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人大多身材苗條性感,讓各國女性羨慕不已。她們保持苗條身段兒的秘訣是什么呢?
我自己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到法國后,我喜歡上了法國菜,豬牛羊甜點,什么都吃。結果不但沒胖,反而更苗條了,害得我媽天天擔心我吃不飽。其實,法國飲食習慣讓我變成了一個“什么都吃”的家伙,又使我處于最佳營養(yǎng)狀態(tài),保持住了好身材。
法國人平常會吃很多高脂食物。法國的傳統(tǒng)早餐是月牙面包等含有大量黃油的食物,飯后甜點的糖分比例也不小??墒?,法國人得心血管病的比例卻比別的國家低,原因除了他們常喝葡萄酒外,關鍵就是吃得平衡。比如,月牙面包雖然黃油量大,但每個面包最大也就20克,一杯咖啡、一杯果汁,外加一個月牙面包,就構成了法國人的營養(yǎng)早餐。
我們中國人習慣“中午吃飽,晚上吃少”,但這里的習慣完全倒過來了。法國人中午吃得少,晚餐才是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頓。中午,多數(shù)法國人不喜歡吃太撐,往往只點個主菜,頂多加個飯后水果或甜點。一方面是午休時間比較緊,另一方面,吃太多的話,下午準沒精神兒。但到了晚上,即使是喜歡簡單的家庭,也得吃上好幾道菜;而且,法國人開晚飯的時間比中國晚,比如我們家,晚上八點半才開飯。按理說,大家非得吃成胖子不可,可法國人照樣苗條,關鍵還在于分量合適和營養(yǎng)均衡。比如頭盤,多是生菜鮮蔬,普通家庭的做法很簡單,把新鮮果蔬切好澆汁;主菜做法當然就多了,該吃肉吃肉,該海鮮就海鮮;之后,甜點奶酪,一概不誤。這里晚餐的節(jié)奏特慢,一道一道,細水長流,邊吃邊消化。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兩個字——平衡,頭盤如果是鮮蔬,主菜是牛排,有助于腸胃消化食物;甜點用完后,一小杯咖啡或者淡茶,也能促進消化。
去年,法國女作家米雷耶·吉利亞諾出了本書叫《法國女人吃不胖》。作者在書中說:“這不是什么‘減肥用書’,而是給各國讀者介紹一種新的生活理念,新的生活哲學,那就是——我們可以什么都吃。”我覺得它可以給讀者澄清一些飲食誤解。其實,健康跟吃東西瘦下來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關鍵是看瘦是健康地瘦,還是因為生病或者缺乏營養(yǎng)而瘦。如果是前者,何樂而不為呢?