(08):59-61.
[3] 宋放,宋淑琦.優(yōu)質雜交油菜創(chuàng)雜油9號栽培試驗報告[J].種業(yè)導刊,2011(11):14-16.
[4] 李吉進,鄒國元,羅一鳴,等.礦物肥料在油菜上的應用效果 [J].河南農業(yè)科學,2011(0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