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4日5時30分左右,通車不到一年的哈爾濱陽明灘大橋引橋發(fā)生斷裂,致使4輛大貨車墜橋,并有3人死亡,5人受傷。
陽明灘大橋是哈爾濱市首座懸索橋,于2009年12月5日開工建設,2011年11月6日建成通車,估算總投資18.82億元。事故發(fā)生當日,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新聞發(fā)言人黃毅表示:“我認為剛投入運行一年就發(fā)生斷裂,肯定有問題,但什么問題,需要在事故調查之后才能加以確認?!?月19日,哈爾濱市有關部門發(fā)布的事故調查結果稱,此次事故是由于車輛嚴重超載而導致的。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7年算起,5年來,全國共有37座橋梁垮塌,其中13座在建橋梁發(fā)生事故,共致使182人喪生,177人受傷。平均每年出現(xiàn)7.4座“奪命橋”,即平均不到兩個月就會有一起事故發(fā)生。
經(jīng)調查整理,盡管全國范圍內橋梁事故頻發(fā),事故原因卻也出奇地集中。在官方的事故原因回應中,除杭州錢江三橋塌陷事故承認“存在質量缺陷”外,其余橋梁垮塌原因,主要集中在車輛超載、洪水暴雨、年久失修、日常管護不到位幾個方面,均對橋梁質量問題做了回避。
在事故面前,官方的反應往往十分及時,“政府領導等相關主要負責人于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xiàn)場”,“當?shù)匾蜒垖<医M對事故原因開展調查分析”。然而,專家組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橋梁質量調查報告卻很少被公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