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軍
近年來,國內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話題異常活躍,但究竟如何改,大家莫衷一是。中國是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船大調頭難,注定我們的改革只能循序漸進。按照黨在十八大召開前夕為中國的政改確定的基調,政改的“路徑”只能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里去尋找。
作為根本層面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促進政治體制改革中處于關鍵地位。通過人大民主促進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應是我國推進政治體制“增量改革”的合適路徑,并可根據變化了的形勢,在機制、制度上作出新的設計。
首先,可以更多地向人大讓渡“議”的權力。我們的政府無疑是當今世界效率最高的政府,正是由于這種“快”,不可避免地在決策上存在不足,間接引發(fā)系列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沖擊到黨和政府的威信。近期發(fā)生的多起群體性事件,莫不如此。“議”與“行”,是任何政體中不可或缺的兩種權力,“議”“行”分離、先“議”后“行”,是民主政體普遍接受的“游戲規(guī)則”。誘發(fā)當前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地方一些政府自議自行,導致決策不周嚴,群眾不滿意。當前世情、國情、黨情都發(fā)生深刻變化,善于運用國家權力機關處理國家事務,是一種政治智慧。至少在目前發(fā)展任務依然艱巨繁重的情況下,可以讓人大分擔一部分責任,為黨委和政府減壓。因此,黨委和政府必須革除自議自行、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陋習”,更多地向人大讓渡“議”的權力,重大問題讓人大議足、議透,先議后行,不議不行,從源頭上把好誘發(fā)各種問題的關口。
其次,要確定人大權力的“邊界”。在我國,除涉及國家機密的國防、外交等事項外,其他事項可大膽授權人大依法開展監(jiān)督。除了對地方“一府兩院”的重要人事任免和對官員貪腐行為進行監(jiān)督,重點建設領域和要害部門等容易滋生腐敗的節(jié)點也應納入人大的重點監(jiān)督范圍。此外,民生問題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人大應行使好監(jiān)督權,督促“一府兩院”把好事辦好,讓老百姓滿意。
再次,人大也要在社會治理上主動作為。當前,我國社會急劇轉型,新興媒體崛起,網絡民意高漲,相關各方博弈加劇,話語權之爭暗流涌動,尤其部分輿論大有凌駕于法律之上的沖動,“逢政府必質疑”,政府面臨著公信力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人大應主動作為,代表“沉默的絕大多數”發(fā)聲,發(fā)揮中道的力量。其一,對影響極大的群體性事件的處置,人大要抓緊立法,為依法處理類似事件提供法制依據,要敢于對打砸搶燒等不法行為“亮劍”。其二,對于企圖從道德高地左右司法判決的行為,如網絡輿論干擾等事件,人大要釋法,以正視聽。其三,對于輿論廣泛關注、質疑的焦點問題,人大要督促有關部門迅速調查處理,及時公之于眾,保證公權部門與老百姓之間的信息對稱,以免“有心人”借題發(fā)揮。
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方面,作為代表人民意志的權力機關,人大同樣應該主動作為。比如,當前釣魚島爭端和南海局勢緊張,地方人大可以就相關問題的歷史沿革、法理依據等開展對外國議會的宣傳解釋,爭取理解支持,也可以順應民意制定有關島嶼和海域管理的法律規(guī)定,強化對爭議島嶼和海域的主權?!ㄗ髡呤侵貞c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