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遠
7月31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舉行所謂“中國勞動狀況及勞工權(quán)益發(fā)展”聽證會,又對中國說三道四。出席者中有一位自封“勞改基金會”主席的吳某,言語中滿是對華攻擊之詞。但此人不久前還被迫為一件對中國的無端攻擊公開致歉。
2008年,美國ABC電視臺播出了一個所謂“中國用死刑犯尸體制作塑化人體標本”的節(jié)目,不僅輿論嘩然,更使相關中國企業(yè)蒙受巨大損失。自稱“長期關注中國死刑和死囚器官問題”的吳某也煞有介事地發(fā)表文章,稱他早已關注到這一事件,還有9張照片為證,表現(xiàn)得比美國媒體還要歡實。
然而這件事其實是外國企業(yè)的商業(yè)陰謀:出于對中國同行的嫉妒,德國某企業(yè)指使手下員工偽裝成“知情者”,到美國媒體“爆料”,妄稱中國存在“地下死刑犯尸體交易”。而吳某手中的9張照片也是那家德國企業(yè)提供的,事實上根本就與受害的中國企業(yè)無關。
此事對簿公堂后,在確鑿證據(jù)面前,栽贓他人的德國公司、大肆炒作的美國媒體先后賠償、認錯,吳某也被迫公開致歉。按理,受到挫折的這些人該自我反省一下,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以“攻擊中國”為業(yè)的吳某再次粉墨登場。
這位自稱“中國人權(quán)斗士”的吳某究竟何許人也?按他本人的說法,他在中國被關押19年,移民美國后“憤然”投身人權(quán)事業(yè),一手創(chuàng)立“勞改基金會”。
可熟悉吳某的人稱,此人劣跡斑斑,曾在中國因盜竊、詐騙、誘奸女學生等罪行被判刑。移民美國后,他又以假名潛回中國,炮制所謂“死囚器官”紀錄片。而所謂的“勞改基金會”,資金支持幾乎全部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所屬的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吳某所作所為的目的也就不言自明。
至于此人的“道歉”,就更不止一次。當年吳某試圖以假名潛入國內(nèi),被邊防人員扣留后,曾呈交一份《悔過書》,親口承認他提供給外國媒體的所謂“中國勞改產(chǎn)品”,其實都是從烏魯木齊農(nóng)貿(mào)市場買來的。這樣一個人,竟被西方一些人看成“寶貝”,凡“需要”指責中國的時候,他都被當成擺在前臺的“道具”。
2012年是許多國家的換屆年,“樹欲靜而風不止”,可以預見,吳某等西方“道具”們又到了活躍時間了。對于他們的表演,我們且一笑置之。▲(作者為北京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