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增偉[徐州醫(yī)藥高等職業(yè)學校, 江蘇 徐州 221116]
被美稱為“短篇小說巨匠”的19世紀后期法國著名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莫泊桑,其短篇小說的一個突出藝術特點——一般的認識是——以“構思精巧,布局出奇”取勝。如代表作之一的《項鏈》就是。我教這篇小說已數(shù)遍,對它的情節(jié)處理相當熟悉了,但認識也與大量的書刊分析結果相同,注重其結局和“借鏈——失鏈——購鏈——還鏈”線索的安排。近來再次備課研讀,對該小說的情節(jié)處理有新的認識,就是“借鏈——失鏈——購鏈—一還鏈”的線索安排確實很清晰,但應該說只是事件發(fā)展的必然環(huán)節(jié),如果將它看做是“情節(jié)處理”,未免太過普通;單憑這一點,《項鏈》不會成為名作。在不脫離小說原旨的前提下深入一層品味,能發(fā)現(xiàn)莫泊桑在這個線索背后有一個精心的“情節(jié)組合”安排。這個精心的“情節(jié)組合”才使得作品突兀跌宕,動人心弦,自身成為“藝苑發(fā)奇光”之文學藝術的珍稀“項鏈”。同時,對于該小說人物形象的寫法也有新的認識,感到莫泊??坍嫭?shù)贍柕滦蜗蟠嬖凇俺山M映襯”一類的寫法,這種寫法才使得小說雖篇幅短小,但女主角的鮮明生動、令人難忘絲毫不輸于長篇名著。
一
所謂“借鏈——失鏈——購鏈——還鏈”線索背后的“情節(jié)組合”安排,具體來說,是用“一鋪墊、二層遞、三對比、四懸念”的手法來組織小說情節(jié),使其整體“發(fā)力”。
小說的開頭到“由于傷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好幾天”是小說情節(jié)展開的前奏,它們介紹了瑪?shù)贍柕碌募彝コ錾?、社會地位、婚姻狀況和對上流社會的癡迷向往。其中,尤以對她神往上流社會奢華生活的心理描寫最多。作者為什么要在小說開頭這樣安排和這樣寫呢?顯然,作者是在為后面展開故事情節(jié)精心“鋪墊”。因為如果沒有這個鋪墊,就會缺乏展開情節(jié)的充分的歷史內因,或簡言之,瑪?shù)贍柕律砩瞎逃羞@些思想意識和性格性情,才可能發(fā)生下面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必需的“鋪墊”全是由作者單方面從瑪?shù)贍柕碌男睦韺用娼淮枋觯┑?,沒有具體形成情節(jié)。深究起來恐怕一是因為要寫成短篇,文字數(shù)量有限制而不能制造過多具體情節(jié);二是因為作者認為這樣集中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況,對于后面具體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處理會更為有利、更易出彩。
既然這個“鋪墊”沒有具體形成情節(jié),怎么能進入“情節(jié)組合”呢?因為從整篇來看,它處于“源頭”地位,沒有它,后面的情節(jié)皆成“無源之水”,失去依靠。還可以說,它是作家對“瑪?shù)贍柕聫纳倥缴賸D很長時期”進行藝術壓縮而形成的一個獨特情節(jié)樣式,一個不可或缺的邏輯上的“虛情節(jié)”。這個“鋪墊”肯定要進入莫泊桑情節(jié)處理的整體考慮,因此它應該算做“情節(jié)組合”的“成員”。
從“然而,有一天傍晚,她丈夫得意洋洋地回家來,手里拿著一個大信封”到“她照他說的寫了封信”包含著第一至第三個情節(jié)。小說在做了厚實的“鋪墊”以后,以一個矛盾非常自然地引發(fā)了情節(jié)的展開。這個矛盾就是路瓦栽任職的教育部部長的夜會請柬給生活并不寬裕的路瓦栽家?guī)淼碾y題。矛盾提出后,作者即以第一至第三個情節(jié)連續(xù)地將瑪?shù)贍柕峦葡蛎艿陌l(fā)展。在第一個情節(jié)里,作者寫瑪?shù)贍柕聻槟軈⒓舆@樣一個接近上流社會人物的夜會而動腦筋、耍手腕,迫使路瓦栽拿出僅有的四百法郎積蓄為她做新衣。這樣就將她推向矛盾發(fā)展的第一步。第二個情節(jié)里,作者寫瑪?shù)贍柕乱蚺聨А案F酸氣”而陷入新的不滿意,幸好路瓦栽出了個主意,即向佛來思節(jié)夫人借首飾。首飾(一串項鏈)是借到了,而瑪?shù)贍柕碌牟恍乙惨虼寺裣铝朔N子。這樣又將她推向矛盾發(fā)展的第二步。在第三個情節(jié)里,作者則集中筆墨寫瑪?shù)贍柕略谝箷洗蟪鲲L頭,忘乎所以,“狂熱”“沉迷”“陶醉”。這樣就將她推向矛盾發(fā)展的第三步?,?shù)贍柕伦叩倪@三步,是她長期自戀自憐、愛慕虛榮、一心躋身上流社會的“夢想”惡性膨脹的三步,因此很像連續(xù)登上一座險于一座的山峰。這種手法就是“層遞”?!皩舆f為下面的“對比”打好了基礎。
這里的“層遞”是非常出彩的。首先表現(xiàn)在,所設計的三個情節(jié)像泉源中涌出的瀑布,即從前面“鋪墊”這一“暗泉”中自然涌出。瑪?shù)贍柕滦郧榈摹捌俨肌碑惓I鷦?,活力非常,作者從女主人公的面容表情到肢體全身,再到其內心世界,作出一系列的非常飽滿的敘述和描寫,將她的特定人性“這一個”,在不長的篇幅里,大容量地深度挖掘和展示。
這里的“層遞”非常出彩,還表現(xiàn)在,作者在“鋪墊”以后,進一步刻畫瑪?shù)贍柕驴梢杂卸鄠€素材選擇,但是莫泊桑偏偏選擇了參加一場舞會——還是一個規(guī)格很高的舞會——來“層遞”瑪?shù)贍柕碌拿\變幻。想來應該是因為,只有這種性質的社交形式,才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并“表現(xiàn)”出瑪?shù)贍柕伦詰僮詰z、愛慕虛榮、一心躋身上流社會的性格。這也印證了莫泊?!岸唐≌f之王”的功力和實至名歸。事實確實是這樣,正是采用了“高等舞會”的素材,把瑪?shù)贍柕隆巴哆M去”,她的“靈魂之光”終于再一次強烈閃射了——“她狂熱地興奮地跳舞,沉迷在歡樂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陶醉于成功的光榮,陶醉在人們對她的贊美和羨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霧里,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里”。
從“過了一個星期,他們所有的希望都斷絕了”到“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變幻無常啊,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敗壞你,也可以成全你”包含了第四、第五個情節(jié)(分別是“借錢賠項鏈”和“十年苦還債”)。它們寫瑪?shù)贍柕聫摹靶腋!钡捻敺逡灰怪g摔到苦難的深淵。這些情節(jié)便與前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從而造成了強烈的“對比”。莫泊桑很善于運用這種人物命運前后的大起大落之對比手法來表現(xiàn)人物(如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等)。值得注意的是,《項鏈》在這里的“對比”有“顯”和“隱”之分?!帮@”的是瑪?shù)贍柕录捌浼彝サ拿\之變化;“隱”的是瑪?shù)贍柕略诔员M苦頭之后思想性格之基本不變。變化的描寫用意就不說了,基本不變的描寫用意應該強調:1.它是莫泊桑對于瑪?shù)贍柕蚂`魂深度的解剖,隱含著某種強烈的警示;2.有可能是莫泊桑宿命論思想(或者說對于人性、命運的不解和恐懼)在這篇小說中的藝術表現(xiàn)與真情流露。
該小說的其余自然段則為最后一個情節(jié),即第六個情節(jié)。這一情節(jié)寫瑪?shù)贍柕碌弥獊G失的項鏈是假的。該情節(jié)構思的妙處是僅限于寫女主人公得知丟失的項鏈是假的,而不再往下多寫一個字,是為“懸念”的手法。
一般的分析都只指出這一個“懸念”,而未指出它與小說主題有何內在的聯(lián)系。實際上,這一“懸念”同筆者前面提到的“鋪墊”“層遞”“對比”一樣,共同為小說的主題服務,這種服務以巨大的“虛”而勝過“實”。因為完全可以想見,當瑪?shù)贍柕碌弥獊G失的項鏈是假的以后,精神上將不可能不受到強烈刺激。這同樣是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思想帶給她的精神苦果,而且可能是苦味更重、更長久的精神苦果。所以,我認為應該這樣深入一層地認識這一“懸念”手法的運用,才能較全面地評價它的成功。這個“懸念”正像是深諳“輕重緩急”利用之道的擊鼓高手在曲終的最后猛烈一擊,重重地打在瑪?shù)贍柕抡`入歧途的悲苦命運上,更是為了警醒讀者要慎重對待人生而擂下的沉重一槌!
其他藝術門類里常常也有虛與實的應用,例如繪畫、書法、音樂等。對于繪畫、書法、音樂等虛與實的應用范例,人們津津樂道,甚至傳為美談。而小說寫作中虛與實的應用似乎范例不多。《項鏈》結尾之虛,用得自然而恰切,應該推為小說美學的范例。
我在備課中對《項鏈》的情節(jié)處理還有一個不成熟的新認識,附帶說出來僅供討論。即在藝術評論中,有的批評家常以繪畫中的“黃金分割”推及其他藝術門類。如推及戲劇,有人用0.618與莎士比亞劇本《威尼斯商人》的場數(shù)20相乘,得數(shù)12.36,差不多就是全劇劇情轉折處(該劇劇情轉折從“商船遇難”開始,在第十三場的開頭處)。
受此啟發(fā),我們看《項鏈》的情節(jié)結構安排。該小說除開頭部分的“前奏”外,共有6個情節(jié)。若用0.618與6相乘,則得數(shù)3.708,即約為第4個情節(jié)的開頭(丟項鏈之后、賠項鏈之始),這恰巧是小說情節(jié)的大轉折之處,也是瑪?shù)贍柕虏恍颐\的發(fā)端。
當然,藝術創(chuàng)作一般不能輕易做此推論,但“黃金分割律”這一藝術美的觀念,在西方是有悠久歷史和深入人心的。作為帶有普遍意義的藝術結構規(guī)律不能說只在繪畫藝術中存在,其他藝術(如文學藝術)也很有運用的可能。
二
所謂莫泊??坍嫭?shù)贍柕滦蜗蟠嬖凇俺山M映襯”一類的寫法,具體來說,是作家注意在女主人公命運變遷的不同時期都突出地給出形象特寫,使這些形象特寫自然又凸顯地形成互相的映照與襯托。
所指的“成組映襯”主要是以下四個:
——瑪?shù)贍柕隆案吲d地心也跳起來了。她雙手拿著那項鏈發(fā)抖。她把項鏈繞著脖子掛在她那長長的高領上,站在鏡前對著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自我欣賞的本性所使?)
——“她狂熱地興奮地跳舞,沉迷在歡樂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陶醉于成功的光榮,陶醉在人們對她的贊美和羨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霧里,陶醉在婦女們所認為最美滿最甜蜜的勝利里?!保◥勰教摌s之心源于何處?)
——她刷洗杯盤碗碟,在那油膩的盆沿上和鍋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她用肥皂洗襯衣,洗抹布,晾在繩子上。每天清晨,她把垃圾從樓上提到街上,再把水從樓下提到樓上,走上一層樓,就站住喘氣。她穿得像一個窮苦的女人,胳膊上挎著籃子,到水果店里,雜貨店里,肉鋪里,爭價錢,受嘲罵,一個銅子一個銅子地節(jié)省她那艱難的錢。(個性如此還是境遇所逼?)
——路瓦栽夫人現(xiàn)在顯得老了,她成了一個窮苦人家的粗壯耐勞的婦女了。她胡亂地挽著頭發(fā),歪斜地系著裙子,露著一雙通紅的手,高聲大氣地說著話,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但是有時候,她丈夫辦公去了,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么美麗,多么使人傾倒?。。ǖ湫铜h(huán)境下的典型人物?。?/p>
這四個不同時期的瑪?shù)贍柕滦蜗笠云洹跋嗦?lián)”的內涵而共同產生作用,既充分表現(xiàn)出瑪?shù)贍柕碌摹斑@一個”的“本性”,又表現(xiàn)出其“本性”在那個社會腐蝕下的“變形”。這樣才使瑪?shù)贍柕戮哂辛苏鎸嵖尚诺镊攘?,也使她性格和行為都異常飽滿。由此給了普通讀者理解上豐富的多樣性,才使有的讀者對她心存同情和原諒,有的讀者對她指責貶斥,有的讀者從她汲取人生教訓,有的讀者對她同情與厭惡并存……
“成組映襯”一類寫法產生的成效應當不止于以上形象的真實可信和引發(fā)讀者的不同情感。由于映照的、襯托的含義很深,還能夠引發(fā)人們多方面的人生思考。正因為此,這篇名作給了使用瑪?shù)贍柕滦蜗笞鳛樗夭牡钠渌愃囆g家以廣闊的再創(chuàng)作空間。
從整篇小說仔細考察,這種將人物形象“成組映襯”的寫法不是無意之舉,可以說存在著有意。應該說,這種寫法確有獨到的藝術魅力和深度效果。
篇幅短小的《項鏈》正是因為有很好的“情節(jié)組合”這位“仙”,和瑪?shù)贍柕滦蜗蟆俺山M映襯”這條“龍”,才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從而成就了短篇小說的奇跡,給莫泊桑這位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王冠上加了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1][法]莫泊桑.項鏈[M].王振孫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